卷二 蜀都战歌 第一章 豹房御前比试(第4/4页)

他指一指那座巨大的豹笼。

「如何凶猛的山林豹子,一旦住进了笼子里,就只是一头宠物而已。」

师星昊说时,眼睛有意无意瞧着钱宁和江彬。那破裂的嘴巴笑得诡异。

江彬脸容肃穆,那些创疤都涨红发亮。武将的直性子脾气不禁发作。

「有机会倒想看看,师副掌门到了关外,面对成千上万的鞑子骑射大军时,又是如何凶猛。」

师星昊朝江彬拱一拱手。听了这话,他倒是对这英伟的武官多了点敬意,但对钱宁却是不再瞧一眼。

钱宁比江彬更愤怒——他刚接掌锦衣卫不久,本想藉这次比试在皇上面前立功;但这些武当山来的野民,竟然一再令他难看。然而碍着有皇上在,他只得坐在椅上强忍。

勇猛的江彬一年前得以接近皇上,正是由钱宁引见的,如今江彬摇身一变成了跟他争宠的对手,钱宁已然十分担心;现在见武当派的人,其武勇尤胜江彬百倍,皇上明显甚是喜爱,钱宁就更感忧虑了。但听见师星昊连番不买皇帝的账,倒是比较宽心。

皇帝再遭拒绝,颇是失落。正德皇帝虽然平生率性好玩,但也不是量浅的君主——平日与江彬下棋,偶尔犯规时被江彬当面直斥,他亦不动怒。此刻他只是叹息摇头。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么你和弟子在此多留一段日子,让朕再欣赏多几招武当绝技,这个办得到吧?」

师星昊起立行礼:「谨遵陛下之命。」

皇帝继而向侍从太监吩咐,着其命人拟旨,照准武当山「遇真宫」殿宇正式归由武当派掌管,并赐赏金银布帛。师星昊下跪谢赏,然后在太监领路下退去。

师星昊走在「豹房」那迷宫般的廊道之间。皇帝兴建这座别宫,设计特花心思,殿宇勾连栉列,里面建造了许多密室以供淫乐之用,又设番教佛寺,建筑甚是诡异,若非有人带领,极易迷路。

这时后面传来一声:「慢走。」

正是权臣钱宁跟着来了,身后带着两名锦衣卫千户。

锦衣卫此一特务机关,大兴诏狱,兼具侦查与严刑审问的大权,自本朝开国以来,上自朝廷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一见锦衣卫金黄「飞鱼服」,莫不胆战心惊;但师星昊面对这位锦衣卫最高头领,却只是骄傲地略一行礼。

「我就当你这山野村夫,不识礼节。」钱宁也不说客套话。「但你们武当派在武林的活动,可别以为朝廷不知晓。」

师星昊不感意外。锦衣卫耳目遍布各省,尤其东、西二厂被裁撤之后,其势力更是独大;武当派大量人马穿州过省地挑战各门各派,既连当地江湖人物都惊动了,锦衣卫又哪会不知道?

「这是我等武林门派之间的事情,无关朝廷。」师星昊回答。

「这个我当然知道。否则你以为朝廷何以未加干涉?」钱宁冷笑。「但别以为这是默许的意思。只是容忍。你们最好就别越过武林的界线。要是搞的太过火,风向一转,天下再无你武当派容身之所。」

他说完便走。临行前又摇头叹息加了一句:「唉……什么『天下无敌』?这些武人,真搞不懂你们脑袋里在想什么……」

师星昊只是沉默站着,目送这位权臣离去。

——你,当然不懂。

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七

「太极拳」乃是武当派最高绝学,由张三丰祖师亲创。相传张真人某日于武当山上观看猛蛇与白鹤相斗,从蛇身和鹤翅那柔中带刚的动态中,领悟「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理,再糅合道家阴阳生克的自然理论,创下最基本的「太极十三势」:代表八卦的「四正四隅八法」,包括掤、捋、挤、按(四正)、采、挒、肘、靠(四隅);及代表五行的「五步」;进、退、顾、盼、定。这十三势后来经武当派历代传人,透过技击格斗的验证加以完善,遂成后来的「太极拳法」,又将拳法理论应用于兵器之上,陆续衍生「太极剑」、「太极刀」等武功。

一般格斗武术,大多讲究制敌机先,以刚捷的速度与力量,攻其不备。「太极拳」另辟蹊径,主张「舍己从人」:讲求完美的防御,在接触粘搭对方拳脚或兵器的瞬间,运用至柔的功法,顺势引导和借用对方打来的力量,卸向落空之处,使其肢体过度伸展,暴露出最大的空隙;甚或将力量反馈对手,破坏其全身平衡,此即拳诀中的「引进落空」与「四两拨千斤」之法。

当敌人处于无法自控的极不利体势时,「太极」拳士即从柔转刚,速劲爆发,攻其最脆弱不可救之处,或以摔落擒拿手法,断筋截骨。故武林形容「太极拳」为「棉里藏针」,表面动作轻柔,实战施用时可以极狠辣阴损。

要做到「引进落空」,武者必要对敌人打来的劲力,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应。这种感应称为「听劲」——这个「听」字当然不是指用耳朵,而是比喻不必用眼睛去看,单凭身体接触的感觉,就能准确探知对方来招的力量轻重和运动方向。拳诀有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正是形容这种感应的准绳,要求是何等微细。修练「太极拳」初期必先缓慢演练,正是要令全身筋骨都掌握这种分毫微细的动作。

「听劲」再上一层就是「懂劲」,即在感应到对方的力量同时,能够作出相应招式,引导、借用、化解其劲力,达到控制对手身体的效果,制造发劲攻击的机会。

「太极拳」基本有「推手」练习,两人搭手粘连,互相感应和化解对方的力量,就是长期锻炼「听劲」和「懂劲」的功力,直至将触感反应练到有如本能,方有可能在电光石火的实战里施展自如。

三丰祖师创的「太极」,本来是养生炼气与打斗技击并重的道家武学。但到公孙清改革武当派后,将「太极」的养生功法全部摒除,加重钻研和锻炼招法杀着,「太极拳」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已经演变成更倍为辛辣可怕的格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