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神偷妙手知何处宝气珠光动盗心(第3/7页)

刚说到这里,忽听得“扑通”一声,似是有什么重物给摔了出来,随即听得有人喊道:“瞎了眼的贼人,不给你一点颜色瞧瞧,你也不知道我的厉害!你还有几个党羽?有种的都站出来!”正是那文公子的声音。

崔云亮大为惊诧,推开窗门,与江南立即飞身上屋,他们借着檐角遮身,俯头望下,这一望登时呆了。

他们最初以为是姬晓风来了,但又正在怀疑:以姬晓风的本事,断无一个照面,便给人家摔了出来的道理,哪知这个人虽然不是姬晓风,却也是他们的熟人。

只见那一个瘦长的汉子,在地上一个鲤鱼打挺,翻起身来,说时迟,那时快,那文公子已然追了出来,几乎就在这同一时间,角落里跳出两个人来,两柄长剑同时刺到,一是中年道士,另一个则是个粗豪的黑脸少年!

这三个人崔云亮全都认得,给绊倒的那个瘦长汉子名叫胡乾,是武当派掌门雷震子的首徒,他出道比崔云亮更早,以身手矫捷驰名于江湖,人称“小灵猿胡乾”,那黑脸少年也是雷震子的弟子,名叫成滔,他气力过人,绰号“大力神”,那个中年道士则是他们的师叔抱拙道人。

崔云亮认出他们,惊奇之极,心中想道:“难道他们未曾与大悲禅师打过招呼,不知道我们的安排吗?但即使他们不知,也不该如此擅自行动呀?怎的真的下手去偷这姓文的了?”

崔云亮心念未已,只听得“啪”的一声响,大力神成滔已着了那姓文少年一记清脆玲珑的耳光,成滔大骂道:“妈巴子的,你这权门走狗,老子要骂你、骂你……”成滔是个鲁莽而又梗直的少年,一怒之下,差点要用家乡粗俗的说话骂了出来,猛地想起有两位前辈高僧可能在场,连说了几声:“骂你!”舌尖上的土话吐不出来,一时间却又不能收口,气得涨红了脸,甚是尴尬。

那姓文的少年笑道:“浑小子,你骂吧。你再骂,我就再赏你耳光!”抱拙道人喝道:“成师侄,你退下!”刷的一剑刺出,抱拙道人是武当派的成名人物,一剑刺出,剑尖颤动,嗡嗡有声,端的是劲道十足,凌厉非常。

那姓文的少年赞道:“好,还是你这牛鼻子有两下子。”身形一飘一闪,瞬息之间,避开了抱拙道人的连环三剑。待到第四剑刺来,猛的一声大喝道:“撒手!”不知什么时候,他手上已多了一把折扇,抱拙道人的长剑被他的扇子一搭,登时好像被千斤重物压住一般,剑身弯曲,可是,一时之间,却也未曾撒手。

这时,埋伏在屋顶、树上、墙角暗处的各派高手,已有二十余人,见此情形,无不震骇,不但是因这少年的武功怪异,大出他们意料之外;而且是因为成滔骂他的那句说话,人人都在心中想:“这姓文的究竟是什么人?为何成滔骂他是权门走狗?”这些人都是在武林中有相当身份的人,而且他们本来的目标乃是姬晓风,因此在未明白这少年的来历之前,谁都不愿出手。

“小灵猿”胡乾本来已退过一边,这时见师叔情形不妙,大声叫道:“对付这等权门鹰犬,何必与他讲什么武林规矩?”挺剑再上,他的剑术比师弟大力神成滔要高明得多,刚才他之所以一进房门便给那少年摔了出来,固然是由于那少年又要比他高明一筹,但另外一半原因,却也是由于他对敌人估计不足的缘故。

成滔见师兄动手,他也大叫道:“师叔,我宁愿受你责骂,这兔崽子我是非打他不可!”他因为气力过人,用的剑也与众不同,足有四尺来长,比寻常的青钢剑要厚三倍,竟似冲锋陷阵所用的大刀一般,一剑劈下,呼呼风响。

成滔的剑重力沉,胡乾的剑轻灵翔动,同时使出武当派的连环夺命剑法,相得益彰;那姓文的少年在一时之间,既未能将抱拙道人的长剑打下,只好放松了抱拙道人。他的身法端的是怪异之极。

眼看成、胡二人的兵刃已将刺到他的身上,倏然间他已在双剑交插的缝中钻了出来,只听得“当”的一声,他的折扇一挥,成滔的重铁剑竟给他荡得反劈过去,与胡乾的长剑碰个正着,胡乾受不起他师弟那股大力,险险栽倒,幸亏他身法轻灵,急退三步,打了两个盘旋,这才站稳了脚步。

抱拙道人经验老到,所受的压力一松,立即抽出长剑,一招“临江截壁”,拦在成滔的前面,不让那少年乘机袭击他这个鲁莽的师侄。胡乾也揉身复上,突刺那少年背后的“风府穴”,两人前后夹攻,好不容易才把那少年的攻势挡住了。

那少年哈哈笑道:“武当派长幼两辈的杰出人才,文某今晚都领教了,果然高明,果然高明!”

抱拙道人气得双眉倒竖,怒目圆睁,疾攻三剑,猛地叫道:“列位武林同道,并非我们武当派想恃众行劫,这姓文的实在是奸相和珅的门客,替他押运珠宝进京的。他这箱珠宝乃是江南各省督抚送给和珅的礼物,此种不义之财,人人可取,此种不义之人,人人可诛!”

和珅是当朝最得宠的大臣,据说本是乾隆的轿伕,乾隆因他相貌与一个死去的宠妃相似,遂加以不次升擢。另一说谓他本有点小聪明,有一日乾隆大驾将出,仓卒间求黄盖不得,乾隆责问:“是谁之过欤?”和珅在轿前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见他仪度俊雅,声音清亮,赞道:“若辈中安得此解人?”遂派他总管仪仗,旋升侍卫,擢副都统,又迁侍郎,一路升上去,直做至“大学士”。

清朝不设宰相,由“大学士”分掌相权,官场中对任大学士职者亦尊称为相国,关于和珅出身此说,见薛福成《庸盦笔记》。总之,不论他是借甚机缘得到提升,在有清一代,论到秉政揽权,得到君皇信任之专,没有一个大学士足以与他比拟。他从乾隆四十二年出任大学士起,一直做了十几年的太平宰相,直到乾隆死后,他才给嘉庆所杀,那是后话。

乾隆重用和珅,到了晚年,倚畀益笃,竟准其父配享太庙,其弟和琳重任边疆,又将公主嫁给他的儿丰绅殷德,一家富贵,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达官贵人,咸奔走其门,视为升官发财的捷径。

和珅更是卖官鬻爵,招权纳贿,无所不为。时人有诗云:“绣衣成巷接公衙,曲曲弯弯路不差,莫笑此间街道窄,有门能达相公家。”就是吟咏当时情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