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卷 第 一 章 子房宝典(第2/4页)

关山月道:“芳驾,不要紧……”

瘦削道人冷然道:“道爷等对敌,一向是七剑联手,而且道爷刚才说的原本就是他得胜过道爷等这七把剑。”

没错,他刚才是这么说的。

中年女子道:“你等取巧,想倚多为胜,又算什么英雄豪杰?”

瘦削道人要再说。

关山月先说了话:“芳驾不必为我担心,这样我不必动七回手,反倒省了我的事,请护着老人家出去吧!也好让这七位道长快出手。”

这话,七名道人当然不爱听,个个脸上变了色,瘦削道人冷笑:“你好大的口气!”

关山月淡然道:“道长这句话,等决过胜负之后再说不迟。”

中年女子没再说话,护着老人走出了包围圈。

瘦削道人道:“那就亮你的兵刃。”

这是又一次让关山月亮兵刃。

关山月这回亮兵刃了,他掣出了腰间软剑,振腕微抖,铮然声中,寒光四射,软剑笔直的抱在胸前。

软剑掣出,七名道人跟中年女子脸色都为之一变。中年女子当然是行家,武林中的三清弟子也十九使剑,以剑术见长,自也是使剑的行家;都知道,软剑难使,没有相当的功力、造诣,使不了软剑,尤其关山月能笔直的把软剑抱在胸前,更不容易,功力、造诣可想而知,七名道人与中年女子能不脸色为之一变?

还没动手,七名道人已经知道,在使剑一途上,关山月是个劲敌了。

关山月说了话:“七位道长,我已经亮了兵刃了。”

瘦削道人两眼寒芒电闪,冷喝声中振腕出剑。

另外六名道人也振腕出剑,七把长剑如同一把,寒光抖动,矫如灵蛇,点向开山月。

默契够,干净俐落,他七人对敌,一向七剑联手之语,应该不假。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七名道人这一剑,不但默契够,干净俐落,而且快、狠、准,威力十足,足证这七名道人在剑术上有相当的造诣。

七把长剑如同一把,指向关山月的要穴,快、狠、准加上威力十足,关山月背腹受敌,却泰然安祥,抱剑凝立不动,对那疾点而来的七把长剑视若无睹。

中年女子脸上泛现惊容,似乎要说话,但她没说话、刹那间之后,她脸上的惊容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敬佩之色。

就在这时候七名道人脸上却各现惊异之色,同时沉腕收剑。

中年女子说了话:“胜负应该已经可见了,连这位的破绽都找不着,头一剑不用这位出手便无功而退,还用再打么?”

原来如此。

七名道人脸色又一变,就要二次出剑。

忽听关山月道:“七位道长,该我了!”

他振腕出剑,同时身躯疾旋。

他身躯转了一圈,只见七点寒星闪电般向着七名道人射去。

七名道人是七把剑如同一把剑。

关山月是一把剑如同七把剑。

一闪已到眼前,那七点寒星之快,令七名道人来不及由出击变为破解,由攻势变为守势,一惊,急飘身后退。

飘退三尺才堪堪躲过。

中年女子喝了一声;“好!”

这是为关山月这一剑喝采,可不是喝采七名道人躲得好。

关山月并没有再次出剑追击,他收剑又笔直的抱在胸前,说了话:“有道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七位道长在剑术上的确有相当的造诣,只是七位道长也应该知道,我剑也使得差强人意,是不是可以如这位所说,不用再打,见好收了?”

瘦削道人怒笑:“你把道爷等当成武林中的什么角色了?”

话落,七把长剑再次递出。

这一剑跟头一剑大大的不同,这一剑是剑气满天,七把长剑合成了一张光网,向着关山月当头罩下。

这一剑,威力倍于头一剑,

中年女子虽然已经知道关山月的所学跟修为了,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小心!”

关山月道:“谢谢芳驾!”一顿,接道:“不管七位道长在当今武林是什么地位、什么份量,恐怕我都要得罪了。”

神情一肃,再次出剑,这次身躯没有旋转,只见一道寒光矫若游龙,腾空而起,直迎七把长剑合成,飞快落下的光网。

刹时间,金铁交鸣之声响起,光网倏敛,寒光不见。

再看时,关山月依然抱剑凝立,神情已由肃穆转为泰然安祥。

七名道人又已退出三尺外,各自垂着长剑,脸邑一片煞白。

中年女子嘴半张,没听她叫出声,脸色变得一片凝重。

关山月又说了话:“七位道长,以七位的作为,我念七位是三清弟子出家人,已经留了情了。”

七名道人似乎如大梦初醒,瘦削道人惊声道:“竟能两次破道爷等的七剑联手?你这是什么剑法?究竟是哪门哪派弟子?”

还问!

关山月道:“我已经告诉过七位了,至于我这是什么剑法,既不属于任何门派,自然也是不人流、难登大雅之堂的剑法,不说也罢!”

瘦削道人还待再说。

关山月又道:“道长,这无关紧要,要紧的是我凭真本事,已经跟七位放手一搏过了,七位认为如何?”

瘦削道人道:“你既不肯报门派,恐怕也不愿报姓名?”

关山月道:“我认为没有那个必要。”

瘦削道人道;“想不到我‘全真七剑’,今日竟在这‘留村’,败在一个不知门派、不知姓名的后生手里,白纵横武林这么多年了,也罢,东西不要了,走!”

一跺脚,飞身而去。

默契真够,其他六名道人竟也同时腾身而起,七人转眼间远去不见。

事了了,不过只两剑。

关山月收起软剑,转望老人:“老人家可以请回了。”

老人定过了神:“他、他还会再来么?”

中年女子道:“这七个道人不是一般武林中人,应该没脸再来了。”

老人千恩万谢,要走。

中年女子道:“老人家这会儿可以说了吧!他七人究竟要什么?”

老人说了:“他七个要什么‘子房宝典’。”

中年女子道:“‘子房宝典’?张子房先生留下来的宝典?”

老人道:“大概是。”

大概是?

中年女子道:“那怎么会找老人家你要呢?”

老人道:“他七个不知道听谁说的,‘留侯祠堂’里藏着一部‘子房宝典’,先上祠堂里找,没找着,这才押着小老儿又上祠堂,逼着小老儿说出‘子房宝典’的藏处。那个道人说,小老儿是‘留村’村长,年岁也最大,一定知道‘子房宝典’藏在祠堂什么地方。”

中年女子道:“‘留侯祠堂’里真藏着这么一部‘子房宝典’么?”

老人道:“小老儿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