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好汉 第十七回 江湖廖落尔安归(第4/4页)

左丘超然很快地又发现了另一脚印,也是脚尖一踮的部分,位于二丈三尺之外,痕占虽小,但大小一致,显然是男性之脚印,众人知来人武功绝不在己等之下,当下小心戒备起来。

旋又在二丈许距离外找到类似脚印,往同一个方向,走了不久,众人小心翼翼,尾随良久,到了长林丰草、清幽绝俗的地方。

只见这里水秀山明,风景宜人,有一双茅屋顶的木亭,背竹迎荔,景色凄迷中,令人愕然。又有一亭作画肪形状,萧秋水跟唐方起伏窜落,低声道:“这里便是三苏祠。”

唐方“呀”了一声,才知道来到了大文豪、诗人、政论家、散文家、大词人的谪居地。

“三苏”便是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兄弟。

唐方心忖:难怪此地如此秀好。萧秋水指着那亭道:“这是‘抱月亭’,”又向那亭舫一指:“便是‘采花航’又指庭园中的一棵井生荔树轻吟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苏轼的名句,唐方自然识得。但见日头斜肌烟雨空蒙,那残门没人把守,但自有一种逸然的气态。门上挂着一副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唐方不禁臆度苏氏父子昔年在此畅谈政治人物,把酒赋诗的生活,悠然出神,禁不住微微激动,秀肩倚在萧秋水胸前,轻声道:“有一天我们也住这里,忘了世俗一切……”赦然不语。

萧秋水怦然心动,一时世间英豪,风云快意,尽抛脑后,忍不住激动地道:

“好……”还未说下去,忽然前面有些骚动,萧秋水知有变当前,不敢留恋,当先奔去,只见东坡亭中,残荷凌乱,竟为剑气所激得瓣叶无凭,亭中脚印错落,显然不止两人,在此格斗过。

梁斗道:“这人剑术好高。”他是练刀的,见残荷凌残,而在亭中剑气竟可以纵扑池外,落叶皆为刀剑所削、可见得使剑之人的杀气与剑气,何等非凡。

邓玉平森然道,“那人在此遇敌。”白袖一挥,引手一指,只见百坡亭一处出口,有脚印无数,鞋尖向前,但相距俱一二丈远,是从瑞莲亭方向来的。

孔别离、盂相逢等相顾悚然,那人以鞋迹判断,武功必高,但此人之敌,武功更非同小可;要知这两路人马既在亭中交手,原先那人先已在亭中,而来敌尚敢以轻功掠入对敌,定必艺高胆大。大敌当前,一般人岂敢一跃数丈地冲入进袭?

众人相顾梁斗,梁牛道:”跟过去瞧瞧。”

山雨空蒙,萧秋水还在回想刚才唐方在旷野间吹萧的风姿绰约、却听孟相逢一面观察地上痕迹,一面说道:

“此人退敌,一路战着过去。”

又过一会,那地上雨初新歇,雨露犹沾,只见鞋印凌乱,孔别离失声道:

“看来原先的人又来了帮手,在这里打了一场。”

唐肥问:“还要不要跟过去?”邓玉平嫌恶地道:“当然要。”

众人知来人武功高强,而且至少四人以上,当下都十分小心起来。

左丘超然问:“前面是什么地方?”

萧秋水自幼在川中长大,又素好游,自然对这里地形比较熟捻,当下道:

“前面二十里就是圣积寺。”

由此遥望峨嵋山,云罩秀峰,变幻靡常,翠岚高耸,亭亭玉立,下望镇字场、川西坝一带,水声雷鸣,宛若万马奔腾;田畴万顷,更是沃野千里。

就在这时凌厉的、尖锐的、狂贼的、凄啸的、恶毒的、犀利的、各种各式的兵器之声荡风而起。

然而却没有丝毫刀刃碰击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