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烟雨迷离中的江南园林(第2/2页)

窗子起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称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开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这就是清代李渔说的“尺幅窗,无心画”。造园家称窗户为“漏窗”,就是不同景区的景色相互漏出,整个园林景色就流动了起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狮子林漏窗

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明人有首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与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户把外边的景色引了进来。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宗白华说:这首诗,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苏州   艺圃

不但窗子,而且中国园林里的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是这个意思。

中国的园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的作用就是把游览者的目光从小空间引到大空间。人在亭子里,向四面望去,向广远的世界推去,又将世界的无边妙色揽进心中。亭子空空落落,没有一物,但似乎天下的景色都可汇聚到这个亭子当中。元人有诗说:“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个亭子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苏州沧浪亭是一个以亭子著称的园林,高高的沧浪亭据山而立,如揽四面风云。坐在这座亭子里,四面眺望,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亭子的廊柱上有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坐在亭子里,看着“近水远山”的风景,游览者获得了心灵的安慰——这正是中国造园家所追求的境界。

苏州西园   云墙

为了丰富游览者对空间的美感,中国造园家往往采取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望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都借了过来,突破园墙的限制,这也是借景。借景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一切都可以借,天上的云烟、日月、晨露、雪影,可以借入园中,四时的风物,都可以揽入怀抱。

中国园林中许多建筑物的命名,正体现了这一借景的原则:“烟雨楼”,“听雨轩”,“月到风来亭”,“荷风四面亭”,“飞泉亭”,等等,都说明这些建筑物的价值在于把大自然的日月风云山水雨雪引到游览者的面前来观赏。

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边,一边是自然情调的广大湖面,一边是人工情调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中国造园家善于用“隔”,因为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园林的空间越“隔”越大,园林的空间越“隔”,游人的感觉越丰富。中国造园家还常常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帆影多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这就是“镜借”,“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在园子中凿池映景,也是同样的用意。

无论是借景、分景,还是隔景、镜借,都是通过种种手法,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独特的创造,这是理解中华民族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