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郑和下西洋: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地球蓝色的海洋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前后有208艘船,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支船队,船上所载的各类人员有两万七千五百多人,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航海人员。

船队由一位名叫郑和的人统帅。船队带着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瓷器、丝绸、茶叶等数不尽的珍奇,穿越岛屿众多的南海、马六甲海峡,横跨印度洋,到达亚洲、非洲等的很多国家。在此后的28年间,都是由郑和统领,一共七下西洋,前后出海的人员有十万多人,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在中东,这支船队曾访问过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在非洲,这支船队最远航行到莫桑比克的贝拉港;船队纵横南亚、西亚,一直到非洲大陆。这就是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

这支航海船队的统领郑和,出身穆斯林家庭,同时也信奉佛教和妈祖。他相貌堂堂,“有智略,知兵习战”,是明代永乐皇帝(即明成祖朱棣)的近侍。永乐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做了两件重要的决定,一是定都北京,一是派遣郑和率领庞大船队,访问世界各国。

先进的航海文明

从15世纪开始,人类征服海洋的进程显著加快。1492年,哥伦布率领他的西班牙舰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率领葡萄牙的船队,绕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的西海岸古里。1522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船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与这些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相比,郑和下西洋,时间上比他们早,规模上也比他们大得多。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每次下西洋,都有多艘大中型宝船组成船队主体,加上其他类型船只,组成一二百艘船的庞大的混合船队。船上各类人员两万人以上。而后来哥伦布的船队只有3艘船,乘员只有88名。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组织之严密,都是同时代其他远航活动无法比拟的。 郑和船队的装备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一流的。这证明中国发展到14、15世纪时,不仅国力强大,它的科技文明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位置。

航海,首先需要可靠的导航能力。中国在公元9世纪左右,就开始将指南针运用到航海活动中了,而指南针和罗盘定位技术在郑和的海上探险中运用得更加成熟。从今天发现的资料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已经能熟练地运用观察潮汐、洋流和季风的技术,综合运用罗盘指向、物标导航、天文定位和计程计速等复杂的航海技术。

后人发现的《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虽然与当今的航海图相比,它还略显粗糙,但已经具有很高的准确度。这册有20页的航海图,载有海图40幅,其中涉及530多个地名,所标地名包括东非海岸的16个城市,图中对一些重要的城市、岛屿、滩、礁、山脉等作了详细的记载。这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图,正是这套航海图,指引着郑和的船队在惊涛骇浪中驶向一个又一个目标港。

“牵星术”这一天文定位技术的运用,也是郑和船队平安航行的法宝。这种技术是在夜间通过观察星斗的位置,结合水罗盘定向的方法,来保持航向,提高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这样的技术在20世纪还有人在采用。

郑和的远洋船队有宝船(船队中的大中型船只)、粮船(以第一次下西洋的人数计算,需要装载一万多吨粮食)、马船(运输马匹和物资)、坐船(军用船只)、战船(护航船只)等。这样庞大的混合船队需要通讯联系,尤其在夜晚漆黑的大海上,船只之间保持前后联系,协调航向,这有相当的难度。在没有电子通讯技术的情况下,他们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郑和的船队不仅在航海技术上体现出高水平,在船只的设计上,也可以看出六百多年前中国的技术和工艺水平。郑和宝船中的大型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长150多米,宽60多米,船体深12米,载重量1000吨左右。一共有4层,可容纳上千人。船上有9根桅杆,可挂12张帆。这样的船,就是放到今天,也是大制作。

面向海洋的开放心胸

郑和下西洋已经过去六百多年,它给中国人留下一个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那就是文明的建设需要开放的心胸,没有开放的心胸,也就没有这个民族的未来。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那是一条向往陌生的海岸线的开放之路。

玉碗   明

中国人有很长的航海历史。在公元1世纪时,中国人的航海船队就从广东出发,到过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泰国、马来半岛和缅甸,并由此航行印度洋,一直到印度的东南海岸、斯里兰卡等地。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南方的海洋贸易之路则更为发达。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那种将中国文化概括为“内陆型的文化”的说法并不准确。郑和的航海编队具有如此大的规模,如此先进的技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中国人长期远洋航行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粉青莲花温碗   宋

明朝建国初期,由于沿海地区时有盗寇骚扰,明太祖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私人海外贸易,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与海外的商贸往来。

明成祖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面向海洋,取消他父亲所实施的“海禁”政策,打开国门,不仅鼓励私人海上贸易,而且着手以国家名义组织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他就向海外遣使共有18次之多。

青花葡萄纹盘   明永乐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海洋开放政策。但这样的政策并没有长期延续下去。郑和第六次航行归来,明成祖去世,继承他的仁宗、宣宗在朝臣中一些眼光短浅、观念陈旧的人物的包围下,抛弃了明成祖的开放战略,回到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上。在勉强同意郑和最后一次海洋远行之后,开放的大门便匆匆关起来了。1474年,反对郑和下西洋的强硬派中一个叫刘大夏的人当上了兵部尚书,他担心后来的皇帝恢复明成祖的面向海洋的开放战略,就下令把郑和的航海档案《郑和出使水程》烧毁。从此,人们再也无法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的详情了。

共享太平的愿望

永乐皇帝派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是为了在世人面前显示大明帝国的强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和顺万邦,与远近各国相安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