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香头的完成典礼(第4/5页)

“降神”:跪表之后,各香头环坐屋中,随便谈笑,不久,各香头便降神了。有的打个呵欠,降下一位仙姑,有的做个欠伸,下来一位老爷子,一时之间各香头都已降神,彼此便互道寒暄,并且称赞本家设坛的虔诚,并念诵赐福的词句,一直要到次日上午两、三点钟,神仙方能陆续退尽。

“喝汤”:在夜间三点多钟,本家主人预备食品,款待大众,这名为“喝汤”。普通都喝“柳叶汤”。“柳叶汤”的做法是将面和好,擀成薄片,切做柳叶的形状,放在锅中煮熟,用海带、酸菜等做成“卤”,浇在上面。

各香头喝汤时,长辈入座,晚辈依序来座前“下参”。作者在以前所提到各典礼如“交香”、“交供”等完毕之后,各香头相互“下参”,与此情形完全一样。就是“受参的”如果有长辈,那么,受完参之后,还要向所有的长辈各“下参”。完全“下参”完毕之后,方能“喝汤”。

以上各种典礼的举行是从子时起始,但是,来宾要在早晨八九点钟方到坛上烧香。来宾见主人时,须要说“慈悲”,主人便要回答“虔诚”。来宾由“压坛者”递过一股燃着的香,签在炉中,行一跪三叩礼。起立之后呈进“香资”。香资的多寡不一定,寻常的是四角或是六角,与本家关系较深的出一圆或两圆,很少有更多的。装香资的“封套”,便利用原来的那一份请柬的“封套”,因为有此省便的关系,所以,主人发请柬时在请柬的红签上,便不写所请者的姓名。

香资封套图

主人接受香资时,只是双手合十,念句“阿弥陀佛”,或是说句“修福修寿”,并不声谢,以后亦不登门致谢。因为香资是对于神的奉献,而不是赠与主人的。

来宾献香资之后,便坐下用斋。来宾随到随吃,凑足一席便成,并不规定时间。到了上午十一时,已交子初,便要行第二次“交香”礼,情形与第一次大致相同,主要的区别是:第一次交香焚表以“安龛者”——许愿人——为主体,第二次以“安位者”——本家香头——为主体。

先由压坛者高叫一声“交香!”随着便有另一香头高叫:“请司房先生拈香!”(司房的地位颇尊,仅次于“引善香首”)司房人拈香之后,又有人高叫:“请中伙诸位拈香!”又其次是“请诸位助善的拈香!”最末后是本门香头“交香”。“头股香”(第一股香)应该由本门香头中辈数最长的交之,但是,若正在“压坛”,便由次尊的香头交“头股香”,以下依着次序,“压坛者”最末后“交香”,谓之“压香”。司房、中伙等拈香时,都要说一声:“压坛的、引善的,诸位老都官们,有僭了!”本门香头交香之后,又要相互“下参”。

以下是第二次“交表”——交“安位表”,由本家香头来跪表。压坛者将“红头香”燃着,交与本家香头,双手将香高举,然后签在炉中,行罢大参礼,跪而不起,一切情形与第一次交表时相同。在寂静肃穆之中,表中“嘭”然一声,火焰直起,几乎冲到顶棚,同时众人大叫:“吉祥!”这样,全体精神更为紧张。不久又有“嘭”的声音,益使全体振奋,跪着一直等到表疏焚尽方才叩头起立,向主人道喜。第二次焚表必须要起“嘭”声,才知道神仙喜悦,领纳“安位”的“虔诚”,“嘭”声愈大,愈表示神仙喜悦之深。

大家起立之后,各香头依着次序到院内,将数十股高香折为散柱,参差纵横地堆起来,下面堆得多,上面愈堆愈小,成为塔状,在上面满布“黄钱元宝”等,名之为“香山”。“香山”的位置在正对屋门的院中。将“香山”焚起之后,各香头向东方行“大参”礼(本家香头所奉的神在丫髻山,如果本家香头所奉的神在另一方的山上,便向另一方行礼)。助善的妇女,也有在此时随香头参拜的。“交表”之后,各香头又相互参拜,互道“吉祥”。

“香山”已然焚完,各香头进入屋中,主要典礼到此结束。在各香头向本家香头告辞之前,由本门中最长辈的香头拈香,向安龛的神仙“下参”,全体香头依着次序“下参”,然后,各香头相互“下参”,“下参”已毕,各香头下神谈话。最末后,由长辈或师父将香头门中规矩告诉本家香头,例如龛上用的物品(如“压坛布”之类)何时撤下,以及“开顶”的规矩(详后)。告知明白之后,各香头再相互参拜。然后本家香头一一致谢,大家再行告辞。

四、开顶

上面讲过的“安炉”、“安龛”等典礼,都是在坛上举行。但是,“开顶”便有其特殊的地点。张斌香头谈丫髻山(即东山,又名东大山,在平东),是四门仙家的大本营,该处由“王奶奶”直辖统御。而“老娘娘”(即“碧霞元君”,又称“天仙圣母”)又是王奶奶的直辖上司,所以仙门弟子行“开顶”礼必来此山。

张香头本门例年的朝东山时期是三月二十八日(如该月是小建)或是三月二十九(如该月是大建)。他们中徒弟、徒孙凡是应该开顶的,先预备应用全份钱粮、红头香、素斋、供品等类,选择一个吉时,本门各香头和许愿的善士一同动身前往。进香的善士对于神圣都要有一些呈献的东西,如食物、衣服、冠、履等等。受“开顶”礼的人除了预备“开顶”的供品之外,也要预备这一类的呈献的物品。至于呈献的物品种类,并没有严格规定,而由呈献者自己的意思。

所谓“各了心愿”是一个普遍的原则。到了东山之后,将所有的供品都交与庙中的执事人,同时说明某种“呈献”是“开顶”的供品,然后,便由执事人员将此项供品供在老娘娘殿中。当供品、钱粮等物供妥之后,先由香头师父或本门香头辈分最高的人向娘娘焚“红头香”,行“大参”礼,起立之后,向“娘娘”陈述:“求圣母指教,您多慈悲,我与弟子来开顶……”

然后,应“开顶”的弟子便跪在“娘娘”驾前,香头师父或高辈香头代焚“红头香”,向娘娘驾前略作供奉的样子,便到弟子身旁,将香矗立在弟子头顶上,抓起香火焰三次向弟子顶门上点三点,先默念“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是香头师父的最大的禁忌,“开顶”时默念,弟子也听不到,平日更是密不出口,必须等到香头师父弥留时,方将此“六字真言”传给继承衣钵的弟子,其他弟子仍不得知。所以,嫡系相传的香头方知此“真言”是什么,外人绝对无从得知),然后再说:“顶门大开,福寿齐来,香烟高起,五路进财。”再抓香火向心口点三点祝道:“福至心灵,仙家妙用,救苦救难,慈悲永庆。”陪跪者各道:“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