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佟生口述(第4/6页)

我母亲来北京后就是家庭妇女嘛。反正我大姐的孩子、我二姐的孩子、我哥的孩子、我的孩子都是她带大的,9个孩子。那时候北京电视台搞了一个片子,1986年。第一次金婚奖,50年不是金婚嘛,就找了我父母亲,他们是当时金婚奖唯一的农民代表。

邢:当时你们家是农民?

王:对,那时候还没转。

邢:您能讲讲1986年电视台找您父母给金婚奖的故事吗?

王:那是全国第一次金婚奖。

邢:怎么就找到了您的父母?

王:我父亲那会儿是海淀区的蔬菜大王,种菜棒,种的那菜有名,每亩地那白菜都在120斤以上。他不是农民嘛,总得有点特殊的,种菜种得有名,家庭历史比较……我父亲那人比较随和,乡长他们都对他特别好,典型一农民代表,就找上他了。说俩人相敬如宾,一辈子恩恩爱爱,共同吃过很大的苦。

邢:您记忆里您父母一辈子没有吵过架吗?

王:没有吵过。

邢:一辈子也没吵过?

王:一辈子没吵过。

邢:那是您父母脾气都好。

王:真的,不知道人家怎么不吵架。

邢:您母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王:1995年3月份,我父亲是1994年的12月,中间我母亲跟我父亲不到100天。

4.被划为佃中农

定:那你们家算农民?不是城市户口?

王:户口是农民。后来种地了,一直没离开过。

定:你父亲是地主还是贫下中农?

王:最后给定一佃中农。1951年、1952年就有土改的工作队过去了,一直到1953年,整个是四野派去的工作队。圆明园里土改的时候没有地主,圆明园里面地再多不叫地主。最大的就是富农,因为那是皇家的地,不是说你自己买的。地契拿出来了,是慈禧给的这地,有慈禧的印,盖在地契上,赐给你的,不是剥削来的,这定成什么?我们家有一小铁盒子,盒子里是慈禧的大印,后来全烧了。这个成分不好定,土地是皇家的,地是皇家赐予的,只能说是佃户,所以我们家就属于佃户,就说给你们家定一佃中农得了。佃中农相当于下中农了,像刘家都是贫农。圆明园里没地主,地主都在外边,外边后搬去的那是地主。

宋会强:福缘门那儿有,我们家是地主,李中信他们家是地主。

王:土改分了我们家38亩地,安佑宫南边这一大片,原来有河,以河为界到紫碧山房是旱地,20亩;水地是从北边,从紫碧山房以东到碑亭北面那一片是分了18亩水田。

1956年的时候北京就把圆明园的土地给收回了,作为遗址公园进行保护,这些地就都是北京市政府的了。那会儿成立绿化队搞绿化,都种小树苗,那人山人海,连学生都到那儿种了,不让老百姓跟里头种地了,这不就跟当地农民发生矛盾了?你把土地都给收了,完了你种树了,里边住的这些老百姓吃什么?老百姓就偷偷在里面种麦子什么的,那会儿圆明园不让你种麦子,这就与圆明园发生了矛盾。那时候也是工作组吧,就组织起来,夜里去刨树、割麦子。

邢:双方有了矛盾,工作组割你们的麦子,你们去刨了他们的树。

王:那没吃的啊,地也没了,双方就发生了矛盾,北京市政府也想在这里边的土地收回来了,里边的人没得吃,就还让他们种得了。到1957年、1958年那会儿又重新种了。1976年好像是又收回去了一次。1976年收回去说是作为遗址保护。还有矛盾,但那会儿也没办法,到了(一九)八几年吧,就联合共同开发圆明园,北京市就交给海淀区了。农民种不了了,就成立联合公司,到了1989年、1990年吧,到1991年彻底解决,都给转成工人了。

邢:就都给迁出去了?

王:迁出去是2001年。1991年那会儿北京市想搞一个圆明园的微缩公园,就把建微缩公园那儿的18户给迁走了。

邢:那你们家是什么时候迁走的?

王:我们家是最后了,2001年迁走的。

邢:从1958年到1976年近20年时间里你们家一直在那儿种地?

王:对。

邢:“文革”期间也继续种地?

王:对。圆明园比较大,5700多亩。原来最早没有严格的划分。1958年以前都是互助合作社,没有队,生产队的正式划分是在1958年、1959年那一段。那时候就两个队,一是福海,这是一队,二是西大地是一队,就东西两队,后来一亩园这儿成立了一个队。那时候圆明园里就一个食堂,就是福海,我小时候上学,我父亲那时候有病,我天天上那儿打饭去。

定:那得跑多远啊上福海打饭去。

王:那没多长时间,几个月就完了。后来划分,圆明园里面分8个队。

定:8个队,那人口也不少了。

王:一亩园划分一个队,西大地划分一个队,福海划分一个队,西宫门划分一个队。这在圆明园里头就开始。福缘门这一片是福海队了,算7队、8队。1队在西宫门,3队、4队在圆明园外,1队有一部分在圆明园里,一部分在圆明园外。3队是畅春园那一大片。4队是西苑,西苑街这一片。

邢:你们家当时属于哪个生产队?

王:我们家属于西大地队。西大地是靠西边这一片。后来我当兵回来跟着叫5队了。那会儿1队是西宫门,2队是挂甲屯,西苑那操场是3队,西苑是4队,就是从颐和园外头一直到中医研究院这一块儿,5队是西大地队,6队是一亩园队,7队是福海。福海那是两个队,7队、8队。7队是从北远山村算到南边福海这儿,8队是福海以南。这生产队在圆明园里边的是5队、6队一部分,5队全在圆明园里边,6队一部分。圆明园这几个队的事我讲清楚了,没错,因为我一直在公社啊,它怎么变更的,包括海淀镇怎么建立的,刚开始海淀乡怎么建立的,我相当清楚。“文革”期间圆明园毁得比较厉害。我当年就当兵走了。

邢:您什么时候当的兵?

王:1968年。

5.圆明园及其附近

定:你们家和李中信家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你们两家有亲戚关系吗?

宋会强:他们都是亲戚。

王:解放前吧。他们是献县的吧,(一九)三几年他们过来的。李中信他们家他妈姓刘,是我姥爷给弄过来的,我们是沾远房的亲戚。李家也算大户啊,在圆明园周边,他们家主要是通过鹿传霖,鹿传霖的家不是献县的么,鹿传霖他弟弟原来是几师的师长,跟徐世昌他们后来进的宛平。

宋会强:那陈克明他们家呢?

王:陈克明他们没进园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