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七分政治”的具体实施(第5/8页)

第五次“围剿”中,国民党军军纪虽有改善,但违犯军纪、侵害百姓的事件仍时有发生。1933年8月,到江西调查的地政调查人员遇到民众诉说:“第六师士兵强行贱买谷米,只付一元要挪一石,欲阻不得,反被恶骂毒殴。”[149]12月,国民党军第十二师通令全师指出:“近日以来,纪律废弛,日甚一日,如各部采买,藉口纸币不能换散,强压购买,或以地方匪化心理,擅取民物,不给代价,更有兵到之地,翻箱倒箧,形同洗劫!以致民怨沸腾,军誉扫地。”[150]强买强卖仍是痼疾。军队拉夫也不能完全禁绝,南昌行营别动队总队长康泽报告,江西余江一带驻军“每于开拔时,无论民夫递步哨,不分皂白,一律拉用,甚至哨丁携带公文,中途相遇,均遭强迫拉去,并有凶殴情事”。[151]占用民房更是司空见惯:“士兵所驻之房屋,多半是人民住定之内室,责令空出一部分。其厅堂及厨房既归士兵占有,房东不得自由。彼去此来,继续无间,人民住宅几成兵站。至于借用日常需要器具,任意损坏或遗失,毫不负责,犹其余事。”[152]直到“围剿”末期,扰民现象始终不绝,陈诚在家书中写道:“各部军风纪亦不甚好,如第四、第八十八师到处杀牛杀鸡、挖蕃薯花生等等,人民被扰情形亦可想见。”[153]第十师攻占瑞金当天,就有官兵拒不听令,“违令下乡,而且短给物价”。[154]军队建设的种种问题,蒋介石历历在目,日记中有清楚展现:“上午由南昌来抚州,沿途见军队之污秽,与人民之痛苦,伤心自罪,不知所止。”[155]

至于政权建设,当时调查报告承认:“赣省年来提倡廉洁政治,绝少贪污,风气确已丕变,惟此亦不过限于县长而已,至于各区区长,仍多属贪污土劣之大集团。”[156]亲身指挥战事的陈诚也坦白指出:“此次集合数省兵力,大举围剿,并于地方党政设施,妥为规划,期以政治力量,摧毁赤匪根基。深谋远虑,纤细靡遗,匪患削平,指顾可待。惟查各县区地方,对于所颁法令,未能切实遵行,即以编查保甲团队,封锁匪区,及构筑碉堡机场公路诸端而论,或旷日废时,一无所就;或有名无实,粗具规模;便利剿匪之实效难期,徒苦人民之弊病已见。”[157]平心而论,政治的改变本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何况战争环境下各种机制均待健全,政治能够不拖军事后腿就已可算成功,出现种种问题实无足怪。只是,这一现实显然难符蒋介石的期望,所以他在1934年底曾感慨叹息:“从前我们讲剿匪要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这不过是一种理想,事实上直到现在不过三分政治,仍旧七分军事!最多也只是军事政治各半!”[158]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并不一定是实际效果的真实反映,更多体现的还是蒋对政治“剿共”的重视。


[1] 蒋介石:《剿匪应从精神、组织与纪律来奋斗》,《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第20页。

[2] 《由西成桥之役到下坪之役》,《汗血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7月20日。

[3] 冰澈:《对于白军“剿共”的研究》,1931年编印,第3页。

[4] 蒋介石:《剿匪基本工作之研究》,《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第42页。

[5] 《庐山训练实纪》,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编印,1933,第58页。

[6] 蒋介石:《军官训练团训练的要旨与方法》,《庐山训练集》,南京新中国出版社,1947,第18页。

[7] 蒋介石:《时间为一切事业与生命之母》,《庐山训练集》,第71页。

[8] 杨伯涛:《蒋军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攻纪要》,《文史资料选辑》第45辑,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1964,第183页。

[9] 周恩来:《五次战役中我们的胜利(一)——论持久战》,《红星》第33期,1934年3月18日。

[10] 《黄绍竑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332页。

[11] 《蒋介石1933年9月10日致熊式辉等电》,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二),第397页。

[12] 《蒋介石日记》,1930年8月5日。

[13] 李家白:《反共第一次“围剿”的源头之役》,《文史资料选辑》第45辑,第76页。

[14] 蒋介石:《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4,第209页。

[15] 蒋介石:《推进剿匪区域政治工作的要点》,《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第234页。

[16] 蒋介石:《以自强的精神剿必亡的赤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第127页。

[17]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下),南昌行营,1934,第十一章,第1~2页。

[18] 蒋介石1933年10月17日战字二一三号训令,《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1937,第三章,第12页。

[19] 《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作战计划》,《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三章,第13页。

[20] 蒋介石:《剿匪必具的精神与当务之急》,《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第255页。

[21] 蒋介石:《剿匪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庐山训练集》,第124页。

[22] 《文件汇编》第三编,“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1935,第1852页。

[23] 蒋介石:《主动的精义与方法》,《庐山训练集》,第196页。

[24] 《陈诚先生回忆录·国共战争》,台北“国史馆”,2005,第23页。

[25] 蒋介石:《为闽变对讨逆军训话——说明讨逆剿匪致胜的要诀》,《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1卷,第633~635页。

[26] 蒋介石:《军官训练团训练的要旨和训练的方法》,《庐山训练集》,第19页。

[27] 蒋介石1933年10月17日战字二一三号训令,《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三章,第12页。

[28] 戴岳:《我对蒋介石建议碉堡政策的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45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第172页。

[29] 戴岳:《对于剿匪清乡的一点贡献》,转见冰澈《对于白军“剿共”的研究》,附录,第6、10页。

[30] 《蒋介石日记》,1932年6月11日。

[31] 《蒋中正电清剿各部到处以修筑碉堡为要务(1933年7月29日)》,蒋中正文物档案00202020001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