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后帝国时代:垮塌的权力三脚架(第3/3页)

由于万历皇帝在位的时间过久,不仅耽误了太子朱常洛的教育时机,甚至连皇长孙朱由校的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幼年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从来就没有跟着真正的文臣儒生读过书,他的所谓的启蒙老师不过是东宫里有些文化底子的太监。他长至十七岁仍不能出阁讲学,接受正规的皇室教育。天启皇帝就是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成了明朝历史上仅有的不亲史书、没有受过正统儒家精英教育、没有接受过诗书文化熏陶,大字不识几个的半文盲皇帝。

更重要的是他的启蒙教师都是些没有文化素养的太监和宫女,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与儒家的正统教育是相背离的,他们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都投射在了小主人的身上。

正规教育的缺失,使得天启皇帝在成人后表现出偏执、乖张的性格特征。

从小没有人督促他读书学习,正好养成了他“不好静坐读书”的性情。这种性情的另一面就是好动,喜欢疯狂与热闹。太子受教育的年龄越大,可塑性就越差,对宦官内侍的心理依赖就会越强,他们“昌龄日茂,未离阿保,讲读未就,冠婚已逼”。

朱由校自幼生长于清冷的东宫,母亲很早就已离世,平日里围绕在身边的就是些宫女和太监,没有机会接触其他人。在人多的陌生场合,帝国未来的小主人往往会表现出笨拙羞涩的一面,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