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人性的抉择(第3/3页)

同样达·芬奇在建筑方面也有建树。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在设计中,达·芬奇会把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米兰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并监工建造完成的。

哦,对了,达·芬奇有一副好嗓子,能唱非常动听的歌曲,而且他的笛子吹奏得很棒,七弦琴弹得更佳。事实上,当初最早让他在佛罗伦萨声名鹊起的,正是音乐家的身份。

6

达·芬奇还有一些特别的习惯,让他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比如他是个左撇子,终其一生,他在笔记本上记录所用的都是“镜像文字”,即像镜子映射一样,和现实生活中是反的。有人曾推测,这是达·芬奇自己在给自己的笔记“加密”,即便有人偷窥,也不知道他那些设计图的真正奥秘。

达·芬奇有那么多的精力来从事那么多领域的研究,背后也有一套他自己的睡眠方法——他把它称为“定时短期睡眠法”。

即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他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小时,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工作(但如何才能做到迅速入睡倒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后世景仰的天才,他的一生虽然也获得了认可和赞誉,却未必达到了他自己所设想的那种境界。达·芬奇曾写信给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巨大的骑马像——那时候,受材料和技术限制,在巨大的重量压力下,前蹄腾空的马是非常难雕塑出来的(这尊雕像最终只有土制模型而没有被浇筑成青铜)。

达·芬奇的手稿“等量的变化”。达·芬奇在相同尺寸的半圆和圆中,画出了177个等量变化。这说明他当时对几何学也相当感兴趣并做了研究

但是,大公只有言语的安慰,却鲜有实质的鼓励,甚至连给达·芬奇的薪资都是按最低标准发放的,这让达·芬奇相当失望。

1515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占领了米兰,当时的达·芬奇已经享有颇高声誉。法国国王邀请他赴法国定居,成为那里的宫廷画师。当时已经63岁的达·芬奇似乎并没有对故乡表现出太多的依恋,他欣然前往。

最关键的是,他把自己最珍爱的一幅画一起带到了法国。

那幅画就是《蒙娜丽莎》。这也是这幅画至今被收藏在罗浮宫的原因。同样也是这幅画在1911年失窃的一个原因之一(偷画的是一个意大利人,他宣称要让名画回归祖国)。

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展厅里永远是人头攒动,作者去过三次,从没能挤到过最前排

1519年,一代大师油灯燃尽。

据说67岁的达·芬奇去世时,是被法国国王抱在怀里的——国王一直不肯松手。

达·芬奇的得意门生弗朗西斯科·梅尔茨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他的恩师的一生:

“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

馒头说

达·芬奇到底是不是个天才?

我觉得毫无疑问:肯定是。

那达·芬奇是不是个大神级的天才?

我觉得依旧毫无疑问:肯定是。

那达·芬奇是不是牛到像是从我们的时代穿越回去的,或者干脆是外星人?

我个人觉得不至于。

或许就像我们很愿意传播特斯拉的“神迹”一样,我们需要一些全面碾轧我们智商乃至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大神,来满足我们的英雄崇拜情结。

达·芬奇在绘画领域的成就,以及他在解剖学、建筑学、水利学方面的造诣,毫无疑问都是当时时代的巅峰水平——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完全超越那个时代的。

至于他的其他很多奇思异想的手稿,固然让人啧啧称奇,但我觉得其中有些被夸大的成分。

比如他因为一张直升机的画稿,就被一些人称为“发明了直升机”,我觉得有些夸张了。他关于“机器人”的设计固然精巧,但因此被称为“机器人之父”也未免言过其实——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同时代甚至更早,都有很多设计精巧的机关人或木制傀儡,按这个逻辑,它们也都可以被称为“机器人”了。

我觉得他之所以成了后人景仰的大神,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达·芬奇非常严谨,且极善于绘画。他把他的很多奇思妙想,都用非常写实的手法画到了手稿上,并且成功流传至今(这点也很重要)。我相信,在那个百花齐放的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的一些理念,同时代的人未必没有,但没有人能像达·芬奇这样用笔让它们在纸上成为“现实”,以及流传下来。

这里也需要指出的是,一张设计稿和真实的设计并成功运转是有区别的。尽管后来有不少人根据他的设计稿做出了实物模型,有的还验证成功了,但用现代人的理念和架构来还原,我相信应该还是有失真的。

但达·芬奇依旧是我无比尊敬的一位大神。

因为除了上述的那些成就之外,我认为他最难能可贵的,是永远对未知或新鲜事物抱有一颗好奇和探索的心。

达·芬奇曾记录下童年时的一次难忘经历:有一次他在野外玩耍,来到一个洞口前。洞里漆黑一片,他非常害怕里面会有野兽乃至鬼怪,但最终好奇心促使他进洞去查看究竟。

其实这样的好奇心,我们在童年时人人都有。但随着年纪渐长,有时候是不是我们会发现:对新鲜事物不仅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所排斥了?

我原来是做媒体的,我经常和一些同事分享一个观点:我们做媒体的,面对有些新生事物,哪怕觉得不喜欢,也别排斥,先别忙着去批判或不屑,而是先尝试着去了解它,使用它,熟悉它——不然,我们不仅没有资格记录这个时代,自己也很容易变老。

扯得有点远,拉回来。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中应该不会有人能比肩达·芬奇的成就。但我们即便没有他那样的天赋和钻研精神,那么至少——

让我们努力保持一颗好奇和探索的心吧。

[1] 以下图片选自《史上最全的〈最后的晚餐〉,你知道几个?》作者:艺墟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