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10节(第2/3页)

鲜于辅看了看李弘,轻轻叹了口气,“希望我们能控制局势,否则朝堂上极有可能混乱不堪。丞相大人不会出事吧?”

“不会。”李弘坐到席上,轻松说道,“我手中抓着颖、汝士人的性命,如果他们失控,我就把刀举起来,吓吓他们。”

两人相视而笑。

当天晚上,袁耀找了个借口,把光禄大夫钟繇、太常丞袁涣、大司马府长史陈卫请到了府内。

袁耀把今天大将军的话对三人说了一遍,询问对策。

“文欣,你一直在徐荣大人身边,可曾听他说过什么?”

陈卫摇摇头,“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这类事情一般只有公卿大臣们才知道,而且他们不会随便说,更不会和我们这些下属商议。我觉得大将军这番话内含玄机,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

“大将军的意思很明显,要我们和李玮大人联手对付丞相,重击青兖籍大吏。”袁涣说道,“有些话大将军不好明说,但事实是,如果要翻案,洗脱辛评、荀谌等人的罪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造一个冤案,把谋刺天子的罪名推到别人头上。”

屋内霎时一片死寂。袁耀和陈卫惊骇地望着袁涣。钟繇若有所思,沉默不语。

“你是说……丞相?”袁耀虽然也有这个念头,但当他从袁涣的嘴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觉得极度的惶恐和不安。

“李玮凭什么帮我们?难道这件事真是丞相所为,故意陷害李玮?”陈卫迟疑良久,摇摇头,“这件事肯定是李玮干的,不会错。你们想想,京兆尹余鹏抓人的时候,大将军和丞相都在栎阳,谁都不知道天子和长公主已经接受了大将军的建议无限期推迟三雍建设。那个时候,朝堂各方正在为年初的明堂制度大辩论而摩拳擦掌,当时是经学派系之争。”

“文欣说的对。”钟繇说道,“最初,丞相大人对付太傅杨彪、太常许劭和大司农李玮,纯粹是为了三雍一事。当时朝堂各方正陷在经学对战之中,北疆、青兖、关洛和颖汝四地的士人还没有发生权势之争。等到天子下旨推迟三雍建设后,朝堂上的这场争斗才突然调转了方向,变成了各地士人的权势之争。大将军在误导我们,他想推倒丞相。”

如果丞相倒了,有机会坐上丞相位置的大臣很多。首先就是宗室大臣刘和,其次是关洛士人中的杨彪、杨奇兄弟,颖汝士人中的荀攸、许劭,青兖士人中的张邈、孔融,相反,北疆士人中,却一个也没有。但现在的问题是,颖汝士人和关洛士人要为辛评等人翻案,他们要联手对付青兖士人,也就是说,张邈和孔融有可能和杨彪、杨奇、荀攸、许劭四位大臣一样,因为家族内部有人违反了律法受到了牵连,而失去争夺丞相之位的机会。

那么,有实力坐上丞相位置的只剩下御史大夫刘和一人。

“如果刘和大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出任丞相,那么……”袁涣的目光从钟繇、袁耀、陈卫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那就是大司农李玮了。”

四个人骇然心惊。

“如此说来,大将军的话可能是真的。”钟繇指指袁涣和陈卫说道,“我们三个人到北疆这么多年,对长公主还是很了解的。从新政的制定和实施开始,长公主就在不同的时期利用不同的力量夺取和控制权柄。短短几年内,朝廷连续修改三次官制,每一次官制的修改,她都夺回了一部分权力。去年官制的修改,甚至直接导致北疆系分裂,由此可见长公主的手段。”

“这次朝廷危机爆发的原因,如果和大将军的推测一样,那么三雍之争、经学之争可能就是长公主蓄意制造出来的。等到朝堂各方打起来了,她再以稳定朝廷为借口,下旨推迟三雍建设,朝堂争斗的方向随即转为士人之间的权势之争。”

“现在大将军迫于形势交出了部分兵权,丞相大人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如果再让李玮入主丞村府,内外朝就全在她的掌控之中。即便是大将军,也难以和她正面抗衡。如此一来,小天子将来要想主政,难如登天啊。”

“那李玮岂不是一代权臣?”袁耀难以置信地摇摇头,“到底是丞相陷害我们,还是李玮陷害我们?”

“这已经不重要了。”袁涣苦笑道,“丞相也罢,李玮也罢,失去了大将军的支持,照样可以在朝堂上立足,但失去了长公主的支持,那就是死路一条。三雍之争,是丞相最失策的地方,这直接导致长公主放弃了对他的支持,转而扶持李玮,打算让他入主丞相府。李玮虽然权势很大,但他这个权势是长公主给的,尤其是他失去大将军的支持后,他更要牢牢依靠长公主了。李玮对长公主言听计从,而长公主则依靠他控制内外两朝,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公主的权柄越来越牢固,将来……”

“将来,吕后干政的历史,可能重现于朝堂。”陈卫小声嘀咕了一句。

四个人商量了一夜,没有想出任何办法阻止这种形势的发展。目前,颖汝士人要自保,要救出辛评、荀谌等人,同时中原急需稳定,也迫切需要救出荀彧,因此现在和李玮握手言和,联手对抗丞相和青兖势力是当务之急。

不过,他们拿出了一个可以长久有效地遏制长公主把持权柄的办法,那就是坚决支持大将军,设法离间、分裂长公主和李玮的关系,尽力保持朝堂上的权力制衡。

大将军正在竭力扶持小天子,为小天子将来主政打基础,此时此刻无论如何都要和关洛士人一起,坚决站在大将军一边,和北疆武人鼎力合作。武力是解决朝堂问题的最后武器,如果朝堂上出现了类似“吕后干政”这种事,并且已经危及到了社稷的安全,大将军有可能出手。毕竟当年他曾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威胁洛阳,他什么事都敢干。长公主虽然非常厉害,但她最大的弱点就是至今没能控制军队。

李玮做了丞相,权力大了,同时又控制着内外朝,难免不会引起长公主的忌惮。此时只要抓住机会,设法挑起双方之间的矛盾,离间双方,让双方反目成仇,到时李玮就死定了。从这一点考虑,现在可以大力支持李玮,直到把他送上乱坟岗为止。

天亮之后,四个人匆匆分手,各做各的事。

袁涣借口向许劭禀报政务,拜会许劭去了。陈卫借口大司马府有事和太尉协商,到荀攸府上去了。

袁耀匆匆赶到太傅府上,向杨彪禀报详情,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