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岳飞 堕落的天使(一)(第4/14页)

这段文言不难读,写得紧张逼真。吴玠、吴璘兄弟一直坚守在陕西前线,吴玠于高宗十四年病逝于仙人关,其弟后接防守陕西重任。

刘錡,字信叔,沪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美仪状,善射,百步穿杨,声如洪钟。一直在陕西前线。高宗十年,提举宿卫亲军(保护皇帝的禁卫军将领)。高宗驻平江时,因解潜(亦宿卫亲将)、王彦(抗金名将,八字军创始人,后将专文述及)两军为追索逃卒械斗,俱被罢职,始命刘锜将两军。分马步军为前、后、左、右、中军与游奕六军,每军千人,设十二将,扈从赴金陵。十一年,帅合肥;十二年,戍京口(今江苏镇江京口区,过江对岸扬州的古渡口)。十三年,授果州(今四川南充,虚职)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实衔),主管侍卫马军司。

时宋金议和成功,金归还河南、陕西侵地,转年金毁约之心益明,大本营命刘錡为东京(今开封)副留守,类似今天的警备区副司令,办公地点在东京,实际防地则是顺昌(今安徽阜阳),也就是接应东京的第二防线。所部八字军三万七千人,除留下部分继续担任禁卫,实际上只有两万人跟随,号称三万。临安(今杭州)距顺昌二千二百里,众人走水路,沿长江下淮河,在距顺昌三百里时,接报金败盟攻宋消息,即舍舟登陆,带将佐昼夜兼程赶到顺昌,这时金人已入东京,河南尽失。转自铁血

顺昌城低矮破败,不易防守,人心思退,而这时金前锋已推进到了河南边城淮宁(今河南淮阳),离顺昌只有数日路程。众将皆曰:“金兵来势凶凶,咱们还是选精锐殿后,家属老小上船,步骑在河两岸掩护,顺流还江南吧。”。刘錡一面派人催促所部,一面召诸将会议,坚定的表示:“我原本就是东京副留守,而顺昌则为我们指定防地,今东京虽失,可我们全军毫发未损,且有城可守,为什么要轻言放弃呢?我守意已决,敢言弃守者立斩!”

在随后的讨论中,大家也认清了形势:金军最多骑兵,宋军若夹河而退,行走缓慢,无以屏障,一旦被敌骑追上,军人尚可自战,家属老幼必为人鱼肉!若危城坚守,或可死里求生。于是,大家坚定了死守决心。

刘锜凿舟沉船,并把一家老小安排在一个寺庙中,内外堆满干柴,命亲兵守卫,严词戒曰:“一旦城破,即焚吾家,毋辱敌手!”

金兵围城,刘锜豫先在城下设伏,擒千户阿黑等二人,审问得知敌韩常部离此三十里扎营,毫无戒心,遂夜遣千余人往袭,杀伤甚众。明日金兵数万来攻,刘锜令大开诸门,金人犹疑,不敢稍近一步。突以强弩自城上居高临下劲射,逼敌后退,再以步兵突击,追杀金兵及溺河死者不可胜计(顺昌前临颖河),更破其铁骑数千。转自铁血

受围四日,金兵益盛,距城二十里外下寨。刘锜遣骁将阎充募壮士五百人,夜袭敌营,逼金兵后退十五里。刘锜再募百人,直入金营。时雷雨大作,这百人电闪则起而砍杀,电止则伏匿不动,弄得敌众大乱,终夜自战,积尸盈野,狼狈退军。

大本营接报,特授刘锜鼎州观察使、枢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并让秦桧以大本营名义发书,言已挫敌锋,孤军难守,见好就收,即撤回南。

金军主帅兀术在东京闻此,一边大喊备马拿靴子,一边向外跑,过淮宁仅停一宿,不七日至顺昌。刘锜初闻兀术将至,会诸将于城上问策,大家均言今已屡捷,大本营既要撤兵,就宜乘此势,整顿舟船,全军而归。刘锜奋然回答:“朝廷养兵十五年,正为今日一朝之用,今虽众寡悬殊,然有进无退!况我们屡挫敌锋,军声大振,倘此时撤军,不仅前功尽弃,则敌必趁势占两淮,逼江浙,岂不把咱们平生报国之志,反弄成误国之罪了么?”

众皆感奋,再不言退。

刘锜派部将耿训去下战书,言曰:“我们太尉(刘锜)要与你决战,怕你们不敢涉水过河,愿献浮桥五座。”明日,刘锜果建五座浮桥于颍河上。敌过河列阵,众将请求先打前败将韩常一军,刘锜说:“打他虽易,但兀术精兵尚在,故应先击兀术。兀术一败,余无能为。”

时天大暑,敌远来疲惫,昼夜不得解甲,而宋军以逸待劳,按兵不动。至下午,敌意气消退,刘锜遣数百人出西门呐喊佯攻,却以数千人轻出南门,直冲敌阵,刀斧乱下,敌弃尸毙马,血肉枕藉,死者不计其数。缴获车旗器甲,积如山阜。

金军撤退,刘锜更遣兵追杀过万。

捷报传来,高宗喜不自禁,大本营特授刘锜武泰军节度使、侍卫马军都虞候、知顺昌府、沿淮制置使。

魏胜,字彦威,江苏宿迁县人。多智勇,善骑射。

高宗三十五年,金主完颜亮欲背盟南侵,聚粮造械,藉民为兵。魏胜以一平民身份,觉察金人意图,招集忠勇义士三百人,渡淮袭取涟水,攻下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一路宣布朝廷德意,不枉杀一人。随后再败金兵千余及杀郡守高文富父子,遣人谕朐山、怀仁、沐阳、东海诸县,悉归指挥。免租税,释罪囚,发仓库,犒战士;分忠义士为五军,纪律明肃。远近闻之响应,仅十余日,即聚兵数千。随即派人书报边帅,希望得到军装器甲支援,却无回复。转自铁血

金兵万余来攻,魏胜设伏杀敌帅以下千人,降三百人,军声更振。沂山民众数十万在苍山起义,金人围攻甚急。魏胜提兵往救,误中金人埋伏。魏胜手抡大刀,单骑殿后,掩护属下撤进山寨。敌骑五百将其围之数重。魏胜匹马单刀,往来驰突,杀得敌围数开数合,身中数十枪,就在突出重围之时,座骑中箭倒地,魏胜奋起,徒步入寨,金兵竟无一敢前。

金人周山连营,攻之愈急。魏胜度其必攻海州,乘间潜出山寨回城。金人果撤军攻海州,胜登城苦战,箭透鼻齿,饮食俱废,仍率众苦战七日,连战连捷。

魏胜于敌后举义三月之久,才被沿海制置使李宝在遣其子李公佐舰队于海道探敌时得知,大本营始知其功。及金主完颜亮举兵攻宋渡淮时,怕魏胜袭其后,分军数万来攻。此时李宝帅水军与金人舰队作战,魏胜带人配合,大破金水军。随即自回海州御敌,攻前撤后,屡建奇功,大本营据功授阁门祗候,差知海州兼山东路忠义军都统。

金人复遣兵十万攻海州。李宝帅军水陆并进,魏胜率众合军大破金兵,斩首不可计,堰水为之不流,余悉奔溃。胜独率兵追北二十里,至新桥,又破之,尽获其鞍马器甲。李宝亦率军驻海州,为进取计。转自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