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论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4/4页)

7、

“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这是诸葛亮为实观其法家统一革新战线,在草庐中制订的战略方针。实践证明,能否坚持它,关系到蜀汉的胜利与发展。赤壁大战,孙刘败曹,使刘备趁胜“跨有荆、益”,能与曹、孙鼎立,是这一方针的胜利。蜀、吴联合抗曹虽是趋势的必然,但也存在着利害的冲突,集中表现在荆州之争上。蜀汉有荆州,可屏卫益州,直下江东,北向宛、洛。孙吴得荆州,可控长江中游,窥察蜀汉,直驱宛洛。故刘备取益州,孙权立即索取荆州,几乎酿成孙、刘大战。曹操平定汉中,刘备只得“与孙权连和”,以湘水分界。实践证明,孙刘解盟,必利曹操。然刘备取汉中,关羽轻率北攻曹魏,又不结好孙权,曹孙默契,“孙权袭杀关羽,取荆州”o刘备拒绝诸葛亮劝告执意伐吴,既失荆州,又失战略出路。给蜀汉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可医治的创伤。刘备死后,诸葛亮先结好孙权,与吴形成“犄角之援”,北伐中孙权称帝,他派人致贺,奠定蜀、吴盟好,并派费“频频至吴”,巩固两国联盟,使诸葛亮南征北伐,“无顾江东之忧,河南之友,不得尽西,北之为利,亦已深矣”《绝盟好议》。从上蜀汉在联吴方针上的反复而后果不同,说明了诸葛亮这一战略策略方针的正确性。

“出师一表千载无,这比管乐遗有余”。从诸葛亮法家思想形成之因,后人罩在他身上非法家思想外纱和他的法家思想的伟大实践分析看,他在以法治蜀、治政、治军、治人、治财、治戎、治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伟大实践,做出了较大贡献,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后人做出了光辉典范。对此,历代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都有充分的肯定。今天,在化改革、扩大开放、防腐反贪,大力发展生产力,振兴中华中,无疑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和裨益作用,应以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

王彦俊、天水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副馆长。

左峰、天水市文化出版局副局长、

天水三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