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杂谈篇】 起点浪子书友整理的《大汉》大事记(第3/3页)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6年)2月底:李弘进军元无城,初见刘备三兄弟。后与张燕达成协议,黄巾军逐渐退回太行山。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3月:天子大赦天下,投降黄巾将士幸运地脱罪获释。不久,李弘亦凑齐了五万人,上书天子,要建制补给、询问行军路线。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4月:朝廷以八百里快骑下旨邯郸大营,迁升李弘为讨虏中郎将,持节。迁升鲜于辅为昭武都尉。行军路线和军需补给点同时送达。李弘在中军大帐里宣布西征军建制和各部军官。整个西征军中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卒四万一千人,共五万四千人马。建骑兵一军,步兵五军,共六军。骑兵军下辖五部,步兵军下辖十部,每部两曲,每曲三屯,每屯三个百人队。黑豹义从独建一军两千骑。建斥候营一千斥候骑,兵曹营(即原后卫屯)一千步骑兵,都直接归李弘指挥。骑兵军由恒祭统率,下辖五部。楼麓,射璎彤为别部司马,拳头,鹿欢洋,射虎为军司马,各领一部两千铁骑。步兵军由都尉鲜于辅统率。下辖五军十部。鲜于辅自领一军,鲜于银,玉石,阎柔为别部司马,颜良为军司马,各统领一军。下辖十部,胡子、燕无畏、铁钺、雷子、小懒、文丑、张郃、高览、方飚、樊篱等为军司马或者假军司马。左彦为行军司马。卫政为刺奸兼任禀假掾史。赵云为军司马,与弧鼎弃沉共领黑豹义从。郑信为别部司马领斥候营,郑鸣副之。田重为别部司马领兵曹营,纪惟为兵曹掾史。部队随即开拔。行程3000里。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5月初:距离右扶风郡的郡治槐里城八十里的小槐里,其北面是成国渠,南面是渭水河。李弘将四万步兵驻扎于此。风云铁骑和黑豹义从一万两千骑全部驻扎在距离大营十里的地方待命。太尉张温带着二万大军在距离风云铁骑十里处扎下大营。叛军李文侯等亦率军赶至,大战一触即发。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5月中:灵河大战。北宫伯玉、李文侯兵败而逃。李弘遣颜良率风云铁骑一路追杀。北宫伯玉重伤被俘,李文侯被围于杜阳城。后,李文侯在北宫伯玉劝说下,开城投降。至此,北宫伯玉的五万人马已经全军覆没。李弘率领全军赶赴凉州汉阳郡。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6月初:桔苑大战周慎、徐荣领军与韩遂在桔苑爆发大战。后,李弘及时率军赶至,韩遂大败。至此,西凉叛军十几万人,两战解决。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6月中:凉州刺史府程球带着马腾的一千铁骑,闯进了郑信大营,以搜查赃物为由,扣押了左司马左彦,封存了所有的钱粮。李弘大怒,欲领兵杀向陇县,未行。后赵云带着黑豹义从,偷袭陇县子秀山大营,救回行军司马左彦,掳走程球,并将将凉州府库洗劫一空。引发李弘西凉血腥肃贪。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6月底:李弘令军司马颜良领军进驻长安,杀前任凉州刺史左昌全家一百二十三口。后赵云兵围阉人据点青坞,杀一千一百多人。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7月初:西凉反贪共抓获官吏104人,李弘腰斩37其中人,并由官吏延伸到了世家望族。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7月中:李弘领兵八千,攻占前凉州刺史孟佗的坞堡,抓获孟佗全家。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7月底:李弘前后连续两次遇袭。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8月:李弘接圣旨,领黑豹义从及四千风云铁骑赶赴金城,招抚残余叛军。在允吾城面见韩遂、边章后,再次遇袭。韩、边受招。后庞德受边章之托,陪同张颌至略阳,得西凉官吏贪污证据。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9月:李弘起一万骑兵,在关中抓捕327人。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10月初:韩、边再反,兵过黄河攻打陇西。后马腾、武都亦反,杀凉州刺史耿鄙。陇西全境丢失。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10月中:韩遂、北宫伯玉、李文侯、王国、武都、马腾、六月惊雷、狂风沙等会师,计十三万五千大军,以北宫伯玉为帅。后叛军兵围汉阳郡翼城。翼城太守傅燮率华雄、皇甫铮死守。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10月底:翼城大战。韩遂三万攻西门;六月惊雷三万攻东门;北宫伯玉四万与王国两万以及武都一万五,共万五攻打南门。边章被李文侯、北宫伯玉毒杀,后两人被韩遂所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