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杂谈篇】 起点浪子书友整理的《大汉》大事记(第2/3页)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9月:秋收将临之际,黄巾叛军突然爆发。冀州博陵张牛角再举黄巾大旗。中山黄龙,张白骑,常山褚飞燕,孙亲,王当,赵国杨凤,左校等数十股黄巾势力随即围聚在张牛角旗下,聚集五六十万人,横扫大半个冀州。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9月中:天子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西上长安,率军剿灭叛军。同时迁升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统归张温节制。朝廷迁钜鹿太守郭典为冀州牧,统领冀州军政,剿杀中山,常山,赵国,钜鹿一带的黄巾余孽。复迁刘虞为甘陵国(即后来的清河郡)相,率部扑灭东武一带的黄巾军。同月,天子升李弘为行厉锋校尉。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9月底:黄巾军大帅张牛角突然发动了对幽州的进攻。幽州第一大郡涿郡首当其冲,北新城被攻陷。同月,李弘回军徐无城。

==================

《大汉帝国风云录》编年史(大事记)(二):

本次编年史汇编至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五章风云突变第五节

因到了VIP,所以不能过多透露(虽然盗版已经很多了),谢谢大家,请大家继续关心、关注猛子的大汉!

====================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0月初:涿郡有城,现在已失其三。北新城,故安城,范阳城均被黄巾占据。黄巾军主力正在渡过巨马水,一路杀向涿郡治所涿城。李弘率军与中山国相张纯、刺史府功曹从事鲜于辅会师圣水河。颜良投入麾下。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0月中:距离方城六十里的督亢亭,李弘以一万骑军全歼黄巾军左校部三万,左校阵亡。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0月中:涿城大战,黄巾军建西、北两大营,共15万,后张牛角斩杀黄龙,令张白骑守北大营。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0月底:李弘突然出现在涿城,并乘夜偷袭黄巾军北大营,破之。至此,15万黄巾以去9万。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1月初:冀州战事再起。冀州牧郭典率军攻打栾城,九门,威胁真定;钜鹿太守冯翊率军攻打赵国的襄国县,直逼邯郸。黄巾军杨凤,白绕,王当,五鹿率军迎敌,双方战斗异常激烈。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1月中:李弘与张牛角大战于巨马水和涿城中间的九里亭,首战全歼黄巾军张白骑部二万人,张白骑仅带十余人逃脱。黄巾军褚飞燕部突然出现在九里亭,与张牛角会师后,黄巾军后撤至定兴渡口,后撤至范阳。至此,15万黄巾只剩三万。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1月底:九里亭大战后,阎柔和鲜于银投入李弘麾下。李弘重建三部,为左中右。左部鲜于银为军司马,中部阎柔为军司马,右部由军候玉石暂时领军。每部三千人,辖三曲,每曲一千人,辖三屯。这样整个部队就有九曲十八个正副军候,加上田重,郑信,颜良就是二十个军候级军官,三十多个屯长。鲜于银的左部由铁钺,小懒,雷子的三曲组成。阎柔的中部由胡子,拳头,燕无畏的三曲组成。玉石的右部由恒祭,射璎彤,鹿欢洋的三曲组成。射虎统领黑豹义从。颜良统领亲卫队。田重领后卫屯。郑信领斥候屯。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2月初:李弘攻占北新城,守城黄巾军将领张奉带十余骑逃脱。同时,偷袭樊兴亭得手,黄巾几乎成瓮中之鳖。常山郡府督贼曹郦寒、兵卫什长赵云投入麾下。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2月初:黄巾张牛角和褚飞燕部安全回到了中山国的郡治奴卢城。李弘兵围范阳,张白骑,孙亲,左彦,方飚等率三万黄巾守城。李弘遣黄庭劝降,黄巾军投降。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2月中:冀州牧郭典多次致书李弘,要求其立即出兵中山国。在收编范阳黄巾后,李弘率军赶赴中山,途中遇押运粮草的河间国高阳城县尉张郃。首战攻克蠡吾城。黄巾军放弃了博陵,又放弃了蠡吾。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2月中:冀州牧府兵卫屯屯长投入李弘麾下。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2月底:李弘帅风云铁骑军的四部人马,一万三千人进攻奴卢城。守城五千黄巾,军司马卫政投降,两千多名黄巾军士兵被俘虏,其余趁乱逃跑。李弘派遣卫政劝降安熹城守将樊篱,后者率军两千投降。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6年)正月初:冀州牧郭典被围孤鸿岭,不敌而亡。此役,汉军被杀3万5,黄巾损失7万余人,审配生余。李弘升为厉锋校尉,且文丑、高览投入麾下。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6年)正月中:黄巾军张牛角等领二十万大军分成四部,褚飞燕、王当、杨凤、白饶、五鹿等分领一部,围瘿陶城。黑翎王难楼的小儿子楼麓领胡骑一万余支援李弘,后李弘率军一万五千余赶往瘿陶,在距离瘿陶城三十里的双井屯平原上扎营,伺机而动。瘿陶保卫战拉开大幕。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6年)正月底:两军激战瘿陶城的东门外战场,侥幸而胜。此役,燕赵部曲以三千人正面阻击黄巾军的褚飞燕前军一万人,结果三千人基本上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一百多人,郦寒和伏强两位军候阵亡。鲜于银部阻击褚飞燕的左翼敌人,以三千骑兵对阵二万步兵,结果损失过半,一千六百多名士兵阵亡。李弘亲自率领玉石部,阎柔部,黑豹义从共九千多人和黄巾军杨凤部万人交战,初期重创了敌军的阻击部队,但随后褚飞燕部的右翼二万人马支援上来,战局就陷入了胶着状态,铁骑损失较大,有将近两千名士兵阵亡。综合损失,风云铁骑阵亡两位军候,十位屯长,六千六百名战士,伤一千多人。部队现在能够上马打仗的只剩下千人,折损过半。黄巾军折损7万余,张牛角阵亡。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6年)2月初:李弘在获得钜鹿郡长史陈隶、郡府功曹史沮授等的粮草支援后,奔袭邯郸,一站而克。同时,甘陵相刘虞、议郎傅燮领三千军进驻瘿陶城,朝廷升李弘为征虏校尉。杨凤因不满黄巾新帅张燕(褚飞燕)得举措,和李弘达成了协议。黄巾军全部撤出赵国的易阳,襄国,中丘,柏人四城,迅速进入太行山的南麓黑山山区藏匿。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6年)2月中:尚书令刘虞和议郎傅燮至邯郸,又升李弘为行平虏中郎将。不久,小黄门左丰兼御使,宣圣旨,要求李弘在四月之前完成清剿黄巾军张燕部的任务,同时还要在幽州,冀州两地征调五万部队,在四月之前开赴西凉战场,征伐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的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