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穿山甲不出手,还以为是王八(第4/4页)

华歆说这话时表情坚定,很有为国除奸的意思。大将军曹真却向他翻一翻白眼,觉得司徒王朗整天就知道喊口号,具体的事情还得下面的弟兄们去落实。特别是他曹真,弄不好就要出去跟司马懿真刀真枪地干了。

曹真当然不愿意做这样的炮灰。这世界,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敌多一堵墙,曹真不愿意四处树敌,特别是与司马懿为敌。

便从另外一个角度启发曹睿说,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司马懿是我们的敌人吗?错!他是我们可信赖的朋友。司马懿如果是我们的敌人,只能说明文皇帝(曹丕)看错人了。文皇帝临终托孤时曾对我们说,司马仲达(司马懿)无异志也。难道文皇帝真的看错人了吗?!

鸦雀无声。

在场之人谁都不敢指认曹丕看错人了,包括曹睿。只有华歆在心里对曹真大为鄙夷——这个老滑头,抬出死人压活人,一点都不懂得与时俱进。唉,国家无望了,魏国完了……

好在曹睿在此时指出了一个问题:司马懿不想造反的话,为什么会贴出这样的告示呢?

曹真推测了一种可能性:蜀、吴奸细行反间之计,使我君臣自乱,彼却乘虚而击,未可知也。

意思是这很可能是蜀、吴两国搞的反间计,目的是乱我君臣,以达到他们乘虚而击的目的。

这样的可能性当然是有的,但也可能没有。

因为只是可能性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可必然性只有一条。在未经铁的事实论证前,所有的可能性一文不值。

所以大家都不说话,所谓不置可否。

曹真急了,他又从另外一个方向提出推测,说,如今司马懿造反之事不知真假,在此情况下匆匆忙忙出兵镇压,很有可能适得其反,逼得本不想反的司马懿铤而走险,选择反叛啊……

这话听着还真有几分道理。

但仅仅是几分而已,因为曹睿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司马懿真的造反了怎么办?

所以出兵镇压不好,不出兵镇压也不好。人世间的事从来是模棱两可,就看你怎么判断。曹真这才知道,原来提建议是个风险极高的活。它需要面面俱到,需要别出心裁,需要由此及彼,需要自圆其说。

最重要的是要自己肯定自己的同时还能自己否定自己。

哪怕提建议者仅仅是为了推卸责任,他也要让这个建议貌似客观公正,经得起方方面面的考证和挑剔。

真是累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