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穿山甲不出手,还以为是王八(第3/4页)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向费祎提出了“三不易”说:一是设置官吏就要留兵,保持武装力量。可如此不毛之地,兵粮无法筹措,怎么留得住兵,此为一不易;二是设置官吏不留兵的话,则蛮人在历次与蜀人的战斗中死伤累累,必定怀有宿仇,矛盾一旦激化,则成祸患,这是二不易;三是蛮人既与蜀人有宿仇,设置官吏也好,留兵也好,只能加重他们的疑心,效果将适得其反。所以要真正治理好这片蛮荒之地,只能是无为而治。

费祎恍然大悟,第一次对“无为而治”四个字产生了新鲜的理解。

的确,对待仇恨,不能以仇恨的方式去化解。无为而治表面上是不治,实际上却是最大的治理。因为它表现出来的是对人心的尊重和宽容。

诸葛亮长袖善舞、举重若轻,将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单化和人性化了。这是功力,也是修养。

体现了大国气度。

虽然当时的蜀国还称不上大国,但毫无疑问,诸葛亮具备了大国丞相的气度。

这让孟获以及当地的人们都感恩戴德,他们纷纷为诸葛亮立生祠,并称呼他为慈父。一种新型的治理关系就此确立。诸葛亮班师回国,孟获则率领大小洞主、酋长以及诸部落十八相送,很有依依不舍的意思。

南方就此平定,蜀国的战略格局开始转向北方,转向那个最致命的敌人——魏国。

提建议是个风险活

魏国的曹丕却等不及了。

虽然他很想跟诸葛亮较量一下,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老天爷不答应。

没有人知道老天爷为什么不答应,只知道老天爷在曹丕四十岁的时候就匆匆带走了他,不给他和诸葛亮在人间继续交锋的机会。

也许,这是对曹丕的一种保护。也许是这样,谁知道呢?反正老天爷在不高兴的时候会使小性子,令世人痛苦莫名或惆怅莫名。

所以悬念落在了曹睿身上。曹睿是曹丕的儿子,在曹丕壮志未酬身先死之后,他坐上了魏国的龙椅,直面当时已一分为三的中国。

就像一个大蛋糕一分为三一样,虽然魏国占的部分稍微大些,那最多也是三分之一强。现在曹睿初登大宝,很有将全中国的蛋糕都归拢到自己手里的意思,便开始封官拜将,集纳全国的人才为己所用,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司马懿不仅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还提督雍州、凉州等处兵马,颇有剑指蜀国之意。

诸葛亮有些怕怕。

不是怕曹睿当了魏国的皇帝,而是怕司马懿掌管了雍、凉二州的兵马。

因为司马懿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所谓深谋远虑,是可以成大事者。现如今,他直接与蜀国交锋的话,诸葛亮没有十足的胜算。再者说了,司马懿不是孟获,可以收服他的心,司马懿的心,早已是坚如磐石,为了魏国的利益,那是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

诸葛亮踌躇复踌躇,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马谡却认为问题不大。

不错,司马懿是人才,大人才,但这个世界上,人才是不是能够才尽其用,还得看伯乐乐不乐意。

的确,司马懿的心是坚如磐石,但曹睿的心也坚如磐石吗?

未必。

他信任司马懿吗?从现在的情势看,应该没什么问题——雍、凉二州的兵马都让司马懿掌管了,曹睿没理由怀疑他的忠诚。

但是,把理由炮制出来交给曹睿呢?曹睿还心无芥蒂吗?

马谡不相信。

因为马谡一直以为,一个人相信自己都是一件难事,更别说相信他人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理由,让曹睿心生疑忌的理由。马谡向诸葛亮建议,秘密派人去洛阳、邺郡等处,散布流言,指司马懿欲反。同时伪作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遍贴魏国各处,目的是使曹睿心疑,然后杀掉此人。

诸葛亮听了,觉得马谡的建议还是有可操作性的。只是隐隐地,他感觉这条计谋有些阴。诸葛亮以为,计谋分两种,阴谋和阳谋。高明的谋士行阳谋,不高明的谋士或者心地阴暗的谋士行阴谋。随着年纪渐长,诸葛亮对自己的过往有了更多的警醒意识,开始检讨自己的谋士生涯是不是足够光明正大,但是很遗憾,一路检讨过来,他发现自己处处是阴谋的算计,却自以为得计。特别是七擒七纵孟获,机关算尽,与人斗、与天斗,欺人又欺天,自己真的胜了吗?诸葛亮实在是不敢下一个定论。

这一次的情形也是如此。

要搞掉司马懿,必须用计。用计则必使阴谋,这似乎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然对诸葛亮来说,他是极愿意用阳谋搞掉司马懿的,但是绞尽脑汁之后,依然一无所获,这让他惆怅莫名。

一个人的智慧真是天注定,要想超越自己,太难了……

开始得了慈悲症的诸葛亮无奈地按马谡的计谋行事。不过在内心里,他还是有一个期望的,那就是司马懿被调离工作岗位就行了,曹睿最好别妄动杀机。毕竟人才难得,人才难得。

一张告示呈放在曹睿面前。

告示是这样写的:

“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皇孙曹睿,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太祖之遗意。今吾应天顺人,克日兴师,以慰万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归命新君。如不顺者,当灭九族!先此告闻,想宜知悉。”

告示是从邺城门上揭下来的。据全国各地线报,一夜之间,魏国各大小城门上都贴有同一内容的告示。

不是司马懿疯了,就是这个世界疯了。

曹睿愤愤地做如是想。

但是,司马懿为什么要发疯呢?还把宫廷丑闻拿出来炒作,什么“皇孙曹睿,素无德行”,他是想搞什么花样吗?幸好我没乱来。

太尉华歆则进行了理性思考。他说,司马懿突然发难,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反动暴乱事件,而不是什么发神经。司马懿会发神经吗?他早过了发神经的年龄。这是老谋深算、老奸巨猾啊,他上表乞求守护雍、凉二州,就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当年太祖武皇帝(曹操)是怎么说,他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现在看看,说准了吧,唉……

华歆表态后,王朗马上跟进,说一定要把这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反动暴乱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若不早除,久必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