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传说(第2/3页)

于是鲁肃的建议被执行了。在陆口,一道历史的鸿门宴开始热气腾腾地摆上,只为了等候关羽的大驾光临。而一个成语也呼之欲出——单刀赴会。

不错,关羽要单刀赴会,要为中国的词库贡献一个新词。此时,吕蒙与甘宁各领一军伏于陆口寨外,单等放炮为号,准备厮杀;与此同时,临江亭上埋伏刀斧手五十人,准备在席间趁机杀掉关羽。在历史的陷阱当中,关羽看上去危机重重,命悬一线,似乎已是无路可走。

杀心

关羽其实根本就不想找退路。

因为这个世界的常识是这样的:一个人要想死,那就找退路;要想生,那就找死路,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生死的辩证法。

他单刀赴会了。

一人。

一刀。

一颗心。

一颗傲视一切的心。

临江亭上的鸿门宴坐了两个人。一个是关羽,另一个是忐忑不安的鲁肃。

他们俩喝着酒,闷酒。

好几次,鲁肃都想摔杯为号,却是未遂。

因为他的手被关羽捏住了。

这是意味深长的拿捏,两个人都知道个中的含义,却是不说。

僵持。

尴尬的僵持。

鲁肃需要判断是否鱼死网破,以及鱼死网破之后自己与江东的承受力。关羽却似乎什么都没想,右手提刀,左手捏住鲁肃手,像极了一尊雕塑。

吕蒙、甘宁冲了过来。

他们的后面是本部军马,以及五十名刀斧手。

只是他们无所作为。所谓投鼠忌器,已然成为关羽人质的鲁肃是他们绕不过去的障碍。

只得放手。

关羽也放手了。

他挥一挥衣袖,与鲁肃潇洒作别。一叶扁舟说时迟那时快已乘风远去。鲁肃立于江边,看得如痴似呆,不知今夕何夕。

这是两个人的较量,也是这个时代的暗战。关羽胜了。

胜在他的气质上。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成败与身外之物无关,只与他的精神气质有关。鲁肃身后虽有雄兵,却还是少了一样东西——杀心。

要鲁肃杀一个人,他需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像关羽手起刀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

所以说到底,这是人与人的区别。

男人与男人的区别。

做男人,还是简单一点好,拖泥带水成不了事。

铤而走险是上上之选

曹操很生气。

因为荀攸不懂事。

中书令荀攸其实是很懂事的。作为这个世上一等一的谋士,荀攸对世事的洞察不可谓不深刻。

只是这一回,深刻害了他——荀攸反对曹操做“魏王”。

事实上曹操自己也没想过要做“魏王”。但是侍中王粲、杜袭、卫凯、和洽四人却觉得曹操不做“魏王”天理不容。他们联名上书,非要把曹操往“魏王”的宝座上推不可。

曹操怦然心动。虽然他此时官至魏公,荣加九锡,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魏公与魏王还是有区别的。本质的区别。

曹操想尝尝做王的滋味。

荀攸却劝他别尝。

荀攸以为,世上人最大的问题是得陇望蜀。却不知陇和蜀并没有什么不同。别迷恋王位,王位只是个传说。你得到的是王位吗?错,你得到的只是寂寞。荀攸对曹操循循善诱。

但是很快,荀攸就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曹操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汝欲效荀彧耶!”意思是你要做不知趣的荀彧,自找死路吗?

荀攸这才知道曹操对王位的迷恋已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不错,曹操可能得到的不是王位,而是寂寞。但是寂寞不好吗?这是王者的寂寞。王者的寂寞是高贵的寂寞,也是有品质的寂寞。曹操现在需要的,可能就是那种寂寞感觉。

荀攸顿悟。

顿悟之后他便死了。这是忧愤之死,也是理想幻灭之死。对于荀攸来说,追随一个人就是追随理想。他当然希望自己追随的这个人是道德完人,不仅有坚强的意志,还要有高尚的情操,懂进退,知深浅……很遗憾,曹操没能做到这一切。

所以荀攸忧愤而死,死时年仅五十八岁。荀攸的离开就像荀彧的离开一样,带着决绝、非暴力不合作的意思,这让曹操也顿生伤感——荀攸和荀彧是什么人,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大谋士啊。现在他们纷纷离开了自己,让他的事业顿生危机,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曹操终于做出了两个决定:一、厚葬荀攸;二、罢“魏王”事。一时间很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

但是汉献帝心慌了。因为他不相信,世上有不吃腥的猫。

特别是在毫无危险、水到渠成的情况下。

他想不明白曹操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罢“魏王”事。一个人的去世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改变曹操的人生观、价值观吗?献帝死都不信。

他只相信,这个男人在等待。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然后出手。

献帝不知道这样的时机什么时候会到来,就像人生的起承转合,如果没有确定时刻表的话,毫无疑问那是一种折磨。

折磨是人世间的必修课。献帝的悲凉则在于,他的折磨不知何时可以结束。这是他人生的特殊苦难。献帝贵为天子,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承受。那个曹操每天都带剑入宫,脚步“杠杠”的,震得皇宫战栗不已。献帝见曹操,也是战栗不已。

这一天,曹操又带剑入宫了,表情特别严峻。

献帝的眼睛闭上了,他希望折磨在这一天结束。

但是,没有。

曹操没有杀他,而是向他请示一个问题:“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不尊朝廷,当如之何?”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在献帝听来,却是权力问题——这个国家,谁说了算?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他能拿他们怎么样?兵权尽在曹操手中,当然是曹操说了算了。所以献帝如此回答:“尽在魏公裁处。”

曹操伤感了。

也寂寞了。

这是伤感的寂寞,也是寂寞的伤感。因为他已经明确表示不做魏王了,献帝却仍以为他有狼子野心,这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想不通,为什么这世上人人心怀叵测,人人以为他人是地狱,而自己是受难者呢?为什么就不能让世界充满爱?曹操一时间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献帝没有悲天悯人,而是继续战战兢兢。他甚至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意思是曹哥,你要是肯辅佐我,那我真是幸福死了,要是不愿意的话也没关系,我的位置你来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