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战争的考验(第4/4页)

这有点儿言过其实。德国在战前还不是食品进口国,不过德国战争前夕从农民中征募众多劳力,导致国家农业产量减少。到1918年末,德国经济已现疲态,濒临崩溃,粮食市场混乱,海军也开始暴动。11月,国家首脑潜逃,德国要求停战,于是英国政府派遣海军上将罗斯林·威姆斯(RosslynWemyss)前往贡比涅森林(ForestofCompiegne)协商相关停战协议。威姆斯上将主要担心德国舰队的投降和安顿问题,他借鉴了法国将军福熙(Foch)的做法,对战败方实行野蛮的限制性措施。根据停战协议,公海舰队中最重要的船舰将被强制没收,并在第一时间被送往福斯湾。舰船都停在那儿,贝蒂上将在对士兵们的演讲中说:“现在它们将会被带走,交由斯卡帕的大舰队监管,在那里它们可以和我们一样(笑声),享受在斯卡帕的美好时光(笑声)。”接着贝蒂上将发出一个信号,标志海战真正结束。“周四,也就是今天,日落时德国军旗要降下来,未经允许绝不可以挂起来。”55但是6个月后,德军的精干部队摧毁了德军在斯卡帕湾的船舰,战舰残骸如今在斯卡帕湾还依稀可见,战争胜负似乎并不分明。

海军航空

大约到1910年的时候,飞机在海上侦察、轰炸和鱼雷袭击等方面显然颇具用处,如果能从船上发射飞行器,将会大大增加飞机射程。1910年,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Ely)是第一位把联邦星舰“伯明翰”号(Birmingham)船首作为飞行器发射平台的人。1912年,他又成为第一位在梅德韦河口启动皇家海军舰艇“皇家爱尔兰”号(Hibernia)的人。巡洋舰“赫尔墨斯”号(Hermes)配备了飞机,这让它在1913年的海军演习中小有成就。另外一艘巡洋舰将配备浮舟的水上飞机发射入水中,若1914年战争爆发,几艘高速商船便会被改造成这样的战舰。1914年,英军在库克斯港(Cuxhaven)对德军飞艇发射了一个飞行器作为试探,袭击的效果虽然不佳,但这次行动也算一个创举,由于水上飞机很难在平静海面以外的地方有良好表现,再加上他们所配备的浮舟,结果自然大打折扣。

鱼雷袭击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这集中于地中海战场;炸弹普遍体积太小,其火力所造成的伤害自然也不大;而航空侦察机如果没有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导航,也无法发挥作用;尽管皇家海军舰艇“恩加丹”号(Engadine)发射了一架水上飞机,但航空侦察机在日德兰海战中也是一无是处。

对于防空战斗机来说,主力舰和巡洋舰都配备了几架单座或双座飞机,它们可以以炮塔为平台,迎风起飞。最大的问题在于飞机如何返航。由于北海战场海域狭小,飞机只能在岸边找到停机地点。如果没找到的话,可以在靠近舰队的地方做水上迫降,这样就可以接到飞行员。即使是以1916年那样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飞机标准来说,这种行动的操作费用也很昂贵。同年,偏心轴巡洋舰“暴怒”号经过改造后,在船体上部安装了一个降落平台。1917年,分舰队指挥邓宁驾驶着他那架“索普维斯海豹”式双翼飞机,借由人力抓住机翼上的降落把手,成功降落。但是在第二次试飞中,邓宁不幸遇难。事后,人们在“愤怒”号的后甲板上安装了降落平台,但是由于受强烈气流影响,飞机根本难以起飞。

唯一实际的解决办法就是安装一个完全平坦的甲板。皇家海军舰艇“阿格斯”号(Argus)就有这样的甲板,它由一艘邮轮改造而成,到1918年才完全改造好。“阿格斯”号在福斯湾进行各种尝试,有希望发射一枚强威力鱼雷来对抗海港的公海舰队。航空母舰其实早已存在,只是“一战”结束之后,才开始形成这种概念,并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发挥统领作用。

在飞艇的发展方面,英国远远落后于德国。但是皇家海军航空队建造了几艘不同类别的非刚性和半刚性飞艇(或者软式小型飞船),通常用于北海地区的巡逻。这些飞艇包括“航海童子军”(SeaScout)、“滨海”(Coastal)、“碳星”(CStar)和北海级飞艇。它们在对抗敌军潜艇战中都有一定战绩。

虽然没有人带着举国欢庆的心情大声宣扬英军战况,但是海军在战争中的表现确实令人大失所望。这次海战中,没有另一个纳尔逊上将横空出世,有的只是谨小慎微的杰利科上将和草率马虎的贝蒂上将;这次海战不像特拉法尔加海战那般激烈果决,倒是频频陷入日德兰海战那样的僵局。战前在海军建设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是在具体结果中却收获甚少。战争证明海军将领们刻板僵硬、缺乏想象力。在其他两个前线阵地,海军也都表现平平。在达达尼尔海峡,海军两次都是因为指挥失误而未能获胜。在潜艇战中,海军迫于外界压力,再加上广泛使用经过改造的商船和非专业海员,最后终于取得了唯一一次胜利。此外,这也是自马尔堡时代以来的第一次欧洲战争。在马尔堡时代,陆军是英军主力。虽然海军大多数时候都停泊在斯卡帕湾,但是成千上万的海员都是在索姆河(Somme)、伊普尔(Ypres)等其他战场中丧命。不管这是不是军队实力不济的原因导致的,这时都不是那么重要,陆军司令官菲尔德·马歇尔·海格(FieldMarshalHaig)仍被当作一名英雄。虽然英国海军没有遭遇重大失败,它对德军实行封锁,对盟军取得巨大胜利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英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22年,英国政府同意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和美国海军主力舰总吨位所占比例相同。这对许多英国海军将领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意味着他们没有其他技能,将沦为冗余人员。不平之怨骤起,他们自认为工作未尝出现失误,当然没有理由承担恶果。德军虽然战败了,却没有损失一艘主舰;没有犯下任何明显可起诉的罪行,却要接受《凡尔赛条约》(TreatyofVersailles)的惩罚,这就为下一次大战埋下了种子。“一战”之后,皇家海军也并不满足,它将会在下一次冲突中争取获得更多荣耀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