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战争的考验(第2/4页)

北海僵局与法国和比利时的西线状况相呼应。在西线,数百万海军隔着数百英里长的战壕面面相觑,每一点儿推进都要付出巨大代价。不过丘吉尔还是颇具军事头脑,制订出了新的计划。俄罗斯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是装备简陋;土耳其是德国盟友中实力最弱的软肋。如果军事装备能够运入黑海地区,俄罗斯军队就可以武装起来。但是要抵达黑海地区,首先必须强行穿过达达尼尔海峡。

那时,丘吉尔在地中海地区的行动捷报频传。战争爆发时,他已经接管正在建造中的大型战船“苏丹奥斯曼I号”(SultanOsmanI),此船为了泰恩河(Tyne)的土耳其人而建,后来丘吉尔将其重新命名为“阿金库尔”号(Agincourt),土耳其人认为这是一种羞辱。此时德国巡洋战舰“戈本”号(Goeben)和巡洋舰“布雷斯劳”号(Breslau)已经避开盟军巡逻军舰,抵至达达尼尔海峡。对立场摇摆不定的土耳其来说,德国送来这些舰船坚定了它向协约国宣战的决心。丘吉尔想把土耳其从战争中淘汰出局,或许夹杂着个人因素。

一直以来英国海军条例都有规定,舰船不能直接占用陆地堡垒,除非它们在数量、技术和士气上有绝对优势。过去对阿尔及尔和亚历山大港的攻击进展相当顺利,因此英军有可能认为,出于文化上的相似性,土耳其会轻易屈服。更何况,现代战舰配备巨型火炮和重型盔甲,已经完全不同于旧式的木制军舰。但是1915年3月,一支大型盟军舰队在进入海峡攻克土耳其战垒的行动中,刚取得一些胜利,就很快受到地雷的重挫。“不屈”号(Inflexible)战舰受损,3艘前无畏战舰被击沉,至此英军才彻底放弃了进入海峡的计划。

英军决定在加利波利半岛(GallipoliPeninsula)发动海陆两军作战,士兵大多来源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澳新军团(ANZAC)。以这样的规模在海岸登陆,英军并没有经验。前无畏战舰“女王”号(Queen)上的一名射击手乔治·布特福特(GeorgeButoft)看到军队着陆时心中满是恐惧,

大约3点钟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列队成形。我们害怕月光过亮,把一切都照得非常清楚。战士对于登陆后的状况一无所知,他们不了解那里的地势。我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前方沟壑,不过除此以外也别无所获。他们一直走到最高处时,还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一丁点儿也没有!现场很混乱。但是土耳其人始终都没有开火。通过射击瞄准镜,什么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这让人心生畏惧,我之前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当光亮出现时,眼前呈现的只是一场屠杀。任何澳新军团士兵回国后对此役都会三缄其口。海滩有50码宽,毫无遮挡。排在前面的战友倒下了,他们便就势卧倒,等待形势出现缓和,此时战友是他们唯一的遮挡物。数百名战士小腿后部受伤,他们的脚暴露明显。49

军队被困6个月后,伤亡惨重,不得不撤离回国。丘吉尔被免除海军大臣的职务,他的政治生涯似乎将要提前结束。

1916年5月31日半夜左右,两岸的船舰离开了北海港口,位于斯卡帕湾和因弗戈登(Invergordon)的大舰队,位于福斯由贝蒂上将统领的战列巡洋舰,位于威廉港由希尔上将(AdmiralScheer)统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也都陆续离港。德军希望诱捕一支英军舰队,英军通过无线电情报获悉德军舰队起航。杰利科上将的舰队有24艘无畏战舰,其中附带3艘战舰;贝蒂上将有4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别的战舰,这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战舰,除此之外还有之前战斗留存下来的6艘战舰。第二天下午很早的时候,一艘来自中立国丹麦的商船在返程时,被北海两岸的巡洋舰发现。分驻两岸的英、德舰队均派遣船舰出航调查,在中途遇到对方才发现威胁,随即各自归队。很快就有重型炮弹从两岸射出,无辜的“海峡”号(N.J.Fjord)商船陷于炮火之中。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海战爆发了。

这两支战列巡洋舰力量迅速开始行动起来。弗朗茨·冯·希佩尔(FranzvonHipper)海军上将指挥德国舰队,试图引诱贝蒂上将向南行驶撞上德军战舰。尽管由于信号错误、处境被动,贝蒂将军还是胸有成竹前往迎战,4艘巨大的“伊丽莎白”号战舰最初并未随行。德军比贝蒂上将缺乏训练的舰队更快一步确定海战范围。就在4点钟之后,炮弹穿破了“不倦”号(Indefatigable)战列巡洋舰上的轻型甲板,随后便发生了震人心魄的海船爆炸。20分钟之后,“玛丽女王”号也遭此厄运。厄尼·查特菲尔德(ErnleChatfield)是贝蒂上将的旗舰舰长:

我当时就站在戴维·贝蒂上将身边,我们刚好转身,都看见了这惨不忍睹的一幕。我有朋友在“玛丽女王”号上,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我们在“雄狮”号(Lion)上,那该有多幸运。

贝蒂上将转身对我说:“今天我们的舰队似乎出了点儿状况。”这句话既不需要评论也不需要回答。50

随着德国舰队主力顶着蒙蒙薄雾出现,贝蒂上将不得不驶向杰利科上将的舰队,更糟糕的事情也即将发生。距离北部还有数英里的大舰队主力,仍然组成6个纵队,每队4艘船,形成巡航队形。此时,杰利科上将不得不做出判断,战斗中应该对哪一方进行战略部署。尽管侦察巡洋舰传来的消息很不可靠,但是杰利科上将仍可以据此来挑选北部地区的港口。这里的港口可以让他穿过敌军的T形舰队,部署大面积的舷侧火药以对抗敌军先锋主力;不过这也只能是微弱的反击,最终还是会被粉碎。但是这次德军很是震惊,因为他们没能成功重创贝蒂上将的战列巡洋舰,反而让自己被困于陷阱之中。整个舰队必须进行180度大转弯,所有船舰同时转向并释放烟雾。这种操作英军从来没有尝试过。杰利科上将穷追不舍,但是英军的厄运并未结束。就在傍晚6点半之后,杰利科上将麾下的战列巡洋舰“无敌”号(Invincible)在遭遇“德弗林格”号(Derfflinger)和“吕佐夫”号(Lutzow)的炮火袭击之后发生爆炸。当时皇家海军陆战队的乐手格林(A.C.Green)就在“赫拉克勒斯”号(Hercules)战舰上。

上页为贝蒂上将的日德兰海战部署图。他的巡洋舰队从左边进入战场,在被德国舰队追逐北转之前一直是向南前进的,随后加入杰利科的大舰队,我们可以看到舰队由5个纵队合并为1个。(康威)

“赫拉克勒斯”号随着舰队经过时,我看见“无敌”号被炸成两半,沉在水里,很多年轻人在上层甲板上呼喊喝彩,这时从桥上传来船长的喊声:“不要再幸灾乐祸了,那是我们的船!”之前从未想过德国人竟然会击沉英舰——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