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个注定失败的计划

在前面四章,我已经向各位介绍了同一个故事在《史记》中的不同记载。接下来,我们试着用《史记•刺客列传》和《燕丹子》《三秦记》来比较,看看所谓的历史,到底是怎么写成的。

《史记•刺客列传》是这么开始的: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刺秦王

故事的一开始,太史公从荆轲的家世说起。这个视角就和《燕丹子》从“燕丹子质于秦”开始不同。因为《燕丹子》的主角是燕太子丹,而《史记•刺客列传》这一部分的主角是荆轲。所以《燕丹子》中记载了不少关于燕太子丹的故事,是《刺客列传》中看不到的;而《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不少关于荆轲的故事,是《燕丹子》中看不到的。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原本是齐国人,后来迁徙到卫国,卫国人叫他庆卿。他到燕国,燕国人叫他荆卿。庆姓原是齐国大姓,例如春秋时有庆封,荆和庆音相近,荆轲可能是庆氏的后裔。而“卿”乃是尊称,从大家都称呼他为“卿”而不名的情况来看,可以知道荆轲后来是多么受人尊重。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荀子》中曾说:“齐人隆技击”,齐国在当时有喜好武技的风气;此外齐国文化鼎盛,有战国第一学府稷下学宫。因此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可能和祖上是齐国人有关。

前面说过“学而有术”,荆轲曾经想凭借自己所学到的本领说服卫国的国君,可惜他不是李斯,卫元君也不是秦王,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用”。这也正可以印证,李斯所说的“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是很有远见的。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在家乡出仕不顺利,荆轲只好周游列国找寻机会,这也是战国常见的现象。

荆轲曾经周游到榆次(位于今山西省中部)这个地方,与当地有名的剑客盖聂论剑,盖聂怒目直瞪着他,各位猜猜荆轲的反应是什么?

怒目反瞪回去?不对!

神定气闲,不动如山?不对!

奋起拔剑,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对!

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荆轲竟然逃走了!

荆轲竟然逃走了!

荆轲竟然逃走了!

有人对盖聂说,应该再把荆卿叫回来。盖聂说:“过去有名不副实的人和我论剑,我就用眼睛瞪他。你们可以试着去找这个人,他应该已经跑了,不敢留在这里。”于是派遣使者到荆轲寄居的主人那里,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

荆轲又周游到赵国都城邯郸(位于今河北省南部),当时有位名叫鲁句践的人与荆轲玩一种叫六博的游戏(后世所说“赌博”的“博”,就是从这种游戏而来),荆轲用棋子挡住了鲁句践的棋道,鲁句践于是生气大骂,各位猜猜荆轲这次的反应又是什么?

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竟然又逃走了。

荆轲竟然又逃走了。

荆轲竟然又逃走了。

这个“嘿”字,就是默然的默。这次荆轲连句狠话也不敢撂下,一声不吭就转头逃跑了,从此再也没回来过。天哪,这是我们想象中那位勇往直前的荆轲吗?人家一瞪一骂,你就吓跑了?

荆轲当然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因为我们不是他。真正胸怀大志的人物,怎么能为了一时意气而死在这种地方?否则韩信当年何必受胯下之辱?如果荆轲真的怒目而视或拔剑相向,因而与盖聂、鲁句践相斗而死,那也不过就是一介匹夫,死得太不值得,历史也就不会记住荆轲这个人了。

我想此时此刻的盖聂和鲁句践,应该都是志得意满的吧!你看,又一个名不副实的胆小鬼,怎么能与自己相比呢?但是盖聂和鲁句践,你们知道吗?后来正是因为这个你们瞧不起的荆轲,两位的名字才得以传世。当然,你们比另外一个人要幸运得多,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当年那个要韩信钻他胯下的小流氓到底叫什么名字。

历史根本不会去记那些不值得记的人物。沾沾自喜的燕雀,又怎么可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到了燕国后,有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一个是燕国杀狗的屠夫,一个是擅长演奏筑这种乐器的高渐离。荆轲很喜欢饮酒,每天三个人总在闹市一起喝酒,酒喝够了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唱歌,哈哈大笑,觉得非常快乐。他们唱完歌以后就抱头痛哭,就像闹市中没有别人一样。

各位认为这几个人像不像疯子?这几个人当然不是疯子,只是怀才不遇而已。大凡才华出众的人,如果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心中必然十分苦闷。才华越出众,心中就越苦闷,最后只好每天表现狂态,用这种方法来排遣苦闷的心情,在古书里这种情形就叫作“佯狂度日”。

当然,这不代表每个发酒疯的人都是有才华的,一千个喝酒的人中也未必有一个是真有才华的人,但这几个人确实是如此。各位从荆轲跟高渐离后面的故事,就可以知道这两个人都是不凡之人,物以类聚,他们两个既然如此看重燕之狗屠,可以想见这个无名之人恐怕也有不凡之处(两人总不会是为了免费吃狗肉吧)。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荆轲虽然常常与酒友们厮混,但他的为人“沉深好书”,这代表他有内涵;他周游列国,结交的都是各地的“贤豪长者”,这代表他的人脉关系。各位要知道,这些各地的“贤豪长者”,必然阅人无数,你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谁要跟你结交啊?不信你现在就到欧洲各国,去结交一下当地的诺贝尔奖得主或财阀总裁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