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何刺杀秦王?(第4/4页)

这时秦王要求荆轲说:“今天的事,我通通都听你的!但我希望死前再听一次琴声。”荆轲这时大概觉得十拿九稳,于是就答应了。等等,匕首已经捅进胸口,为什么秦王还能说话?对于这一点,《燕丹子》也没有解释,只能说秦王的体质异于常人。

秦王传召乐姬鼓琴,结果在《燕丹子》中秦国的琴声好像摩尔斯电码一样,居然会说话!琴声说什么呢?“罗縠单衣,可掣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什么意思呢?它(她)告诉秦王:“陛下穿的是疏细的丝织单衣,奋力一扯就能拉断袖子。拉断袖子以后,可以越过旁边的八尺屏风,刺客就追不到你。这个时候把佩带的鹿卢宝剑背在背上,就可以拔出来砍人。”琴音居然可以告诉秦王这么多讯息,而且还是具体步骤,我们只能说,古文明实在是太神奇了!

结果荆轲完全听不懂琴音说什么(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于是“王从琴声负剑拔之,于是奋袖超屏风而走”,居然让秦王成功逃跑了!这下该怎么办?

轲拔匕首擿之,决秦王,刃入铜柱,火出。秦王还断轲两手。轲因倚柱而笑,箕踞而骂,曰:“吾坐轻易,为竖子所欺。燕国之不报,我事之不立哉!”

荆轲只好投掷手中的匕首,想要解决秦王,结果没有投中。“刃入铜柱,火出。”各位看这形容有多生动,那个匕首插进了铜做的柱子里面,两个金属的东西互相撞击,连火花都撞出来了。不过生动归生动,从技术层面来说,匕首插进铜柱,这可能吗?

秦王拔剑后,回头就把荆轲的两手给斩断了,荆轲这时靠着柱子大笑,然后伸开两腿坐在地上大骂。在古代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举动,因为先秦古人穿袍子,通常没有裤子,“箕踞”会让两只毛腿露出来。荆轲说:“刚才我没能杀你,就是因为轻易相信了你要听琴声才死,才被你这个竖子所骗。我没法报答燕国,我不能建功立业了!”

这是《燕丹子》的最后一幕,荆轲临死都像个勇士。

除了《燕丹子》之外,汉代还有另外一个野史版本叫《三秦记》,《三秦记》的记载就非常简略,只说:

荆轲入秦,为燕太子报仇。把秦王衣袂曰:“宁为秦地鬼,不为燕地囚。”王美人弹琴作语曰:“三尺虏骭何不掣?四面屏风何不起?”王因掣衣而走,得免。

什么叫“宁为秦地鬼,不为燕地囚”?就是我宁可在秦地被你杀了做鬼,我也不肯活着等秦国来灭亡燕国后做囚奴。然后一样是靠琴声,只是多了弹琴者的名字叫王美人。“三尺虏骭”是指秦王之剑,基本情节和《燕丹子》如出一辙。

试问:如果你是太史公,现在要写有关荆轲的传记,看到野史中有这么多有关荆轲故事的记载,但也有太多荒谬不合理的情节,这一刻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