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五十六章 忠臣(第4/6页)

“你们不仅仅是混帐,还是蠢货!我们作战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清国求和,不是粉碎徐一凡!你要记住,清国是清国,徐一凡是徐一凡!我们的国民承担着清国人四倍的税收,我们背负着六千四百万日元的国债,我们需要清国敞开市场销售我们的产品,我们需要清国替我们偿还国债!我们还需要清国割让朝鲜给我们!

而这一切,打败徐一凡之后,我们能得到么?那个时候,帝国也已经破产了!

你要记住这一点,清国是清国,徐一凡是徐一凡!

我们要在满洲扩张,在停战前占领更多的地盘,可以讨价还价,榨取更多的利益。我们要攻略山东,将北洋水师彻底歼灭,让亚洲再没有可以威胁到我们的海上力量。我们需要海军迫近天津大沽的海岸线,用火炮毁灭他们的海防要塞,将战火烧到清国人的首都门口,让他们丧失一切抵抗的意志……帝国,打不起一场消耗战!而西方列强,也不愿意看到东亚两国进行着一场消耗战,而失去牵制抵抗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力量,他们到时候必然会介入调停当中,让帝国什么也得不到,而我们强国的梦想,就只有这样失去!比起国家的命运来,陆军的地位,哪怕我伊藤博文个人的权位生命,有什么不能失去?

记住,能做出投降求和这个决定的,不是只是带着一支禁卫军的徐一凡,而是在清国宫廷中的慈禧,光绪,还有那些清国的大臣!我们只需要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

这个时候,你们做了那么多的蠢事,还要烦渎陛下的圣聪,陆军到底是何居心?陛下已经从东京发来电报,严词斥责陆军的莽撞无谋,这个时候,难道你们还不反省,还要将帝国拖向深渊么?我真想将你们拖出去,全部斩首在宇品港码头前面,向帝国谢罪!”

伊藤博文的话语如连珠炮一样爆发,脖子上面青筋爆得老高,额头处慢慢浮现出细小的红点,他真是暴怒得连毛细血管都破裂了!

在伊藤博文狂风骤雨一般的怒火下,几个陆军将领呆呆的听着,在听到明治天皇也来电斥责之后,终于颓然坐回了椅子上面,垂首不语。

伊藤博文发泄完毕,拿起那份简报,看也不看的丢在地上:“川上……就算不死,也该自己切腹!大本营已经做出决断!征清第二军,由辽南四下扩张,进逼辽西走廊,我们的前锋,要在二十日内,看到清国的山海关!要击破当面清军的一切抵抗!征清第三军立即编组,在本土舰队的掩护下,做登陆攻击清国北洋水师总基地威海的准备,第三军要在本月之内,陷落威海,扫荡烟台,登州,莱州,给清国沿海繁盛之地,造成巨大的破坏!而联合舰队主力,挺进渤海湾内,炮击天津,炮击大沽,炮击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做威胁北京态势!两军席卷北京清国帝都的两翼,舰队深入轰击天津海口,让清国宫廷内的太后,皇帝,大臣,丧失一切抵抗的勇气!让徐一凡即使能够回师,也无法对大局施加任何影响!”

他语调如铁,脸色铁青。话音落后,已经心胆摇动的大本营所有幕僚,哗的一声整齐的站了起来:“谨遵陛下的意旨,谨遵阁下的命令!”

※※※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在颐和园内的玉澜堂外响起。几个小太监在树上缠起了一串串的万响长鞭,都垂到了地上,小太监们正撅着屁股在那里凑香头呢。

那边树上的才炸完,这边树上的又响了起来,火线到处,就看见鞭炮纷纷落下,然后炸出满天彩纸。玉澜堂外,满满的都是烟雾和火药味道。在那个颐和园出名的三千尺长廊里,站着的都是探头探脑的太监宫女,捂着耳朵看着这边的热闹。不了解情况的太监还扯着公鸭嗓门互相打听。

“这是怎么一出啊?”

“才接到的消息,朝鲜徐一凡徐大人打赢了鬼子,又砍了一个什么大将的脑袋,几千鬼子的耳朵穿起来,要送京师报捷!”

“啊哟皇天,怪不得皇上都出来了呢!听说旅顺丢了,茶馆里面都安静得跟什么似的,说书先生讲永庆升平都无精打采的,坐在那儿眼泪差点掉下来,就连咱们,心里都闷闷的,您说说,旅顺丢了关咱们什么事儿?只是想这么个大清,怎么连东洋小鼻子都欺负上门了?现在可好了!咱们大清,还是有人!太后有福气,皇上也是百灵相助!”

“这么放炸鞭儿,不怕吵着了太后?”

“这些炸鞭儿,都是李大总管送过来的!太后也一准儿高兴!”

“怪不得世三爷他们今儿一早就去了乐寿堂,准是给老佛爷叩喜去了,您说说,小鬼子自己上门找倒霉,能怪谁去?”

“那徐大人,准保要大用了吧?”

“那可不!”

鞭炮的声音,太监宫女们议论的声音夹在一起传了过来。让戴着风帽,穿着明黄面子坎肩儿站在玉澜堂门口的光绪脸上的笑意掩也掩不住。

他还是显得瘦弱,脸上却像是要放出光来一样。原来佝偻的脊背也显得直了一些。抄着手笑吟吟的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在他身后,站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旗装女子,团脸儿显得挺富态,比起宫里的其他妃嫔,最特出的地方就是眉宇间活泼灵动的地方,这女子正是光绪最宠爱的珍妃,今年正月,才从嫔的位置进到妃子。

跟在活得小心翼翼的光绪身边儿,珍妃也是第一次瞧见这么热闹的场面,兴奋得直拍手。照理说这算是失仪,可光绪就喜欢看她活泼的样子。

鞭炮炸了半天,珍妃才双手合十:“观音菩萨,皇上您终于有了笑模样儿了……”

光绪感慨的道:“一吐胸中闷气!朕就想着,朕以精诚感化天下,总要出几个名臣大将吧?这徐一凡争气!咱们大清,还是只遇到小小磨难,一朝奋起,还是盛世!”

“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万万年……”珍妃调皮的吐吐舌头。光绪笑吟吟的看着她:“你这个他他拉氏啊……”

“皇上,接着是不是继续打小鬼子?”

光绪兴奋的一笑,看看左右无人,他在这里说话,鞭炮声中,远处的太监也听不见,才低声道:“为什么不打?有朝鲜胜迹鼓舞,其他重将,还能不卖力?一样的枪炮,一样的人,都是那些重臣大将不卖力,想看朕的笑话儿才打不好!现在朕决定不再心慈手软了!这些家伙,光指望他们激发天良可不成!那李鸿章,朕也要好好敲打一下!”

鞭炮声音太响,珍妃没怎么听清他的话,却又说到了其他话题上面:“这徐一凡,听说是咱们大清的二百五,怎么就这么能打?皇上,这下要好好儿赏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