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五十六章 忠臣(第2/6页)

这些日子,禁卫军第一镇是在完全修整,第二镇负担杂役。还是大清早的,就已经忙得满头大汗了,现在听到自己新上司的口令声音,一个个赶紧挺直了腰,眼睛不敢斜视。

就瞧见几个很年轻的军人从面前走过,两个人落后半步,一个人走在前面半步。落后的两个人,都是军服笔挺整洁,都年轻得出奇,一个脸上总是满不在意的笑容,样子也有点懒洋洋的,另外一个却腰板笔直,面容英挺,嘴角紧紧抿着,眼睛里面寒光闪闪的,扫视着这些站军姿的士兵,也满是挑剔审视的严厉。

走在前面那个军官,也和他们一样年轻,看着这些新加入禁卫军的士兵,笑得温和。战场上面的味道,哪怕盛军官兵都闻惯了,全军上下,到了今天才看见有人戴着口罩,就是前面那个人。

妈呀,是四钦差大臣在身的徐一凡徐大人!这几万虎狼之师的最高统帅!那日徐一凡进入安州,袁世凯袁大人摆队相迎,这些前盛军才看到了这位传说许久的大清二百五钦差。后面两个,不用说就是禁卫军第一镇总统李云纵李大人了,当初李大人还带着第一镇的军官一个个验看他们,雄壮的,守安州的,都挑进了第一镇里面。是属于那种眼神一闪,都让人背后冷汗直下的。还有一个虽然不认识,看和李大人并肩,落后徐大人半步,也可知是了不得的大官儿。

对当小兵的来说,这些都是天上人了。更别说朝鲜几万凶狠的鬼子都给这徐大人打得干干净净。这些前盛军士兵站在那里大气儿都不敢喘,只觉得腿肚子直转筋。

徐一凡今天一早,就去李云纵和楚万里的帐篷,将他们喊了出来。李云纵穿得整整齐齐,正在做柔软体操。楚万里还在被窝里面高卧,帐篷里面,地图丢得到处都是,英国的水兵牌香烟的烟头,堆得象小山一样,进帐篷的徐一凡,差点给熏了一个跟头。

徐一凡带伤他们,爬上城头,开始绕着城墙遛弯儿。李云纵和楚万里心里也有数,大人也该做出决断了吧!现在也许就是给他们这亲信二将吹吹风?

看见这些新兵这么早就出来做杂役,徐一凡站定了,拍拍身边一个士兵的肩膀:“哪里人?”

那士兵脸上的汗跟下雨一样朝下滴,喉头滚动,半天说不出话儿来。还是身边的南洋出身的军官上前一步:“回大人的话,是安徽人,盛军过来的,安州一战,他一个人就丢了几十颗炮弹下去,弹片崩伤七八处,还不下城包扎,是好兵!”

徐一凡回头朝李云纵一笑:“怎么没给你挑进第一镇?”

李云纵淡淡一笑,挑兵补充,不过走马观花。第二镇自己还想留点精锐呢,这个也是自然,徐一凡不过随口一问,没什么好解释的。那兵却老实,嗫嚅着道:“大人……打昏了头,鬼子下去,一摸自己身上有血,小人也晕了……醒过来,鬼子已经败了……”

徐一凡哈哈大笑:“兵都是好兵,就是你们当官的太不成器!在禁卫军好好干吧,不丢人!”

清季这些当兵的,上官何尝正眼看过,徐一凡温言鼓励,那兵脸都涨红了,结结巴巴的保证:“大……大人,看着鬼子逃,和自己逃命,就是不一样,咱逃够了,死在路上的弟兄,连收尸的都没有,咱……咱在禁卫军干到底!”

徐一凡又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走向城头头高处,李云纵和楚万里对望一眼,都跟了上去。三人负手站在高处,看着底下排列整齐的营区,一顶顶帐篷,排列整齐,仿佛一直延伸到天际尽头。激战之后的战场,自然有一种肃杀之气。太阳正从东方扶摇而起,驱散了薄薄的晨雾,虽然安州城头并不高,但是从这里望去,朝鲜三千里河山,仿佛尽收眼底,再向西望,似乎就能看见汹涌的黄海,在海的那一头,是已经陷落的旅顺,是母国的山川大地。

“北洋百战百败……却只有我这一军独摧大敌,好容易走到这一步了,我到底是做大清的忠臣呢,还是做大清的曹操?”

徐一凡迎着初升之日,背着手喃喃自语。楚万里和李云纵在后面听得清楚,忍不住又对望了一眼。

两人初识徐一凡,就已经上了请诛旗人虏首的折子。清季这飘摇之势,有心人谁不明白?只是一片黑暗当中苦无出路。谁都知道国家这样下去不行,却无力改变。甲午战事起后,大清最后一条遮羞的内裤都已经被扒了下来。恃为长城的北洋陆海军给打得稀里哗啦,旅顺要不是禁卫军三营人死战,陷落得还要早。两万兵守如此要塞都守不住,推而广之,又有什么地方能可一战,能可一守?

大清已经衰微到了极处!

只有徐一凡在朝鲜白手起家,两年的经营,两年的覆雨翻云,只有他在这里摧挫敌锋。禁卫军已经是毫不夸张的大清第一强兵!

这个时候,徐一凡已经是一支举足轻重,再不能被满清朝廷限制的力量了。他要是坐守朝鲜,完全交代得过去,海路断绝,量一量从朝鲜到辽南的陆路就知道了,就算奉命回师,按照这个时候的道路条件,走个几个月也没人挑眼。按照满清现在的力量打下去,只有一场接着一场的惨败,接着屈辱求和。

如果徐一凡真有如他们猜测的野心的话,就应该看着满清败得越惨越好,一片废墟当中,风云际会的英雄人物,才更有机会崛起!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徐一凡有恃强硬来的实力,真的天下归心否?只怕揭杆起时,就是帝国分崩离析,动荡不休的开始——徐一凡纵然已经有了声望,在帝国内部的基础,还是太薄弱了!

可是放弃这个机会,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先不说回到国内,战场扩大了如此多倍,徐一凡这点兵力能不能挽回危局。帮满清缓一口气,然后再让他们继续再想方设法的对付禁卫军,对付徐一凡。然后再逢国战,大清照旧再来一场惨败?

李云纵和楚万里都是多年的老搭档了,双方对局势的考虑判断都差不多。徐一凡从一开始就走的不是老路,他们这才誓死追随。现在这个时候,替徐一凡想想,还真是左右为难!

李云纵纯粹一些,他下定决心追随徐一凡之后,就只是遵照命令,不管徐一凡做出什么样的决断,他执行就是了。这个时候,他也是默不作声。

楚万里的嘴角却浮现出一丝坏笑:“大人啊大人,还非要给咱们吹吹风,统一一下咱们的意志么?只怕你早就决断下来了吧……”

徐一凡自语了一句,突然回头,口罩上面露出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瞧着正在坏笑的楚万里:“万里,鬼子不过六个师团的常备兵,再拼凑,最多一两个能战的了不得了。咱们打掉两个,还有两个在辽南。鬼子还有两三个师团的预备队,你觉着,他们会把这兵力投入朝鲜,还是投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