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沉默的铠甲(第2/4页)

想想都快乐,可为什么不呢?

他不懂。很快,他的女真主子亲自来跟他解释了。这一年的十月,完颜昌和金兀术两人同时出现在开封城外。这两人带着大批精兵,声称要去攻打南宋,路过开封,顺便进城休息。

刘豫照例派儿子刘麟出迎,自己在皇宫里列队站班等候,却不料金军一拥而入,把伪齐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抓了起来。

刘豫更蒙了,他不懂这又是怎么了?他尽心尽职地当走狗,从来没有疏忽懈怠过,为啥突然之间就被废除了呢?

他不服,他纠结,他不理解!

完颜昌是个非常独特的女真人,思维方式与众不同,面对过期走狗的抱怨,他耐心地解释了一下。原文非常精彩,抄录如下:

“刘蜀王,刘蜀王,尔犹自不知罪过。独不见赵氏少主出京日,万姓燃顶炼臂,香烟如云雾,号泣之声闻十余里。今废了尔后,京城内无一人为尔烦恼。做人犹自不知罪过。朝廷还尔奴婢、骨肉,各与尔父子钱物一库,煞好。”

话说到这份儿上,再怎么无耻的人都该脸红了。刘豫终于闭嘴,走上了一条过期走狗的标准归路。他全家被女真人北迁,迁到比宋徽宗父子的居住地更偏的地方——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附近,最终病死。

这个人,不予评论,因无耻而兴,由愚昧而覆灭,一条不知起倒的走狗而已,不值得浪费笔墨。说他覆灭之后的事情吧。

南宋方面反应迅速,尤其是军方,岳、韩两大军区搞了很多小动作,派人过江联络各方势力,趁局势动荡,尽一切可能招降伪齐军队,安抚伪齐百姓。

淮北一带,众多百姓渡江归附南宋。军队方面更令人惊喜,小的不去说了,伪齐重镇蔡州发生了兵变,两万伪齐军杀了金国守将,过江投降岳飞。

形势大好,岳、韩等将领派出更多的线人向更远的河南等地前进,为下一步的进攻作准备。以上这些看着很有效果、很有成就感,可和他们的皇帝所做的事儿比起来,就差太远了。

真正的上位者高瞻远瞩,站在杭州的梅山上,就能看清楚草原深处的变化。赵构从一件小事上敏锐地发现了机遇,进而迅速做出了试探。

开封城里最近流行一个小段子,由女真人原创,散布到全城。

“不用尔为签军,不要尔免行钱,不要尔五厘钱,为尔敲杀貌事人,请尔旧主人来此坐,教尔懑快活。”

旧主人是谁,姓赵!

赵构派人去金国,带去了一句话:“河南的土地,上国如果不想要的话,尤其是不想给刘豫,那么为什么不还给我呢?”

乍一看,这句话问得太天真了。女真人千里跋涉、刀头见血才抢到的土地,凭什么白白地还给你?不给走狗就给你,这个逻辑说不通吧。

却不料,金国的回复让人无比震撼——“很好,同意。我方还给你河南的土地、你父亲的棺材、你还活着的生母,条件是你得臣服。”

作出这个决定的人是完颜昌。前面说过,这个人的思维与众不同,在当时和后世,几乎没有人能理解他为什么在金国举世无敌,尤其是在金国对南宋不断进攻的情况下,会做出如此大的让步,以求和平。要知道之前赵构求和时,金国的条件是只留广东、福建,长江以南的绝大部分土地都得交出来。两者对照,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这么搞,他很像一个金奸,是宋朝派去卧底的。

其实也很正常,历史惊人的相似,联系一下现代就会得出答案。

现代欧美国家的财富是靠战争掠夺而来的,不必讳言,直到现在仍然还在掠夺中。按说欧美人民既然享受着掠夺来的丰富物资,那么就该站在战争一方才对。可是,与之对应的是,反战人士也多在欧美国家。

这个例子足以证明完颜昌的存在是合理的,他的心灵很宽阔、很宁静,思想很超前。

在现实世界里,滞后必将受到惩罚,而超前也不见得能赢得鲜花。和谐与中庸之所以能成为主旋律,是因为生存者必须与周边的人有足够的契合点。

这就是伟人的一种存活法则——要想成为大众的代言人,就必须懂得以上这些浅显的真理。谁要是违背的话,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可惜的是,完颜昌不懂这些,他是个刚刚走出野蛮时代的人,却干着即使在文明社会里都不被广泛认同的理想主义的事情。他因为无知而无畏,却不会因为无畏而金刚不坏。当然,这是后话。

眼前的事是,他派出了一个和谈使者,名叫兀林答赞谟,也叫乌陵思谋,去临安找赵构签合同。这让包括赵构在内的极少数人喜出望外,却让宋、金两国的其他人破口大骂。

当时,宋朝的宰执有四个人,按职务顺序排列是:赵鼎、秦桧、刘大中、王庶。前三个人紧紧团结在一起,最后的王庶被孤立出去了。

王庶不久前还是鄂州知州,是岳飞的同事兼部下。两人堪称志同道合,都是力主直线救国,以直报直、以怨报怨的人。他坚决反对这件事,尤其指出这个叫乌陵思谋的使者本身就是南宋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个女真人在开封陷落时搜刮百姓,抓捕皇族,干尽了坏事!

王庶倡议,乘机抓住这个死敌,先报仇于万一。

赵构凄然地摇了摇头,说:“王爱卿,你忘了一件重要的事,现在不能杀这个人啊,更不能阻挠议和。我的母亲还在北国受难,眼下这是唯一能接她老人家南归的机会。朕以孝治天下,这一点点的思母之心,难道爱卿都不能成全吗?”

说着,赵孝子泪如雨下,痛不欲生。于是,御座之下,众高官出于礼节、出于孝思、出于拍马屁,都跟着泪流满面……这一招屡试不爽、百战百胜。

可是这一次,赵构遇到了敌手,有人反驳他。

一个姓冯的大臣站了出来。

翻开历史书,请大家回顾一下秦末楚汉相争的那一段历史。当时,项羽抓住刘邦的老爹,威胁说不投降就煮了他。

刘邦笑嘻嘻地回复,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项狠人搞不定刘青皮,只好放人了事。

冯大臣说,此时,宋、金交恶,比楚、汉相争还要凶险,已经是两个民族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怎么能以一个母亲的生死安危来要求整个民族屈服呢?况且,那样的屈服也带不来平安,更没法让彼此平等!

皇帝应该向刘邦学习,努力振作,对女真人说出刘邦式的外交辞令……没等他说完,赵构掩面痛哭,呜咽着说:“太可怕了。”“杯羹之语,朕不忍闻”,这样残酷的事,永远不要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