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另类反贪腐(第3/5页)

常何是将杨德满“秘密”召进府里,并悄悄安排任务的。为了更保险,常何并没有告诉杨德满,“钓贪官”是受到了皇上的旨意,只说如今朝廷正严治官吏贪腐,如果杨德满能在举报官吏的贪腐问题上立功,他便能帮他,让他升职了。而在杨德满说他根本接触不到“贪官”时,常何给他出了“钓鱼”的主意。

“恩公!这……”杨德满诧异道,“这……举报贪腐……只能用此法吗?”

杨德满之所以诧异是觉得这办法太缺德了,更诧异常何为何让他这么做。以他对常何的了解,常何是不可能做这种事的。

常何在心里苦笑一下,心想,你以为我愿意吗?我也觉得这么做缺德,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皇上亲自吩咐的事情,我能不做吗?怎么都要硬着头皮做下去。

“这么说,你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常何假装道。

杨德满摇了摇头。

“这不就得了?”常何说,“其实,你也用不着觉得这样做愧疚,那些能被你‘钓’上的官吏,说明其本质就是个贪官。如果他拒收你的贿赂,不就‘钓’不上来了吗?”

杨德满想了想,点了点头说:“恩公所言极是!”

其实,杨德满的真心话却是: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不动心呢?自己拿利益诱惑别人,别人动了心,自己还要去举报,自己这一举报,此人的前途很可能就完全毁掉了,甚至说不定会害得此人丢了性命。不过,既然是恩公要他这么做,他也只能这么做了,不做对不起恩公。

“千万要小心!”常何最后叮嘱他说。

“我一定不辜负恩公的栽培!”杨德满说。

“好!那你回去吧!尽快办妥此事!我也有个……”常何想说我也有个交代,但话没说完便停了下来,转移话题说,“对了,你行贿的财物,我这里都会补给你的。”

杨德满答应一声,走了。

回去几天了,杨德满都想不起该向谁行贿。一天,杨德满心事重重地去一朋友那里吃喜酒,酒席上听到有人在骂上州长史鲁一明,说此人心狠手辣,他一个家仆因为偷偷拿了厨房一点儿肉食回家,就被抓住,差点打死。

杨德满一听,心里一喜。这个叫鲁一明的上州长史(从五品上),杨德满认识,此人不仅为人傲慢,就是他的家奴,也狗仗人势,到处作恶。鲁一明的哥哥鲁大明更是当地一霸,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好!就他了!”杨德满想,像鲁一明这样的坏官,即便被治罪,甚至处死,他都不会有罪恶感,而且还是为民除害。

杨德满越想越高兴。可又要为什么事向鲁一明行贿呢?总归要有个理由吧!最后,经过他一番打听,打听到一个远方亲戚因偷盗被抓了起来,便决定以求鲁一明释放这位远方亲戚为借口向他行贿。

当然,事情小,行贿的东西也少。一切都很顺利,鲁一明欣然接受了贿赂,也放了他的亲戚。虽然所收贿赂,折合起来也只不过一匹绢而已,但总归是收了。当杨德满将情况汇报给常何,常何又汇报给唐太宗时,唐太宗勃然大怒。

“还真有人一见诱饵就上钩啊!”

唐太宗多么希望他的“钓鱼”计划失败啊,谁料刚一出手就成功了,怎么可能让他不生气?收受贿赂是不多,但可见这些人根本不把律法,甚至他这皇上的话放在心上。

“知法犯法,明知故犯,决不饶恕!”唐太宗说,随即决定将鲁一明抓起来处以极刑。

他要杀一儆百。

一个仅仅收贿一匹绢的上州长史都要被斩首,众臣都觉得判得太重了。可又没人敢出来说,怎么说?如果说了,皇上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替贪腐官员说情?甚至怀疑自己也贪腐?何况,魏征和戴胄这两位谏议大夫都没站出来说话,他们又何必要站出来说呢?

其实,魏征和戴胄也觉得判得太重了,有违《唐律》,可这么做,如果真能刹住贪污腐败这股歪风邪气也好。

唐太宗或许是太生气,也或许是太为自己“钓贪腐”的“试赂”招数得意,竟然不自觉地说了出来。

“一个上州长史,朕只是找人稍去试探,结果他就没有丝毫推辞地收下了财物。你们每个人都好好想一想,如果你们也遇到一个向你们行贿的,你们会怎么做?会不会也像这鲁一明一样,接受贿赂?”

众臣一听,除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外,全都一片愕然。就在这时,民部尚书,已80岁高龄的裴矩上前一步,大声说:“陛下,此人受贿虽然该杀,可陛下抓住此人受贿的做法有违导德齐礼的古训!”

唐太宗一怔,这才想起自己说出了“试赂”来,心里懊恼不已,但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厉声道:“裴爱卿,朕问你,身为朝廷命官却收受贿赂,这算不算违背古训呢?”

裴矩毫不示弱,继续道:“陛下派人试探,有故意陷害别人之嫌!”

唐太宗一时之间有些语塞。虽然裴矩说他有“陷害”大臣之嫌让他很不舒服,可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唐太宗不得不将眼神看向长孙无忌。他想让长孙无忌站出来驳斥裴矩,替自己解围,可长孙无忌却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这件事和他完全无关。

“好你个无忌,你出的馊主意,倒让朕背‘陷害’大臣之嫌!”唐太宗心里说,正要点长孙无忌的名,最后又作罢了,心想,自己若这么做了,岂不是让长孙无忌成了“陷害”大臣的小人?

唐太宗不安起来,再看魏征,发现他挺直身站在那里,平视着前方。他想,如果裴矩不站出来说这番,想必魏征或戴胄也会说出这番话来。谁料刚想到戴胄,戴胄就说话了。

“陛下!”戴胄说,“裴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不该‘试贿’,因而,虽然这鲁一明受贿罪不可赦,却也罪不至死!”

唐太宗尴尬之极。

突然,他放声大笑道:“好!裴爱卿能当廷诤谏,朕甚是欣慰。朕此次本想借这件事,重判收贿者,除了要告诫大家外,还想试探试探你们是否敢诤谏,好!好!以前只有魏爱卿和戴爱卿敢于诤言,如今又多了一个裴爱卿,好啊!好!朕很欣慰,欣慰啊!以后你们若能事事如此,天下又何愁不治?”

最后,鲁一明以改职告终。而唐太宗的“试赂”也没能再执行下去。不过,虽然鲁一明最后没被处死,但这件事对地方官员的贪腐却起到了极大的震慑力,让那些有贪腐行为的官吏也收敛了很多。

强大的制度约束让贪腐者没有藏身之地,从根本上铲除了贪污赖以滋生的土壤,成了唐太宗整治官吏贪腐的重要手段,然而,不久后,又有人以身试法了,此人还是皇亲国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