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另类反贪腐(第2/5页)

唐太宗这话一出,瞬间安抚了长孙无忌那慌乱的心。他长吁一口气,将脸看向房、杜二人说:“这事,还是二位大人说说吧!”

“陛下担心的是,这官吏的贪腐,实在是太隐秘了,通常只要行贿者不说,收贿者也不说,那还真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实在难以查处啊!”杜如晦用一贯的慢悠悠的语调说。

“克明兄(杜如晦)说得是,陛下,臣觉得,往往那没有被查处的,反而贪腐问题更严重。”房玄龄也说。

“这正是朕最担心的啊!真正查处的呢,只是一些小贪腐,真正的大贪腐却抓不住。这怎么能杜绝得了官吏贪腐?”唐太宗说完,停了一下又说,“朕今天召你们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好主意解决没被发现的贪腐?”

“陛下,在这方面,想必魏大人更有办法!”房玄龄说。

“不!”唐太宗先是摆摆手,接着把大手一挥说,“你们三个人应该知道,这魏大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对抓那些‘隐藏’起来的贪腐之人,不可能有主意!”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房玄龄和杜如晦则有些尴尬。原来,皇上召他们三个人来,是想让他们出“馊主意”的。

不过,对于出“馊主意”,在房玄龄和杜如晦看来,非长孙无忌不可。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长孙无忌,不约而同地说了句:“长孙大人一定有好主意。”

唐太宗笑着说:“你们二位如果想,也一定有好主意。”

房玄龄和杜如晦苦笑一下。

长孙无忌倒不客气,小眼珠骨碌骨碌转了几转后,又皱眉沉思片刻突然说:“臣倒确实有一主意,不过算不上好主意,也不知陛下和二位大人听了觉得怎么样。”

“快说快说!”唐太宗说,他等不及了。

“陛下是担心那些大贪抓不住,即便抓住又没证据。而恰恰大贪在‘贪污受贿’时又不露把柄,非常谨慎对吧!”长孙无忌慢慢说,一边说还一边看唐太宗、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玄龄和杜如晦点点头,唐太宗则皱起了眉,嫌他在卖关子。

长孙无忌突然一笑:“其实也不难,只要能让他们露出把柄,不就能把他们抓住了吗?而且也就有了现成的证据。”

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没完全听明白,只是看着长孙无忌。

“抓把柄?那么容易能抓住他们的把柄,朕又何苦为此事烦恼?”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的所谓“主意”很失望,他说,“你这不和没说一样吗?他们就是不露把柄才让我们抓不住啊!”

长孙无忌又是一笑,笑容带着诡异,冲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抬下巴。

“房大人和杜大人应该听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吧!要不你们解释给陛下听?”

“我等愚笨,并未听明白长孙大人说的意思。”杜如晦说,依然面无表情。

杜如晦这话刚一出口,便意识到说错话了。没听明白的就是愚笨,那岂不是说皇上也愚笨?于是又急忙补充一句,“长孙大人还是直说吧,我和乔松兄(房玄龄)没听明白。”

好在唐太宗的注意力全在长孙无忌的“主意”里,并没留意杜如晦说错话。

长孙无忌并不相信房、杜二人没听明白,只是看着他们,一副“你们就装吧”的表情,唐太宗不耐烦了,冲长孙无忌说:“好了好了!快说吧!怎么才能抓到他们贪腐的证据!”

“臣刚刚说了,陛下,很容易,让他们收贿就行了!”长孙无忌说完,一脸狡黠和得意,摇晃着圆圆的脑袋。

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下全听明白了,他们再次互看一眼,杜如晦心想,这长孙无忌,还真是个馊主意。房玄龄则看看唐太宗,又看着长孙无忌说:“长孙大人这主意……怕不……怕不妥吧!”

唐太宗本来还没明白,被房玄龄这么一说,突然明白了。

“你是说,找个人给他们行贿!然后等他们收贿,这样便能抓住把柄了?是这样吗?”唐太宗看着长孙无忌说。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回陛下,正是如此!陛下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唐太宗并不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你们二位觉得长孙大人这主意怎么样呀?”

“长孙大人这‘钓鱼’的主意,确实可以抓住收贿者。”杜如晦慢慢说,“只是……只是就像乔松兄所说,这主意,是不是……不妥?这么对待同僚……不好吧!”

“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如果他们清廉便不会收贿,不收贿就不会被抓。”长孙无忌无所谓道,“再说了,很多事情是需要非正常手段的。特别对于一些正常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

房玄龄和杜如晦低着头,没说话。

唐太宗沉思片刻说:“嗯!这句话说得好,正常手段解决不了的,只能用非正常手段,有意思!是个好主意。不过,又要让谁来做‘渔翁’呢?”

“这‘渔翁’啊,臣和克明兄不合适!”房玄龄急忙说。这种事,他房玄龄可不愿意做,杜如晦应该也不会做。

“臣更不合适!”长孙无忌说完,又加了一句,“其实,我们三个人谁都不合适!”

“是呀!你们都是朕的近臣,自然不适合做这件事,你们能向谁去行贿?没有行贿必要吗!”唐太宗说,“只有可能别人向你们行贿。”

唐太宗说完,哈哈大笑起来,长孙无忌的心怦怦乱跳。急忙转移话题:“这让谁去行贿好呢?”

大家都不说话了,此时,唐太宗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一个人,一个他觉得合适的人。

(2)

浮现在唐太宗脑海里的,他觉得合适的是常何,就是那个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掌管着玄武门守卫之事的左羽林军兵曹。当然,如今的常何,早已不是小小的左羽林军兵曹了,而是中郎将。

中郎将常何一听皇上要他去“钓腐官”顿时吓了一跳。

“陛下……这事……此事微臣……”

不待常何说完,唐太宗便说:“你不用亲自出马,你可找一个你信得过的人,当然,此人你一定要信得过。”

唐太宗之所以选择常何,就是知道他嘴严,且对他忠诚。

“臣……臣遵旨!”常何只得说。

回到府里后,常何用了两天时间,在脑海里搜寻合适的人选,和自己走得太近的人不能找,和自己走得太近的人不需要找别人,找自己就行了;自己不了解的也不能找,如果将此事泄露出去,别说钓鱼计划会落空,就是最后成功了,也是种对皇上的背叛。

最终,他选择了一个和他很近,又很远的人。此人叫杨德满,是同州的下镇将。

说他们很近是常何曾有恩于杨德满,而杨德满也是个忠诚善良之人,虽然他和常何熟识,却从不在外人那里说他和常何的关系。且常何之所以选择他,就是因为他的职位不高,只是同州一个下镇将(正七品下),只有职位不高者才有可能去向职位高的人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