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2/12页)

小打小闹只是开始阶段,随着功力的恢复,第162师开始重新拥有打大仗的能力和本钱。

一周后,安仁日军倾巢出动,过河向第162师的阵地发起进攻。两军大战一日,日军伤亡三百余人,溃败而去,日军伤兵在撤过木桥时,争相拥挤,情形很是狼狈。

在第四十四军战史中,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胜仗。自此,日军就变得规矩多了,缩在城内不再随便出击。

第162师缺乏攻坚能力,就采取截断补给线,饿对方肚子的方式进行围困。

自从薛岳想办法将第四十四军留住后,倒也对王泽浚另眼相看,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拿出来与他分享。正好上面给第九战区派来一批美军特种兵,薛岳就优先拨了一支给王泽浚。

这是一支工兵性质的特种兵,共有十二人,长于埋设烈性炸弹。王泽浚从全军挑出一个叫萧德宣的团长,将特种兵配属给他,任务是打一场漂亮的破袭战。

萧德宣的前任因战败被撤职查办,萧德宣刚刚提拔上来,以指挥灵活著称。王泽浚对他说:“你这次出击,既要有战果,保证美国兵发挥作用,又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萧德宣亲率所部营长及侦察兵,一行二十余人,化妆进入茶陵至安仁的公路段,经过侦察,确定了伏击区域和范围。

日军辎重车队进入伏击区后,美军特种兵先将首尾两辆汽车轰上天,再对中间的车辆逐一清除,把剩下的七八辆汽车也给炸了,堪称是庖丁解牛式的作业手段。

在特种兵们炸汽车的同时,萧德宣团负责与日军掩护部队作战,确保前后长达三个小时的特种作业圆满完成。

打靶回营,大家都兴高采烈,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美国大兵见到萧德宣团长,都竖起拇指,连呼:“ok,ok!”

王泽浚也深感满意,对萧德宣说:“打得好,打得痛快!”

原先面有菜色的士兵还只是一部分,在补给屡屡遭截的情况下,“乞丐男”越来越多,“眼镜男”又打不了仗,经过一段时间,日军终于忍受不住,撤出安仁了事。

对于地面上的特种作战,日军尚有防御办法,也就是沿路加强警戒,但当地面移往天空,他们就得抓狂了。

进入抗战后期,由于美国空军的加入,中美空军逐渐占据中国大陆的制空权,日军之所以要付出巨大代价,连续占领衡阳、桂林、柳州,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控制这三座城市的空军基地,以限制中美空军的行动。

除了衡阳和桂柳,江西的遂川、赣州等地也建有飞机场。负责指挥国内空军作战的陈纳德便以江西基地为中心,编成华东飞行部队,配合第九战区作战,同时利用运输机对被阻断的第三、第九战区进行补给,当时这一作战形式被称为“要点作战”。

桂柳会战期间,只要是晴天,华东飞行部队的战斗机、轰炸机即从日出到日落,不停地对日军的运输线路进行攻击和轰炸,范围从公路铁路上的车辆桥梁,一直延伸至江上的运输船队,导致日军辎重部队整个白天都得隐蔽防空,只有到拂晓前或黄昏后才敢生火做饭。

空军对前线日军的打击,更是令日军野战部队感到恐惧不安,以致于不得不大量使用夜袭等进攻手段,以避开白天飞机的轰炸,而这在以前全是中国军队的专利。

要点作战一出,其他所有的游击袭扰都沦为了小儿科,也就此成了日军的心腹之患。

第3、第13师团追入贵州境内期间,正赶上日本军司令官大调整,冈村宁次升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继之者为冈部直三郎大将。

冈部出任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时,中美空军已失去桂柳基地,遂赣(遂川、赣州)基地的活动却相应变得更为活跃,威胁也越来越大。冈部不得不调集重兵,从地面发起攻击,以图破坏遂赣基地。

执行这项任务的是第27师团。该师团为甲种师团,曾是“七七事变”的主力,后列入关东军编制,因参加豫湘桂会战才调到南方,不用说,属于战斗力很强悍的那种类型。

中美空军发现日军东进,立即对其进行轰炸射击,第27师团被迫改在夜间行军,由于山路崎岖,地图不准,加上滇军第五十八军的层层阻击,其行动速度比较缓慢。

乘此机会,薛岳急命王陵基派兵前去增援。

和王泽浚一样,在接近于休战的那些天,王陵基也抓紧时间对第三十集团军进行了休整补充,其中第三十四师在状态上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回升。

现在的第三十四师已成为王陵基的主打菜,一接到命令,他就把第三十四师派去增援,并跳过军一级,由自己直接掌握。

第三十四师最初接到的指示是增援莲花,但中途得知,日军已经攻下莲花,朝永新去了。

于是改成往永新,行至距永新二十里处,师长祝顺锟派侦察兵先去打探,带回的消息是,永新也被第27师团所占,城西北高地上已部署日军警戒部队。

根据侦察兵的情报,第27师团在永新只留下了少部分兵力,主力已经离开,去了下一个目的地,这个目的地就是遂川。

迂回进攻一向是日军最惯用的进攻战术。第27师团为增加胜算,也照搬了这一战术,除用两个联队从正面进攻遂川外,还计划派第2联队穿过茶陵,从井冈山区迂回至遂川以西。

日军在迂回战术上可谓驾轻就熟,少有不成功的例子,但这次他们一头撞到了墙壁之上,而建造这道铁壁的正是第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

同是“军二代”,与杨汉烈不同的是,王泽浚没有走军校这条路,而是高小毕业后即在王缵绪的部队里当兵打仗,属于行伍出身。

从基层军官逐级递升,到担任军长,接王缵绪班时,王泽浚已有几十年军事经验,也就是说,他并非战场上的菜鸟,只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是能好好打上一仗的。

“天时”,是王泽浚已无路可退。他深知自己的防线一旦被日军穿越而过,不仅遂川会陷落,机场上的空军和飞机都可能因来不及撤退,而被一网打尽,所以他在这一战中下足了血本,也动足了脑筋。

“地利”,是王泽浚负责的防线位于茶陵东南,井冈山以西,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高地,川军对这种地形比较适应,其中的马溪滩阵地,事后尤被日军称为“天险”。

最后一个“人和”,驻守茶陵附近的是第161师,这个师在第四十四军的地位,如同第三十四师之与第三十集团军,属于核心主力,从长衡会战起,就一直担任主攻角色。

第2联队长樱庭子郎大佐显然对自己将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他安排一个大队留守茶陵,带着另外两个大队,组成樱庭支队,径直往前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