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孝文皇帝(第5/5页)

大臣们跪在泥泞的地面,雨水浇透衣服铠甲,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固执地一动不动。

群臣不动,皇帝的马走不动,双方僵持良久。拓跋宏叹了一口气:“也罢!朕世居幽朔,常想南迁中原。若不南伐,当迁都于此地,王公以为如何?同意迁都者站左边,不欲迁者站右边。”

那位被冯太后削去王爵,南征戴罪立功的南安王拓跋桢一看机会来了,见风使舵,第一个大声道:“‘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阳,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

集体行动多数人望风,有人领头表态,群臣山呼万岁。拓跋贵族们虽不愿向中原迁徙,更怕南伐,居然没人敢说什么,迁都大计戏剧性敲定。迁都只是开始,更艰难的事在后面。

拓跋宏没有回平城,知道回去等待他的无非吱吱喳喳的反对声,跑到邺城躲清闲,让李冲负责改建新都,任城王拓跋澄回平城办理迁都事宜。拓跋澄不负重托,回到平城之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那些个目瞪口呆的鲜卑贵族们说了个云山雾罩,魏都平城居然风平浪静。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从拓跋宏的诗中看得出江南政权是最后一块心病。迁都洛阳,远居塞北大漠的柔然汗国不再是帝国的威胁,江南反而成为心腹大患。

孝文迁都的同年,齐武帝萧颐病亡,皇孙郁林王萧昭业继位。仅过一年,西昌侯萧鸾发动宫廷政变,废杀萧昭业自立为帝,南朝大乱。拓跋宏闻讯喜出望外,不顾新都初定,百废待兴,亲率三十万步骑南下江南。

魏军南征遭遇南朝激烈抵抗。一员儒将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南朝再度改朝换代,江南进入四十余年太平时期,他因之成为南北朝最长寿的君王。

的痛苦。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