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才疯子高二郎(第3/7页)

杨愔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分管人事工作二十多年,每一个见过面的人都记得,可谓过目不忘。有个考公务员的人觉得自己出身低,默默无闻,主考官肯定不认识。杨愔对他说:“前些日子有人在元子思坊骑一头短尾巴母驴,看见我不下来,还拿一把破扇子挡脸,是不是你鲁漫汉!”

如此皇帝,如此宰相。北齐国的混乱仅仅局限于宫廷,局限于高层,以至于时人慨叹北齐政治:“主昏于上,政清于下。”

高洋醉酒并非谁也不认。有一个人他从来不伤害,没碰过一根手指头。那人就是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不伤害李祖娥,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高洋装傻,高澄并非没有怀疑,曾与崔暹讨论过二弟是否装傻。当时所有人都瞧不起他,所有人都鄙视他。高洋最艰难的时节,最压抑的时节,李祖娥默默陪在他身边,不嫌弃他傻乎乎流着大鼻涕。高洋不怕伤害所有人,就是不能伤害唯一相扶将的人。

高洋酒后收拾过杨愔,用马鞭抽得他鲜血湿透衣袍,把人扔进棺材里演习大出殡。最险的一次,高洋拿锋利的刀子轻轻滑过杨愔光滑的肚子,也许高洋一兴奋刀子就进去了。幸好崔季舒在旁边开了一句玩笑:“你们小公子和老公子搞恶作剧呢!”顺势把高洋手里的刀子拔出来拿走。杨愔四十多岁,高洋二十多岁,一个高家的女婿,一个高家的儿子,当然是老小公子。

老将军斛律金也受过高洋的折磨,高洋手持长矛,纵马飞奔,三次挺长矛刺向斛律金的胸口。老将军神色不变,纹丝不动。

也就是说高洋内心深处还是明白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谁对他有用,谁对他无用。高洋之所以冲母亲娄昭君说出那句狠话,因为娄昭君偏向哥哥高澄,瞧不起他,称高澄如虎。

高洋对酒的害处心知肚明。有一次他和王纮饮酒,咣咣几大碗入肚,一抹嘴兴奋道:“好快活,好高兴呀!”王纮回答说:“酒这东西,既有莫大的快乐,又有莫大的痛苦。”高洋问:“何为大苦?”王纮说:“彻夜狂饮不醒悟,国破家亡,身败名裂,就是大苦。”高洋默然不语。

酒后发生的一切,高洋最自责的事情莫过于把母亲弄伤。事后他让人点燃柴堆,准备跳进去自杀。娄太后害怕,赶忙跑来扯住儿子衣服,劝道:“刚才你喝醉了,我不当真。”火堆不跳,高洋又让人铺上地席,自己脱掉上衣,命令禁军统帅叔父平秦王高归彦施杖刑,恶狠狠对高归彦道:“杖不出血,斩。”娄太后急忙上前抱住亲儿子不让打,最后打了五十下脚底板拉倒。

从此,高洋发誓戒酒。高洋经常戒酒,这一次戒的时间最长,十天,整整十天滴酒未沾。

酒喝上瘾如同毒品,高洋严重依赖酒精,戒不了。十天以后继续喝,喝得比原来更厉害。喝醉了跑到李祖娥皇后家里,用箭射丈母娘,一箭正中丈母娘的脸颊,一边射嘴里一边咕噜:“老子醉酒的时候连太后都不认识,你这老奴算个什么东西!”挥舞马鞭,一口气打了丈母娘一百多鞭。

亡高者黑衣

兄终弟及,游牧民族的传统,高洋也是靠这个传统上位的,所以对弟弟们十分提防。

高欢有十五个儿子,高澄、高洋、高浚,高淹、高浟、高演、高涣、高淯、高湛、高湝、高湜、高济、高凝、高润、高洽。其中娄昭君生有六子,高澄、高洋、高演、高淯、高湛和高济。

对高洋帝位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三子高浚。高浚为人豪爽慷慨,骑射功夫过人,力气大。高浚生下来不讨高欢喜欢,因为高浚母亲嫁给高欢当月就怀孕,高欢怀疑种子是否纯正。不过高浚凭借自身的努力竟然使父亲喜欢上自己,可见高浚的确是个人才。

高浚和高澄关系最亲密。高澄当政时高洋装傻,而高浚则帮高澄做了不少事。高浚看不惯高洋那付邋遢样,经常呵斥下人给高洋擦鼻涕。高洋那时节装傻,否则早挥起拳头揍他多管闲事。

高洋登基,高浚任青州刺史,非但没有意识到危险,反而处处以国家栋梁自居。比如,他曾对手下人说:“二兄嗜酒坏德,大臣们无人敢劝,我想去劝一劝,你们觉得他会不会听?”这种话不能摆在桌面说,这不是指明高洋是昏君,你比高洋强么。在中国做官千万小心,不管你是大官小官,身边都有潜伏的特务。中国是人治,而且是一把手负责制。要么领导安插亲信下来,要么下级想升官。你当众说的话肯定会传到领导耳朵里,尤其坏话。

高浚劝了么?劝了。有一次进京跟高洋皇帝去东山游玩,高洋喝醉,又脱光了,大家一起玩裸体party。裸体派对在西方比较流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经常搞,美国大学里的学生们也搞,不过有限制,考试成绩A级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这是精英们的游戏,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女儿参加过耶鲁大学的裸体派对。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代,也是中国各种文明激烈冲突的时代。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瞧不惯高洋那套作法,高浚说了一句话:“此非人主所宜。”这种游戏可以玩,但是皇帝不能玩。

高洋生气了,游戏继续进行,不睬你。高浚把杨愔叫到屏风后面嘲笑道:“为何身为朝廷重臣不劝谏?”

杨愔害怕了,他并不害怕高浚,而是害怕这件事儿。杨愔当然清楚高浚是所有亲王里面最危险的人物。两人在屏风后密谈传出去皇帝会怎么想?会认为他们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朝中大臣与诸王交往犯皇帝大忌。或许这也是高浚想要得到的效果,离间君相关系,将杨愔拉到自己的阵营来。

杨愔是玩政治的老油条,立刻向皇帝汇报高浚说过的话。高洋勃然怒道:“小人由来难忍”。酒不喝了,败兴而归。高浚意识到形势不妙,赶紧溜回青州。回到青州给皇帝上表劝谏。这不是激怒高洋吗?但是,事到如今表章不能不写,不写说明你不是真心做忠臣,只想拉拢朝中大臣表现自己的英明。

没过几天,高洋派使者召高浚回京。高浚不去。第二次警察来了,将高浚抓回邺城地牢,关进铁笼里。高浚发现铁笼里不只他一个人,还有七弟高涣。

高涣是高氏兄弟们当中最勇猛的人,力拔山兮气盖世,力能扛鼎,自诩谋略过人。高涣为什么被抓?因为他怀疑高洋杀害了大哥高澄。

高洋的人参与东柏堂刺杀高澄的行动固然做得机密,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高澄遇刺之时高涣正在上学,听到宫中喧哗,第一个反应即大喊道:“大兄必遭难。”随手抄起一张硬弓,弯弓搭箭而出。年纪轻轻的小高涣怎么会预感高澄遇难,必然事先知道些什么秘密,联想到流鼻涕的傻蛋摇身变成雄姿勃发的英主,其中秘密难道不是一目了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