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翠扳指(第3/40页)

帝国聂士成部队的大炮向天津紫竹林租界的射击,标志着天津方向的帝国军队与外国联军的正式交战的开始,也是史称“天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战斗的开始。

此刻的天津租界,已经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兵营。城内联军的数量达一万二千多人,而租界里由中国教民、外国传教士和外国洋行商人组成的自卫队的人数,也在五千以上。和北京城内使馆区的命运一样,这里从6月起,也连续遭到义和团的攻击,租界内洋人妇幼有的已经撤离到海面上的军舰上,但是依旧有一半妇女老幼被围困在租界之内。随着义和团切断了租界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尤其是切断了租界内的粮食供应之后,租界里一直弥漫着地狱般的绝望情绪。各种互相矛盾的消息在租界区里流传着。有人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人的风度”上,说即使最后,中国人也不会进攻医院;有人说后悔来中国,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西方的宗教把中国人激怒了。又有军官说,长官已经下达“边打边撤”的命令,顺序是英国人打先锋,后面是俄国人、伤员、居民、辎重和行李,要尽量让妇女和儿童坐双座马车逃亡。德国人愿意留在最后,说要“尽力保护医科学校和外国人公墓”。当各国的领事们真的严肃开会,研究“为了防止妇女和儿童落入中国人之手,在最后时刻由各国军官动手,杀死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的时候,租界内开始出现了一种怪异的气氛。联军军官们甚至领到了最后时刻自己负责枪杀的妇女和儿童的名单。所有的洋人们,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无论联军登陆了多少,这里终究是一个名叫中国的国家的土地。此刻,在他们的四周,密集地围绕着时刻想把他们统统杀死的数不清的中国人,他们怕是在劫难逃了。

帝国军队的炮弹落下来了,联军握着需要杀死的亲人名单的手开始发抖。

攻打天津租界的中国军民的人数是: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官兵5500人,宋庆、马玉昆所属帝国正规军少量,义和团5000余人,还有天津民众自发组织的民团数万人。

天津总督命令:拿下租界,反攻大沽口,“以雪国耻”。

向天津租界进攻的义和团是以张德成为首领的“天下第一团”。他们全部从独流镇乘船到达天津。据说张德成本人“斋戒400天”,练就一身刀枪不入之功,已是“不怕刀枪,不使洋枪,持一弯形母子马刀和一红缨长矛,面有异相”,又有说他“跨高马,红披风,身挎骨柄小洋手枪,风驰电掣”——这位首领的原始形象已是很难捉摸了。可以肯定的只有,他是一位在帝国农民中颇有影响的人物,至少在天津众多的义和团组织中,他风头最劲。张德成手下的义和团员们,除了和北京的义和团一样浑身披红携带道符之外,更特殊的是,每个团员身上都携带有一个护身香囊,里面缝有3块姜、21粒黑豆和21粒红辣椒籽。

他们的进攻依旧是《三国演义》里的阵势:大将和法师在先,团员则排成这样的方队——横排56人,纵深数十排,整齐前进。在租界四周,联军们已经用装有大米、豆饼和驼毛的麻袋垒成了射击掩体,大炮、机枪和步枪已经进行了试射并且构成了封锁的火网。因此,当联军的第一排炮弹在义和团的方阵中爆炸并且炸倒了一片青年农民的时候,进攻的队伍似乎迟疑了一下。但是,立即有数百名义和团团员脱下上衣,组成了又一支冲锋队。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功夫练得已经“到家”,他们都认为自己不会在洋人们的枪弹面前死亡。几十盏红灯高高举起,冲锋的队伍默然前进。洋人们第一次射击的枪响了,红灯跌落。接着,洋人们的第二排枪又响了。租界外围,帝国农民的尸体垒起了一道肉堤。

最后没有倒下的义和团们正不知该不该继续前进,联军的官兵跃出了工事,洋人开始反击了。

联军士兵们踩在了肉堤上,用子弹和刺刀向脚下受伤的义和团们乱射乱刺,直到呻吟之声全部消失为止。

接下来的数天,义和团们对租界进行了反复的进攻,其中有数次攻入了租界,烧毁了三井洋行和萨宝室洋行。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义和团再次攻入租界的一个晚上,在租界里的马路上,各种肤色的联军官兵和帝国的青年农民在惨淡的月光下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取得近战优势的义和团们,刀劈斧剁,拳打脚踢,在响彻夜空的咒骂和呻吟声中,联军开始出现大量的伤亡。躲藏在坚固的洋楼里的外国传教士、商人和妇幼们透过窗棂向外窥望,朦胧的月色下,义和团人流如灰色的潮水,一波接一波汹涌而来,看上去似乎永远也流淌不尽。

但是,联军最后还是用大炮和枪弹组成了最后的防线。

帝国的军队在天津租界的进攻中,没有一个官兵跟随义和团冲击。他们仅仅是在用火力掩护,仅仅是在不停地开炮。

可是,仅仅在开炮的帝国士兵的大炮的炮弹落点极为混乱,因此命中率极低,根本起不到压制联军火力的作用。租界内的洋人们大多转入地下室隐蔽,因此造成的杀伤十分有限,只是把租界里的楼房全部轰塌了。在一天又一天混战的夜晚里,帝国军队的大炮震耳欲聋,火光四溅,但却宛若礼花。

终于,租界内的四个洋人,英国军官詹姆斯和三个俄国士兵,冒死冲出了义和团和清军的包围,他们把租界里的情况报告给了大沽口的联军总司令部。

帝国政府正式颁布《宣战诏书》的第三天,1900年6月23日晚8时,由大沽口方向紧急增援的联军——其中包括俄军3400名、英军250名、意大利军20名、美军300名、德军1300名和日军1600名,连续突破义和团和帝国军队的数道阻击线,终于到达紫竹林租界。

如果说以前所有的战斗无论在战争起源、战争性质和战争规模等诸多问题上均是众说纷纭,那么,从现在开始,战争性质已经明了,因为中华帝国已经向各国宣战。因此,至少从联军的角度上讲,需要认真地考虑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了,作为职业军人的那些联军的高级指挥官们明白“宣战”这两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尽管由于联军的增援,义和团和清军“一举扫平租界”的计划已经流产,但中华帝国前线最高指挥官裕禄仍在忙着给朝廷奏本,捏造义和团和清军的“胜利”,然后,在给自己邀功请赏的同时,也没忘给义和团的首领们颁发“奖金”。他甚至赏给了义和团首领曹福田一支“使掌生杀之权,并可调用各兵队”的令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