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韩灭赵四

“肥下大战”后的次年,李牧风驰电掣,又击破了秦人的一次进攻。但是李牧真能力挽狂澜吗?不能!李牧虽然一再战胜,但兵力的损失是很严重的(据说有数十万之众),而且难以补充,地盘也越打越小,就剩邯郸地区硕果仅存了。

当时一个国际观察家——吕不韦的一个属僚,流落在赵国,叫作司马空——曾预测说:“如果赵国以李牧为将,还得一年才能灭亡;如果杀掉李牧,换作别人,那么不出半年即亡?”

为什么他对赵国如此悲观呢?

另一个观察家也印证和解释了司马空的说法,这位说:“赵国近来多次战斗,四战四胜。但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胜秦之名,而国破矣!是何故也?秦强而赵弱也。”

确实,决定战争全面胜负的是综合国力,赵国国力已然不济。李牧虽然一再战胜秦军,但就像当年吴王夫差一再战胜却终于走向衰亡一样,日积过大的战争消耗只能加速赵国的覆灭。虽然赵国在每场战役中获胜,但并不意味着赵军不死人,赵国的粮食物资不消耗。而这种消耗,对于一个临近全面崩溃的国家,无疑是致命的。司马空曾这样就当时的赵国现状诘问赵王迁:

“赵国与秦国谁大?”

“不如秦大。”

“金子粮食谁多?”

“不如秦多。”

“人口呢谁多?”

“不如秦国众多。”

“两国的相国谁更贤能?”

“不如秦国。”

“两国的将军谁更勇武?”

“赵国不行。”

“法律、条令哪一国更严明?”

“赵国不如。”

如此看来,赵国凶多吉少。接下来,司马空给赵王迁出了一个乍一看很馊的主意:“索性把赵国的全境分出一半给秦国去。秦国得了大面积土地,骤然膨胀,山东各国必然恐惧。大家恐惧就会相互救助,那么合纵的事情就可以办成了。赵国表面上失去了一半土地,实际却得到六国的支持,或许就还有避开秦祸的可能。否则的话,单靠赵国是绝对不行了啊!如此继续打下去,即便李牧取得一些战胜,赵国还是得日渐消亡,不亡待何。”

赵王迁被这个看似荒谬的建议惊呆了:“愿卿之更计。”——你给我换个办法吧,这个使不得。

司马空忧郁地忘了一眼赵国平静的天空,说:“没有别的办法了。”在他看来,当着旁边强秦的削割,六国又坐视不救,赵国是没有任何活路了的。

虽然没有接受司马空的惊世骇俗的建议,赵王迁还是部分认同他的观点:光靠赵国自己确实不行了,有必要寻求外国援助。这时候的东方六国,楚、魏、韩已经很虚弱,燕与赵国的关系又欠佳,只有争取齐国人的支持了。

但是,秦国也察觉到赵的这一企图,立即派遣一批策士拿着黄金到齐国进行游说活动,极力破坏齐、赵联合。齐王建和他的大臣们都是黄金崇拜者,觉得赵国的生死无关自己痛痒。赵国虽然也来跑来游说,但是确实如司马空所预料的,并不奏效——也许只有赵国骤然失去半壁江山,齐人才会悚然来助。或者把半壁江山割给齐国以求救。但是,谁又能作出如此险恶的抉择呢?

看看没有邻居来帮忙,而自己的门板又快烧得差不多了,赵王迁只好孤孤单单地与强大的秦人对抗,把该捱的岁月捱完。回首而看,在整个赵国覆灭的十几年战史中,曾无国外一兵一卒来救,赵国的外交做的实在是太失败了。这都是当年廉颇、蔺相如过多地向齐燕用兵所致,当然还有其他外交失误吧。

公元前230年,“肥下大战”后第三年,赵国北部代郡大地震,物塌人亡,同时邯郸地区发生特大旱灾,土地寸毛不生——但这不是秦人最佳的进攻机会,一定要等秋天颗粒无收,然后再饿上一冬,到了次年(公元前229年)赵人饿得肚子半透明的时候,秦军挥动数十万之众,分三路对赵国发出空前规模的总攻击。

秦国宿将王翦担任西路军统帅,兵出太行山,直扑邯郸;杨端和从中原占领区北上,跃过漳河流域和邺城一带,策应进攻邯郸以南;李信带领北路军,从太原、云中(大同)等山西北部地区出发,横攻赵国北部的代郡。三路军直接夹击邯郸与代郡。

李牧不敢怠慢,与自己的副将司马尚,硬着头皮,继续对秦军作战。但是秦军很快就解除了这两位赵将的苦恼——不惜花出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诬蔑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迁是个糊涂蛋,自毁干城,使人斩李牧,废司马尚。风云不与,徒求无意。赵王迁使用自己信得过的本家人——赵葱担任赵军统帅。

三个月之后,王翦率数十万之众急攻赵国,大破赵军,杀赵葱,攻破邯郸,虏赵王迁,秦王政亲自率军入邯郸接收。从公元前五世纪末,赵简子、赵无恤建国起,经历了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累积二百五十余年的赫赫赵国,至此终于灭亡了。

潇水曰:赵国的灭亡,在于王族宗室的力量强大,而布衣人才没有进身之地。所谓“贵威父兄,皆可以受封侯”,而支撑赵国半壁江山的良将李牧,却只有死路一条。

李牧和王族宗室之间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最初,赵王迁的妈妈,曾是个酒吧女,这倒没有什么可耻的,梁红玉以前也坐过台。但是这个酒吧女却偏跟潘金莲学习,她从良以后嫁给一个好人家,干了一些史书上未尽详述的丑事:把这一家的“宗”全给弄乱了(不外乎勾搭小叔子武松又招惹隔壁的西门庆之类的吧),终于还把丈夫给克死了。当了寡妇以后,她的美色被幽愁熏染得更加可人怜爱,终于把赵悼襄王都迷住了,非要娶她,和她一起看日出日落。

李牧进谏说:“不行。这个酒吧女是出了名的不正派,曾经把一家的‘宗’都给弄乱了。

大王您不害怕吗?”

赵悼襄王回答说:“可我还是想跟她一起看日升日落。”终于娶来当了姨太太。

这位姨太太胸怀大志,不甘居人下,掀起了一股捣太子浪潮——派人冲撞太子,引太子犯罪,终于太子被一怒之下的赵悼襄王废掉了,并罢黜了原有的王后。这位酒吧女出身的姨太太就容升为王后,儿子赵王迁成了太子。赵王迁继位以后,她就成了王母,我们叫她酒吧王母。

这位酒吧王母从此荒淫无度,贪财爱色,拼命接受秦国的贿赂,并且跟李牧结下了梁子。当秦国人提出杀李牧的要求时,他就让儿子赵王迁把李牧杀了。

后来,赵国亡国以后,赵大夫们怨恨这位酒吧王母,就一起鼓噪,杀了酒吧王母,灭了王母的全家。但是赵王迁没有死,他被秦人流放到陕西以南的汉中,每天像李煜一样思念故乡,作山水之讴(“一江春水向东流”之类的),闻者无不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