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甘露之变(第3/6页)

在联合诸多人以及经过一段时间的密谋后,李昂开始将诛除宦官的行动付诸实施。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李昂在紫宸殿召见百官议事。就在百官刚刚列队站定后,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没有例行奏报平安,相反却奏报说昨晚在左金吾卫衙门后院的石榴上天降甘露,是吉祥的征兆,如果不是皇帝陛下圣德感动上天,不会降下甘露。

当时李训和舒元舆等人力劝李昂立即亲自前往观看,以便承受上天所赐予的祥瑞,李昂欣然同意,并前往含元殿升朝。然后他让李训和诸位宰相先行前往查看,过了很长时间后,李训和宰相们回来宣称看到的似乎不是真正的甘露,不应该匆忙对外宣布这件事,否则恐怕臣民就会向陛下祝贺。

李昂听完后表现出大吃一惊的样子,他随即命令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带领宦官们再次前往左金吾卫府后院查看。

事实上,这次查看甘露是李昂和李训、郑注二人谋划的结果,他们故意派仇、鱼二人去查看甘露,是准备让韩约在自己的府邸袭杀仇、鱼二人。

仇、鱼二人带着宦官离开后,李训急忙召集郭行余、王璠等朝臣,让他们听从皇帝李昂的安排,这些朝臣们因为知道马上要发生大事件,全都紧张得两腿发抖。李训和郑注事先召集了几百名亲兵在殿外埋伏,可是朝臣中只有王璠的河东兵赶来,而郭行余的邠宁兵竟然没来。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李训和郑注两个人的谋划或许十分精细,但对参与事变人员的思想工作显然没有做好,所以为甘露之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仇士良率领众宦官到左金吾后院去查看甘露,正好遇见左金吾卫韩约。或许是因为情绪高度紧张,韩约看见仇、鱼二人的时候,脸色变得惨白而且汗流满面,当时仇士良觉得甚是奇怪,于是开口问韩约道:

“韩将军,你没什么事情吧?为什么脸色这么难看?”

“没……没……没什么!”

韩约的回答十分勉强,就在话音刚落的时候,一阵大风将院中的帐幕吹起来,仇士良发现里面竟然藏着很多手拿武器的士兵,而且又听到武器互相碰撞的声音,仇士良敏锐地意识到可能要对自己不利。

“快走!”仇士良当即大喝一声,急忙带领众宦官准备向外退去。守门的士兵正要关门,听到仇士良一声大喝,吓得没有将门关上。仇士良等人就是利用这个瞬间机会冲出门外,向皇帝李昂所在的宫殿奔去。

“陛下!宫里要发生叛乱了,情况紧急,请陛下赶快回后宫!”仇士良见到皇帝李昂后,气喘吁吁地说道,显然此时他还没有想到,要杀自己的人就是这个端坐在宝座上的人。

没等李昂有所反应,仇士良便让宦官簇拥起李昂,将他架出宫,即刻向北奔去。

“不要走!臣还有事情没有奏完,请陛下留步!”李训眼看宦官挟持皇帝在手,立即高喊一声,试图阻止仇士良。

“你们在宫中私藏士兵,难道想要谋反吗?”仇士良呵斥李训说道。

“朕知道李训不可能谋反!”李昂当即想为李训开脱。

可是仇士良当时根本不听,一个箭步上去,将李训一把推倒在地。随后,李训从靴子里拔出匕首向仇士良刺去。仇士良身边的宦官眼疾手快,一把将仇士良推开。正在此时,司农寺卿罗立言带领京兆府担任巡逻任务的三百名士兵从东面赶来,御史中丞李孝本带领御史台随从二百多人多西面赶来,双方会同金吾卫士卒,一同进入大殿袭杀宦官。当时宦官们面对皇帝李昂高喊冤枉,可是士兵们对着宦官们一同乱砍,霎时间血流满地,死伤数十人。

仇士良见状让身边的宦官死死抓住皇帝李昂不放,因为他知道只要皇帝在手,士兵们是不敢靠近的,他就是靠这种方法在一片刀光剑影中居然跑了出来,带着几个宦官,簇拥李昂的软轿急往宣政门奔去。

李训当即带着士兵在后边追赶。宦官们的脚力毕竟不如士兵,在距离宣政门不到200米的时候,李训带着士兵追上宦官,拉住李昂的软轿不放,大声呼喊停下。宦官郗志荣颇有勇力,趁李训不备,挥拳猛击其胸口,李训一头栽倒在地。仇士良利用这个机会让宦官抬着李昂进入宣政门,等李训挣扎站起身的时候,宣政门已经关闭。

随着宣政门的关闭,意味着此次诛除宦官的行动已经失败,接下来仇士良开始组织反击。

血染朝廷

就在李训等人追逐宦官前往宣政门的时候,身在含元殿上的文武百官看到眼前的突发事变全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接着便四散逃去。李训眼见着宦官挟持皇帝进入宣政门,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寻找脱身方法,急忙换上随从官吏的绿色衣衫,骑马奔出宫门而逃,郭行余、王璠、罗立言、李孝本等人也都树倒猢狲散式地四散奔逃。

宰相王涯和贾竦本来没有参与李训的密谋,在看到含元殿中发生的事变后,一时间摸不着头绪,仓促回到中书省静候消息。宰相舒元舆同样回到中书省,然后寻找王涯和贾竦商议对策,可是他们不知道皇帝李昂会是什么态度,所以所能做的只能是等待。

仇士良等宦官抬着李昂进入宣政门后忽然明白,原来皇帝才是这次事变的主谋,顿时怒不可遏,他出言质问李昂,搞得李昂十分尴尬和狼狈,既羞愧又惧怕。仇士良当即命令左右神策军副使刘伦泰、魏仲卿各自带领500名禁军士兵,持刀露刃从宣政门内冲出,然后逢人便杀。

此时宰相们正要在政事堂吃午饭,忽然听到有人前来报告,说一大群禁军士兵挥舞刀剑从宣政门内冲出,见人便杀,希望宰相们能够赶快找地方躲一躲。舒元舆闻讯立即拔腿就跑,王涯和贾竦也来不及骑马便狼狈逃出政事堂,紧接着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和金吾卫士卒共计一千余人争先恐后地逃命,没过多久大门便被关闭,来不及逃出去的六百多名官员全被神策军杀死。仇士良大开杀戒后又下令关闭所有皇城大门,搜查南衙各司,逮捕贼党。各司的官员和担任警卫的士卒,以及正巧在城里的商贩又共计一千多人全部被杀,各司的印信、图书和户籍档案、衙门的帷幕和相关办公物品全部被毁。

舒元舆、王涯、李孝本等人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抓到囚禁在神策军总部,王涯当时已经是70多岁了,受不住神策军士兵的严刑逼供,结果被屈打成招,说自己参与反叛,是为了拥立郑注登基。

十一月二十二日,文武百官进宫早朝,直等到太阳出来时,大明宫右侧的建福门才徐徐打开,宫中太监传话说,百官每人只准带一名随从进门。百官进入建福门时,禁军手持刀枪、夹道而立,到了宣政门时大门还没有打开。由于没有宰相和御史大夫的率领,百官队伍秩序混乱,不能排列就位,李昂在仇士良等宦官的簇拥下,登上紫宸殿升朝,他放眼望去,忽然发现朝官中不见宰相和御史大夫们的身影,急忙询问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