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第4/5页)

当燕青离开部队时,卢俊义对他谆谆叮嘱了千言万语,其中一条就是让燕青改掉爱管闲事的习性,免致引火烧身。燕青当时郑重应之。但今日这事涉及楚红,燕青岂能作壁上观!这便唤作该出手时就出手也。

正在格斗中的众人忽见有人从天而降,俱是一愣。燕青趁机于一瞬之间就拳脚并用地击翻了两个捕快,同时向楚红、龚定国急叫,快冲出去。

楚红陡然认出这个突如其来的帮手乃是燕青,不禁惊喜交集,勇气倍增,一时却也顾不上答话,一个飞脚将面前的捕快旋倒,顺势便夺刀在手。龚定国亦就着这个转机夺得一把钢刀,呼呼飞舞着杀开一条通路,就与楚红冲出了院门。

燕青用凌厉的拳术连续打倒了两三个纠缠在身边的捕快,随之夺门而出。捕快陆续爬起来欲待追赶时,燕青嗖嗖几支袖箭飞出,洞穿了两个捕快的掌心,同时冲着众捕快高叫道,识相的请留步,若再追赶,下一支箭便要取你的首级了!那班捕快被唬得都住了脚,眼睁睁望着一行三人遁去,负痛扼腕,暗自叫苦,竟不知本县境内还有如此厉害的强贼,今后恐是难得太平矣。

燕青三人一口气跑过七八条街巷,回头看去,见确实无人再追踪过来,才放缓了脚步。几个人也跑得累了,看到前面有个茶肆,就势便踅了进去。

却喜这茶肆虽不大,却辟有精巧雅间。那雅间的门上都挂着细密的竹帘,放下竹帘由里向外看得很清晰,由外往里却模模糊糊什么也辨不清楚。这就正合燕青他们的需求。

三个人坐下,胡乱点了一壶茶,吩咐店家未经招呼不得入内,然后方得了从容说话的机会。

因燕青与龚定国不相识,楚红先为他们相互做了介绍。楚红称龚定国为自己的义兄,称燕青为梁山泊头领,至于她与燕青的那层情恋关系,则暂未对龚定国提及。

燕青与龚定国相互抱拳施礼。龚定国谢了燕青的拔刀相助之恩,说兄弟我原亦有意去投梁山泊,却不料山寨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不免令人大失所望。燕青道那其实也是件很无奈的事,宋总头领的本意,是想为众位弟兄谋一条好出路,但事情恐未必尽如人愿也。遂将招安前后的情形,对楚红和龚定国约略地说了一遍。

龚定国听了,说道,依我看,梁山泊接受招安这步棋走得差矣。燕青大哥及时退出官军,倒是颇有见识。燕青笑道,我有什么见识,不过是山野草民自在惯了,穿不得那身官服罢了。

此时天近黄昏,龚定国想着城外还有弟兄在等候消息,便向燕青口称怠慢,要先走一步。燕青正想与楚红单独叙谈,忙道不妨不妨,定国兄弟有事尽管去办。

龚定国离去后,燕青与楚红四目相向,细细地打量着对方,便都有千言万语涌上了喉间。

燕青先打破了沉默。他问楚红,在那次战斗中你不是摔下悬崖了吗?我们百般寻找,没找到你的踪迹。你是如何死里逃生的?又怎的在这里遭到衙役围捕?

楚红轻叹了一声道,这事说起来,其中的曲折就多了。遂将其在山涧边被龚定国搭救以来的经历,扼要地对燕青叙述了一番。燕青缓啜着茶水,静静地听下去,不禁暗暗地拍案称奇。

诉说完了,楚红泪光盈盈地看着燕青道,真没想到今日竟有此奇遇,我还以为从此再难见到你小乙哥了呢。燕青亦叹,人生聚散,宁非天意乎!

一番苍凉感慨过后,说起今后的打算。

在这个问题上,两人就产生了分歧。燕青希望楚红放弃四处流浪奔波、蓄意再度起事的念头,随他去大名过一份正常稳定的生活。至于楚红的罪名,他可以通过李师师向皇上去讨一纸赦令。燕青当然很不愿意走这种裙带关系,但如果是为了楚红,他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去做。包括对龚定国的赦免,都可以一并提出。赦免一两个平民百姓于皇上而言无非是一句话的事,凭李师师的面子不难做到。楚红自然是不想再度与燕青分开,但她的打算,是希望燕青能加入他们的组织,再举义旗共图大业。

燕青劝楚红道,通过落草梁山泊的经历,我已经看得非常清楚,民众的起义最终成不了大事。宋江已经折腾出了那么大的气候,尚且以接受招安了之,你有多大能耐?你能折腾过宋江吗?再说目下北虏大兵压境,一直虎视眈眈地窥我中原,我们内部再争斗不已,必会削弱国力,与国与民都是很不利的。

楚红则劝燕青道,小乙哥你倒是有一副忧国忧民的心肠,但那朝廷何曾为百姓着想过?仅一个花石纲,便压得全国的百姓喘不过气来了,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税赋徭役,数之不清的敲诈盘剥,你想在那里平平安安地过上安稳日子,那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你不是不知道,现今的官府都是腐败透顶,蛮不讲理,说不定哪一天哪一件事,就会逼得你忍无可忍,不得不反。那么晚反就不如早反!你怎么知道民众造反就一定成不了气候?宋江受招安,是因为他骨头太软,私心太重,未必宋江成不了事,别人便都成不了事。莫看我们现在势单力薄,但若能获得民众的支持,我们就能够逐渐壮大。

燕青道,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既接受了招安,岂能转脸又反。

楚红道,你接受招安才叫吃回头草呢,现在我是让你把那回头草给吐出来。

两个人各执一词,言锋语刃地争论了半天,仍是相持不下。最后都明白了,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一时是难以相互说服的。

燕青苦笑着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我们好不容易劫后重逢,何苦争个脸红脖子粗的。既然你我各有各的道理,那不妨先按各自的想法走吧。

楚红亦含着苦涩,伤感地一笑道,看来只好如此。不过依你燕小乙的品性,我料你迟早要走到我这条道上来。我等着你来找我。

燕青道,你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我到哪里去找你?倒是你找我还容易些。倘你走不下去时,随时可以去大名府找我。楚红道,由此看来,我们是后会有期了?燕青道,当然,不是我去找你,便是你来找我嘛。

话说至此,两个人再度相互凝视,不觉都潮湿了眼眶。

一场意外重逢,转瞬间竟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分手,燕青和楚红皆深感遗憾。

燕青只道是今后虽不致形同陌路,但此生恐是与楚红的缘分绝矣。却不知楚红仍然对他一往情深,而且抱定了迟早要争取燕青来到自己身边的愿望。

回到县城郊外的驻地,楚红将与燕青交谈的大体情况对龚定国说了说。龚定国虽与燕青仅一面之识,却明显地感到他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好汉,心里亦有邀其加盟之意,并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就依着楚红的建议,特遣一名弟兄常驻大名,其任务之一就是关注燕青的状况,以便在必要时与其联络。后来义军的根据地相对稳定后,楚红又在驻地与大名府联络点配置了传书的信鸽,有关于燕青的信息传递得更为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