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第4/4页)

但卢俊义并未恐慌,他坦然地对那提辖道,大人之言差矣。我卢家祖居大名,一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有何缘故便要谋反?再者说了,你空口说我一句谋反,我便是为反贼了吗?就算是梁中书签的文书,也须拿出证据,方可定得罪名。如若你拿不出,你便是在此杀了我,也休想让我随你走去一步。

那提辖素闻卢俊义声名威望,原本对其就有三分敬畏,见他的态度如此强硬,心下不禁犯怵,不想正面与其交锋,乃转脸对李固道,姓李的,你既告发他卢俊义谋反,须是有些证据。说出来听听,也好令他心服口服。

卢俊义亦将目光盯住了李固,冷笑道,好一个李都管,你说吧,我卢某人洗耳恭听。

李固在心里暗骂那提辖真是个废物,你快点绑了他走不就完事了嘛,无事生非地给我出这个难题做什么!不过因其早有谋划,心中有底,倒也不慌。既是已经与卢俊义撕破了面皮,退路断绝,当面指证亦何惧哉,无非是将脸皮放得厚些罢了。因之当下李固便从容地答道,若要证据,却也不难。望主公宽恕在下为了国家大义,顾不得主仆情分了。诸位请随我来。遂引着众人步出餐厅。

众人随李固走进卢俊义曾经接待过昝青云的那间厅堂,李固手指着壁上卢俊义亲笔书下的昝青云口占的那首七绝道,提辖大人将这四句诗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读,是不是卢俊义反四个字?古人云,诗言志也,卢俊义于此藏头诗里抒发胸臆,其狼子野心可谓昭然若揭矣。

这藏头诗之事,乃是昝青云在送李固下山之际对李固讲的,原是为了让李固等人相信卢俊义确有落草意愿,以利于广布谣言,逼卢就范。现在这首诗果然被李固用作了撒手锏。

提辖认为这个证据非常有力,于是理直气壮地将面孔一板,对卢俊义道,铁证如山,卢员外还有何言为辩乎?

卢俊义深悔自己一时不慎,为歹人的阴谋陷害落下了证柄。又恨那小梁山强人,我卢俊义与你们素无瓜葛,何苦使用这种手段来坑骗我。更是痛心家门不幸,怎的竟出了贾氏、李固这等阴险负义的奸人!当时卢俊义百感交集,气极无语,唯有仰天一叹。

提辖见卢俊义不置一词,只道是他理屈词穷,无言答对,遂喝令一声,还不快快与我将反贼拿下。士兵得令,立即如狼似虎地抢将上来,抡着绳索将卢俊义五花大绑地缚了个结结实实。

到了这个时候,贾氏、李固才将两颗贼心完完全全地放到了肚子里。

眼睁睁看着卢俊义被官兵押解出府,燕青有心去救,却虑着寡不敌众,抢人不成,倒反为卢俊义徒加罪名,按捺着未敢造次。胡义已趁乱挣脱燕青溜之乎也,燕青也顾不上去追,只是在紧急地思考着如何才能保得住卢俊义的性命。

燕青考虑到,若贾氏、李固已经用银子打通了官府,那么再以讲道理的方式去救卢俊义,恐怕是无济于事了。如今欲救卢俊义只能采取非法的方式。但是采取非法的方式,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那么应当去找谁来帮忙呢?

事情是由梁山强人意图赚取卢俊义落草而起的,卢俊义的罪名亦是私通梁山贼寇,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事应当由梁山强人负责解决。你梁山好汉不是自称仗义行侠吗?无端坑陷了卢俊义而坐视不管,你们有何颜面立足于江湖之上!卢俊义因你们而身陷囹圄,搭救卢俊义就是你梁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燕青越想越觉得,去找梁山人马帮忙来解决此事,是唯一的可行之策。

由于卢俊义没有说清楚自己是被小梁山强人所劫,小梁山的名声亦不为常人所知,所以燕青认定了,与此事有关的所谓梁山强人,就是闻名遐迩的山东梁山泊宋江。

主意打定,燕青未有稍作停留,赶去骡马市选购了一匹骏马,便连夜驰向山东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