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奠基人(第4/7页)

哦,这感天动地的爱情啊!

十二月七日,也就是北周大军在平阳城外集结后的第二天,宇文邕进了平阳城,看到了为帝国肝脑涂地的梁士彦,梁士彦激动的拉住了宇文邕的胡须,泪流满面,一边抽泣一边说:“我差点见不着陛下了!”宇文邕见此,也不禁流下热泪。

哦,这感天动地的君臣之情啊!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北周大军来来回回,已经走了三趟,连口气都来不及喘;而平阳城内的守军,在接连顶住北齐大军的围攻后,也是精疲力竭;宇文邕见此,当时便想撤退。

此时,梁士彦拉住了宇文邕的马头,劝他一鼓作气,灭亡北齐。

宇文邕这才打消了原意,决心亲自带军追击北齐残军,并令梁士彦继续镇守平阳;北周将领们接连请求西返,都被宇文邕严词呵斥。

十二月九日,宇文邕大军追至汾水关。

此时,高纬也终于逃到了晋阳。然后,手足无措不知何去何从的高纬问手下,怎么办呢?大臣们纷纷回答:“减除田赋捐税,免除苦差徭役,用以安定民心。而后集结残兵败将,顿兵城下,跟北周决战!”

前半句话,高纬不甘心,但估计一番思想斗争后能接受,但后半句话,则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了——真要抵抗,当日在平阳城下就抵抗了,何以跑到晋阳再来抵抗?安全第一嘛!没错,安全第一!怎样最安全?溜号最安全!

高纬于是决定,将高延宗和高孝珩留在晋阳继续抵抗,他自己逃去北朔州,如果还是不行——那就投奔突厥算了!此话一出,当然一片反对之声——反对也没用,高纬要逃,八匹马也拉不回啊。

十二月十一日,逃跑计划开始启动,第一批去北朔州的,是老娘胡太后和太子高恒——不容易,高纬还能想到上有老下有小……

十二月十二日,北周军杀至介休。当天晚上,高纬准备自己也开溜,这次又遭到了将领们的强烈反对,高纬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十二月十三日,北周大军终于抵达了晋阳。当天,高纬找来了高延宗,说我要闪了,老哥(高延宗和高孝珩都是高澄的儿子)帮我搞定并州。高延宗泪流满面,我劝陛下不要走,亲自带兵跟北周决战,必然可以破敌!旁边骆提婆又(咦,为什么要说“又”呢?)插话了,陛下主意已定,就这么着吧。

当天晚上,高纬砍开了五龙门,然后出城,他的目标——北朔州?开什么玩笑,北朔州安全吗?当然要去最安全的地方——投奔突厥!老大都溜了,底下人不溜也不好意思嘛;于是城内外一片大乱。高纬正要纵马狂奔,禁卫军司令梅胜郎拉住了马头,高纬万般无奈(就算要逃,也得有禁军护送嘛),只能改变主意,换个逃跑的目标——去都城邺城。

跟着高纬一块东奔的,还有高阿那肱、高孝珩、高彦道等人,零零总总加一起,几十个。有人问,不是开溜的很多吗?没错,但是谁说一定要东奔的?

跑到半道,有人开了小差,突然西返——谁呢?骆提婆……干啥去呢?投降北周……啥下场呢?被封为了柱国……

看不懂了吗?解释一下吧。如骆提婆这样的反骨仔,放在平常时节,宇文邕一定是当机立断,将其干掉的,但是,只有在这个时候,需要善待他——原因?四个字——示范效应。事实上,宇文邕也确实很快下了道诏书,敦促北齐将士投降——榜样?骆提婆不就是榜样?效果也不错,陆陆续续投降的,没断过。

当然,骆提婆的利用价值也就仅此而已了,两年后,宇文邕借口此公要举兵造反,就把他跟北齐的王公贵族们一块干掉了。

骆提婆这一反水,他老娘陆令萱是欲哭无泪了,当即便自杀了,而他一家老老小小,要么被杀,要么被罚去当奴。两个字——报应啊!

高纬是溜了,但高延宗是倒霉了,留守的并州将士也倒霉了。但是,倒霉鬼们也不让高纬独美,当即,并州将士们就来找高延宗,表示:“如果大王不称帝,我们实在是不能为您死战!”高延宗还能说什么呢?干吧!

十二月十四日,高延宗在危如累卵的晋阳城内称帝。

事实证明,高延宗的号召力秒杀高纬,跟着高纬一块东奔的,只有几十个人;而听说高延宗称帝后,各地全来效劳的,则前后相继,不计其数。

然后,高延宗就证明了自己到底比高纬强在哪——他当即把晋阳城的财宝和美女都送给了守城将士;接着,高延宗亲自接见各地士卒,一一握手,报上姓名,众人感激流涕,纷纷表示愿意效死;甚至,有妇女儿童也爬上了屋顶,卷起了袖子,拾起了石头瓦块,要帮助高延宗抵抗北周军呢。

晋阳内外斗志昂扬,高纬那边呢?且说高纬还没逃到邺城,就得到了高延宗称帝的情报,当即大怒,对着手下说:“我宁可让并州落入北周之手,也不愿让高延宗得到!”手下们纷纷表示:“理应如此!”

这就是古代版的“宁赠友邦,不与家奴”、“送死你来,皇帝我当”啊。不知道高纬他老爹高湛地下有知,有没有一口鲜血吐出来呢?真是高家的好子孙啊。

当然了,高纬也就是只能发发脾气了,天高皇帝远,谁管得到谁?高延宗也没空理会那边气得跳脚的高纬,因为,宇文邕已经来了。

十二月十六日,在高纬入驻邺城的当天,北周军队黑压压一片(北周军队都穿黑衣,这倒是应验了当年“亡高者黑衣”的预言,只是高洋同志瞎七瞎八,误把黑当“漆”,又把“漆”当“七”,最后硬生生搞死了七弟;他地下有知,看到此情此景,又会作何反应呢?),把晋阳围了个严实。

高延宗调兵遣将,让部将莫多娄敬显、韩古胡镇守南城,让和阿干子、段畅镇守东城,自己则亲率大军,在北城跟宇文宪对峙。

北城的战斗非常激烈,一贯大腹便便被人讥笑(据说高延宗肚子太大,重心都往前倾,跑路的时候就像前面有人背他)的高延宗,此时却往来如飞,舞动铁槊前后督战,把旁人看得目瞪口呆。

(事实证明,在碰到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人是会激发潜能的。前段时间网上还流传一个视频,一个盗窃电瓶的飞贼通过102米长的大桥,只用了10.4秒呢,这跟如今高延宗如今飞舞铁槊,往来如飞,岂非异曲同工?)

当然了,光靠自己玩命也是不够的,守城靠的是众志成城嘛。北城这边杀得激烈,那边东城的和阿干子和段畅却率领一千骑兵出了城,径直奔向了北周大军——干仗?No,投降!东城于是城门大开,宇文邕亲自率军攻击东城,傍晚时分,终于攻进了城,然后他们干的第一件事——焚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