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杨广死了,隋朝名存实亡,旧时代结束了,新时代即将来临。

但是,在这旧时代和新时代之间,却还吟唱着一首首的英雄悲歌,还有那一曲曲的枭雄离歌。

就让我们回到那样的时代吧!

英雄悲歌之李密Ⅰ——低级龙套

宇文化及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就在几天前,我们谈论隋末局势时,都不会花一秒钟时间定格在他身上——当时我们谈论的,是夺取关中的李渊父子、在东都反复较量的李密和王世充、山东地区迅速崛起的窦建德、在江淮三足鼎立的杜伏威、李子通和左才相(后来是沈法兴)、在马邑啸聚一方的刘武周、在陇西称霸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如此等等。

但是,现在,我们却再也不能无视宇文化及了——因为,他干掉了杨广。

“弑君”,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事件,也正因如此,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干出如此轰动事件的人物,也势必是一时雄杰。

从秦末的赵高到东汉的梁冀,从曹魏的曹丕到西晋的司马昭,从东晋末年的桓玄、刘裕到南北朝中期的萧鸾、萧衍,然后便是北周的宇文护、隋朝的杨坚;这些人物,不管我们如何评价他们,都至少得送上四个字——风云人物。

如今,宇文化及也加入了弑君者的行列,而且,因为《隋唐演义》的关系,他的名气比之前辈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他能不能跟前辈一样,无论胜败,也来领一时之风骚,执一时之牛耳呢?

我们接着来看弑君之后的宇文化及吧。

首先自然是大清洗,凡是不听话的,管你朝内大员还是皇亲国戚,管你年未弱冠还是耄耋之年,一律都是一个字——杀。

然后要处理的,乃是一个名分问题。叛军反是造了,皇帝也杀了,接下来怎么办?怎么跟天下人交代?很显然,宇文化及的心还不够绝,干掉杨广、诛杀异己之后,他没有立即选择称王称帝,而是拥立了杨广的侄儿、杨俊的儿子、秦王杨浩当皇帝。宇文化及这么干,无非还想表明,自己依然忠于隋室,不过,意义就如脱裤子放屁一样——多此一举。

接着呢?接着就是一个字——溜!叛军之所以造反,最重要的原因——想家;因此,行动计划早在造反之初就定下了——回家。宇文化及倒也不客气,就地“免费征用”了江都人家的舟楫,然后大摇大摆的沿水路西进。

这个“溜”字,决定了宇文化及的前途——龙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宇文化及选择了成功率最低的一种革命方式。

中国历史上的革命,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叫做“席卷式革命”。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部分都是“席卷式革命”。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的,一路所向披靡,见神杀神,遇鬼杀鬼,瞬间就占领了X州X县,然后形成N分天下有其一的态势;这种情形,就叫“席卷”。

打个比方吧,晚清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便是一次很典型的“席卷式革命”,太平军发轫之初,那叫一个无人可挡,瞬间就坐拥了半壁江山。可惜啊,太平军最大的毛病,便是没有将“席卷”进行到底,粗俗点说,眼皮子太浅!

第二类革命,我们称之为“流窜式革命”。

“流窜式革命”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占地盘,打到哪算哪,没有固定根据地。

最典型的“流窜式革命”,便是唐末的黄巢起义了。朋友们,黄巢可是个牛人,此公坚持革命十多年,两渡黄河,四渡长江,在没有固定地盘的情况下,最后愣是杀进了长安,建立了“大齐”,堪称中国历史最牛逼的流寇。

另一个“流窜式革命”的大佬级人物,便是明末的张献忠啦,关于此公的脾性,问问四川人民,他们可有切肤之痛呢。

还有第三类,称作“割据式革命”。

关于这个“割据式革命”,历史上也是有真实的例子的,比如唐末的庞勋起义;但是,要说影响力大,妇孺老幼雅俗共知的,那就是《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了。关于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故事,请大家自行翻阅《水浒传》。

“割据式革命”,说白了,就是实力不够,既没有“流窜”的胆略,也没有“席卷”的能量,所以,就只能占山为王,混个温饱,过一天算一天了。

当然,梁山好汉的革命方式,在近代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就将其开拓创新,开启了割据式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武装割据积蓄力量、保存自己,最终成功夺取天下,建立新中国的。

当然,或许还有第四种,非常特殊的一种——接力式革命。

接力式革命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大体过程,就是一群不知名革命小将偶然间在武汉放了把火,然后这把火迅速烧遍了全国,国内各派势力都浑水摸鱼、趁火打劫,然后形成了各省纷纷宣布独立的局面。紧接着,一代枭雄袁世凯就耍弄起了他的权术,一面借革命党压清廷,另一面借清廷压革命党,随后又玩起了南北和谈,然后,稀里糊涂的,一个新政权就从谈判中诞生了。

辛亥革命很特殊,不具普遍性,所以,我们无需讨论它。

宇文化及的革命方式,应该是第二类——流窜式革命,不占地盘的革命。

历史证明,流窜式革命,没有最终成功的先例,大部分时候,都是胎死腹中,只有极少数的牛人,比如黄巢和张献忠,这种中国历史上一等一的枭雄,才能稍微搞出点气候,但最终也不免流于失败。

何以如此呢?因为,有固定的地盘,才有充足的后勤供应,而有充足的后勤供应,才可能支撑起强大的革命队伍——有地才能养人,有人才有胜利。

隋朝末年的枭雄们,除开实在另类的宇文化及,他们所做的事情,都并无二致——抢地盘。李渊在抢关中,李密在抢东都,窦建德在抢山东华北,杜伏威在抢江淮……甚至,在抢地盘而外,高明的战略家们,还会更进一步考虑——抢哪?杨玄感失败的例子就证明,光知道抢地盘还不行,还得知道抢哪。

宇文化及如今就反其道而行之,不要说考虑不到“抢哪”这样的高级问题,他甚至连“抢”都没有考虑,他选择了“溜”,所以,他选择了一条龙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