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4/43页)

于是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各举所部降于密。窦建德、硃粲、孟海公、徐圆朗等并遣使奉表劝进,密官属裴仁基等亦上表请正位号。

已经开始有人劝进了,尤其是窦建德也开始劝进了,但是,李密有没有接受呢?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攻下东都。

李密是个明白人,当皇帝这种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会成为众矢之的的,没有稳固的根据地,贸贸然就登基,只会有一个下场——死,所以,这种行为称之为——找死。这是政敌们的糖衣炮弹,李密当然不会被打倒。

李密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有。因为东都这个地方,乃是四战之地,在宇文化及领着江都骁果浩浩荡荡开过来之前,已经有另一派势力过来打了个呼哨——谁呢?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

英雄悲歌之李密Ⅲ——痛苦的主角

该年正月二十二日,李渊派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当左翼和右翼指挥官,前来东都“增援”。之所以用“增援”这个词,是因为李渊当时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表面上看,他还是隋朝的忠臣,他只是丞相,他尊奉的皇帝是杨侑。

当然,“增援”这个词,也只有李渊有脸皮用,全天下的人,包括东都的政府部队,都知道,要李建成和李世民来“增援”,这叫引狼入室。于是,该年四月,当李建成率军抵达东都时,东都政府给李建成送上了一道名菜——闭门羹。

李建成倒也也挺牛逼,还派人去做说服工作,表示我们真是来“增援”的,但是好说歹说,东都政府也依旧认为,李建成不是来“增援”的,而是来“打劫”的,于是,接茬不理他们。

李建成来了,李密自然也要有所表示。但是,李密比东都政府高明得多,他看穿了李建成的心思——李建成此来,既不是“增援”,也不是“打劫”(东都政府显然还没傻到要把李渊父子当盟友的地步),而是来“试探”和“示威”的。所谓“试探”,是来看看东都的局面到底如何,有没有可能立即对关中形成威胁,现在的答案是——东都一团乱麻,显然没空管关中;所谓“示威”,是要让东都的各派势力看看,李家军不是好惹的,不要轻易去关中触霉头。

既是“试探”和“示威”,李建成就不会真跟李密大打出手,李密也不会真跟李建成决战,于是,李密只是派兵象征性的前去攻击李建成,而后,双方部队稍作接触,就各自撤退。李密此举是为了警告李建成——东都是我的地盘,你别来掺和;而李建成则回答——我就是来看看,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别担心。

但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到来,终究还是给东都城内带来些影响。由于王世充屡战屡败,李密如日中天,东都政府的局势非常不理想,于是,就有一些人,准备抛弃隋朝这条破败的大船,转而去投效李氏兄弟。

东都城内有人要弃船,李氏兄弟准备接收吗?李世民给出的回答是:“新定关中,根本未固,悬军远来,虽得东都,不能守也。”

李世民这番话就道出了他和老兄率军前来东都的本意——“新定关中,根本未固”,这意味着,在李世民看来,眼下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稳固根据地,而不是开疆辟土;“悬军远来,虽得东都,不能守也”,这意味着,李氏兄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夺取东都,因为他们知道不可守;既是如此,他们来干什么呢?还是那四个字——“试探”和“示威”。

如今任务完成,东都这片是非之地,也不可久留,于是,李世民准备撤。在撤之前,李世民预测,东都方面一定不会轻易让他们开溜,一准儿出来追一追,于是,他提前在洛阳城西南,安排下了三道伏兵。

果不出李世民所料,他们刚撤,洛阳城内就由段达率军一万前来追击;同样不出李世民所料,段达被三道伏兵袭击,遭遇大败,而后李世民回军反击,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干掉隋军四千余。然后,李世民还夺取了新安和宜阳二郡,安排部下驻守,以此作为日后平定东都的前线基地。

再然后,李世民就撤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来而又返,让本就紧张的东都局势显得更为凝重。

困守东都的一部分将领,已经丧失了守城的意志,他们本打算投奔李家军,但马屁拍到了马蹄上,李家军眼下对东都根本没有兴趣,来看了看之后又走了;那该怎么办呢?段世弘等人认为——没有李世民,不还有李密么?于是,这帮人就开始秘密谋划,准备跟李密里应外合,在四月二十日晚迎接李密入城。

可悲的是,计划提前暴露,杨侗提前得悉,而王世充则奉命将其一网打尽,原本准备进城的李密,听说卧底暴露,也就取消了原定计划。

这是一次谋反未遂,但是,这次未遂事件,却意味着在东都的相持战中,李密开始慢慢占据了上风,而政府军日渐势弱,看起来胜负已分。

李密要赢了?至少连李密都没有这么认为。在东都跟隋军主力的反复相持,虽然李密逐渐占据了上风,但是,聪明的李密不会看不出,真正在过程中获利的,并不是他,而是那些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闷声发大财的人。

因此,在跟东都相持的同时,李密也在加紧政治攻势。

在李渊刚起兵时,李密曾经提出过要李渊亲往河内缔结盟约,当时李渊以“汾晋左右,尚须安辑;盟津之会,未暇卜期”为由加以拒绝,如今斗转星移,李渊已经入据长安,并且拥兵数十万,成为大敌;而在洛阳以东,窦建德等势力虽然口口声声表示拥戴,但是,李密也明白,此人拥戴是假,利用李密吸引隋军火力,默默积蓄力量、发展自己,才是真。长此以往,难保窦建德不会成为第二个李渊。

李密准备怎么办呢?也没什么好办法,跟当年对待李渊一样,派人前去说降,让窦建德前来面见李密,然后……

李密派去的使者,一如既往,是他手下的头号说客,房彦藻。

该年二月,房彦藻和郑颋从黎阳出发,向东挺进,开始他们的外交攻势。房彦藻最早说服的,乃是梁郡(河南省商丘市)郡守杨汪。

这位杨汪同志,跟李密乃是“老相识”了,更准确的说,“老冤家”了。想当年杨玄感兵败,李密流亡,他曾经一度投奔妹夫雍丘(河南省杞县)令丘君明,然后被藏到了江湖游侠王秀才家,还娶了王秀才的闺女,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能够逃脱隋朝政府的追捕,妹夫和岳父,都最终罹难;而当时对李密穷追不舍的政府官员中,杨汪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