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连横与合纵(上)(第3/8页)

他跑到赵国,直接跟赵国的老大交谈。

赵王这些年来,老是给魏国欺负,也知道被欺负的原因就是太缺人才了。这时,听到苏秦的吹牛,只觉得这哥们儿太有才了,大喜过望,立即封苏秦为武安君,把一颗大大的相印直接挂到他的脖子上,还配给他一百辆兵车、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然后让他以这个排场去游说其他君主,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苏秦就带着这些东西,浩浩荡荡出使五国,把五国的老大个个都说得服服帖帖,愿意遵从他的建议,联合起来,跟秦国为敌到底。

这哥们儿不但让六国的老大都听从他的话,而且六国老大都聘请他当自己的相国。就这样,这哥们儿身上带着六个国家的总理大印。当他完成任务回到赵国,那个排场已经比国君牛了很多。史书上的描述是:于是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

据说,苏秦准备到楚国去做楚王的思想工作时,路过他的老家洛阳。他的老爸老妈急忙收拾屋子,连街道都打扫干净,请来乐队,到三十里外的郊区去迎接他。他的老婆看到他浩浩荡荡而来,不敢抬头看他的眼睛,只是侧着耳朵听他高谈阔论;他的嫂子就更不管形象了,直接趴在地板上,不停地叩头谢罪。

苏秦一看,就问他嫂子:“你以前为什么那么鄙视我,现在又这样对待我?”

嫂子说,“以前你穷啊。现在你有钱了啊。”

苏秦一听,不由又是长叹一声。穷的时候,连老爸都可以不认儿子,老婆也不认老公。可一旦富贵,连亲戚都怕自己。这个荣华富贵实在是好东西啊。他当场拿出千金,散发给那些曾经鄙视过他的父老乡亲。

这哥们很够意思,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刚到燕国时,向人家借过一百钱做路费,现在他找到那人,拿出一百金送给那人。他还给所有曾帮助过他的人都发了钱。连同他的所有跟班,个个有份。有一个跟班看到别人都拿了,硬是没轮到自己去领钱,就急了起来,跑到苏秦面前说,老大,都给人家了,怎么不给我啊。

苏秦说:“我哪能忘记你呢?兄弟啊,当初你跟我去燕国,到易水时,我已经很穷困了。你再三地要跟我拜拜。我对你很有意见。所以,在放发红包时,我只能把你放在最后。现在你也可以领钱了。”

这哥们儿够意思吧?

张仪入秦

苏秦的这个合纵的策略一出台,秦国当然不愿干了。秦国现在虽然已经很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跟六国抗衡的地步。于是,秦国派人去找到魏国和齐国,说:“你们跟我一起去把赵国教训一顿。现在秦国是霸主,可赵国却天天在向你们指手画脚。”

魏国刚给秦国猛打几顿,内心世界装满了恐秦情绪,给秦国一吓,立马从以赵国为核心的联盟里脱离出来,站在秦国一边。齐国此前也跟赵国闹矛盾,这时看到魏国毫不犹豫地跟着秦国,当然也宣布跟赵国拜拜,加入秦国的联盟了。

三国高调宣布,要向赵国开展军事行动。

赵肃侯一看,要是三个大国真的把大军开进来,赵国能抵挡吗?于是就生气起来,把苏秦叫来,大爆了一顿粗口。

苏秦也慌了起来,一面申请出使燕国,一面想办法把张仪派到秦国,对秦国的策略进行干扰。

于是,张仪出场。

当然,他刚出场时一点儿不隆重。

他是魏国人,是农N代,家境比较穷。但他也是个人穷志不穷的好孩子,硬是跑到鬼谷子那里求学。于是,他就成了苏秦的同窗好友。这哥们儿不但聪明而且很勤奋,学习成绩很突出,连苏秦也觉得自己比不过他。

他毕业后,也跟苏秦一样,拿着那份自荐书到处求职,可跑得腿都断了,也没有求到一个像样的工作。于是,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魏国。但他仍然没有灰心,又去找魏惠王——人家不用,咱家乡的老大应该用自己人吧?

可惠王对他的长篇大论一点儿不感兴趣。

他一气之下,又跑到楚国,投奔到楚相昭阳的门下,希望能得到昭阳的引荐,在楚国干一番事业来。

哪知,还没有跟昭阳混熟,就先出事了。

昭阳带着楚兵把魏国猛偏了一顿,楚王高兴得要命,立即把那块和氏璧奖给他。昭阳很爽,请大家来喝酒。然后把这宝物拿来给大家欣赏。大家都争着拿来看,于是你传给我,我传给你,传来传去之后,和氏璧不再传下去了。和氏璧没有再传下去并不是因为昭阳心疼自己的宝物而收回去的,而是和氏璧不见了。

谁偷了和氏璧?

在场的人都大声否认:我不是小偷。

那时,张仪也在现场,也跟大家大声说:“我没有偷。”

大概这哥们儿平时嘴巴很牛,很多人对他很不爽,而且他是刚来的,又是外来人员,于是,大家都一口咬定是张仪偷的。他那么穷,最见不得钱,肯定是他偷的。

张仪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到名校拜名师,一心一意想混个出人头地,根本不会做小偷小摸,因此大声争辩。

可昭阳却信大家的话。你说你没偷,你能拿出你不偷的证据吗?或者你能拿出别人偷的证据吗?

张仪这两个证据一样也拿不出。于是,昭阳就说,看来不来个严刑逼供,你是不会交出来的。

手下过来,把张仪拉下去,打了一遍又一遍。他仍然不承认——他现在就是想承认也没有办法承认。你承认了,那你得把东西交出来?他拿什么东西来交?

于是,只得继续打,直打得他离死还有一口气,昭阳怕真的把他打死了,出了人命,那可不好玩,就下令停止。

张仪回到家,老婆一看,我的官人啊。你不是去喝酒吗?怎么喝成这个样子?我看你的命都差不多完蛋了。

张仪一抹脸上的血,张开嘴巴,问:“老婆,你帮我看看,我的舌头还有吗?”

老婆说:“还没有丢掉。”

张仪说:“呵呵,只要这个东东还在,老子的本钱就还大大的有。老子终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

这时,苏秦正在赵国实施他的合纵政策,怕秦国来破坏他,因此决定物色个人去秦国,控制秦国的决策系统,让秦国无法破坏他的这个策略。他想了好久,觉得张仪是最好的人选。

这哥们儿很会玩阴谋,他并没有直接给张仪写信,说“老同学,你帮我到秦国去当我的卧底吧。”而是派人跑到楚国,找到张仪,做张仪的思想工作:现在赵国的相国不是你的同学吗?苏秦现在在赵国牛得要命,排场比国君还要大啊。你为什么不去投靠他。在这里都被当成小偷打成这个样子,命都差不多没有了啊,你还有什么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