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空降(第2/6页)

史迪威一行离去后,威廉队长让大家坐下来布置任务,他说为确保“威尼斯水城”行动万无一失,另一支代号为“雷电”的美军特种部队已经提前进入敌人后方,两支队伍将在约定时间一同向敌人机场发起攻击。驻守密支那的敌人正是他们的老对手日军第十八师团。根据最新情报,敌人正在向密支那增加兵力加强防卫,所以行动成败的关键就是隐蔽神速和出其不意。

太阳开始西沉,一队盟军机群掠过新背洋机场往东飞去,它们是去对敌人重兵布防的密支那城执行大规模轰炸任务的。与此同时,一架运输机也载着小分队滑离跑道,它很快追上轰炸机,加入大机群的飞行队列。父亲背着电台,怀抱卡宾枪坐在运输机里,耳边马达轰鸣声震耳欲聋,身边的闷墩忽然捅捅他叫他快看,他从舷窗望出去,只见像海水一样澄明碧蓝的天空中,一轮夕阳正在西天燃烧,许多体形笨重的轰炸机整齐平稳地游动,而在轰炸机上方,成群的护航战斗机则像海豚一样灵巧跳跃。闷墩朝他捏起拳头,父亲当然明白朋友的意思,仅仅两年前日本飞机还在丧心病狂地“无区别”轰炸中国城市,现在轮到让日本人尝尝炸弹的滋味了。他也朝闷墩捏起拳头,两人会心一笑,都有种扬眉吐气的亢奋。

几十分钟后,东南地平线上出现了城市的身影,也就是说机群快要飞临目标上空,运输机忽然单独脱离大机群向北方飞去。这种配合恰到好处天衣无缝,父亲知道大轰炸正是“威尼斯水城”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转移敌人注意力,掩护“甲壳虫”分队顺利实施空降。

2

降落地点在密支那以北一座人迹罕至的狭窄山谷里,这里曾经是一座玉石矿,因为战争爆发废弃了,正好做了小分队的秘密空降场所。

父亲落地时刚好遭遇一股横切风,他被降落伞的强大惯性拖拽着,身不由己地向前滚落,幸好被几个人拦腰抱住了。再看面前,一个深不测底的矿洞张开大口,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来。那些抱住他的人都是些皮肤黝黑的当地人,或背着步枪,或扛着机枪,正朝他露出白牙来笑呢。原来他们都是缅甸抗日游击队员,共有几十人,奉命来给小分队带路做向导的。父亲听见其中一个青年用纯正的汉语说道:“我是队长,叫李玉树,欢迎你们。”

父亲有些惊讶:“你们都会说汉语吗?”

李队长回答:“大家都是缅甸华侨,在密支那,华侨要占到将近一半呢。”

父亲忽然有种回家的亲切感觉,在这座距离祖国仅有咫尺之遥的缅甸城市郊外,他已经嗅到越来越浓郁的家乡气息了。队员们埋好降落伞,然后跟着游击队员迅速撤离了玉石矿。

天很快黑下来,大森林伸手不见五指,幸好游击队员熟悉地形,他们还赶来十几匹驮马,把空投的武器、弹药和电台都驮在马背上。父亲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前几回在敌后执行任务都靠罗盘和指北针摸索方向,人就跟跌进无底洞一样没有底,现在有当地向导带路就不同了。森林里静悄悄的,除了驮马发出的粗重鼻息和马蹄铁踏在石头上发出的嘚嘚脆响,以及偶有枪托铁器碰撞声外,队伍像一支无声的利箭迅疾射向隐藏在夜幕下的密支那西郊机场。

半夜里队伍来到一座山洞宿营,许多人坐在地上就睡着了。父亲刚刚合上眼就被人叫起来,他看见威廉队长亮起手电,铺开军用地图听李队长介绍情况。原来前面有情报传来,敌人在山下加强警戒,增派许多巡逻队,所以小分队必须绕道而行。从地图上看,他们的路程将比原先计划多出整整一倍。大家都用眼睛望着威廉,父亲已经架好电台天线准备开机,但是美国人又摇摇头说:“继续保持无线电静默。队伍马上出发,无论多远我们都必须赶在明天半夜前到达目标区域,按时发起进攻!”

队员们默默背起武器装备,虎头迷迷糊糊地说:“还要走么?”

闷墩吓唬他说:“你别走丢了,这里到处都是蚂蟥呢。”

虎头瞌睡一吓醒了,闷墩拍拍他说:“当心脚下,摔折腿可没法帮你。”

天亮后队伍爬上一座陡峭的山头,队员军装全湿透了,连擅长翻山越岭的驮马都累得口吐白沫,这时一阵山摇地动的马达轰响迎面扑来,山林中狂风骤起树枝乱摇,原来是一群涂成深色的盟军飞机正擦着山头呼啸而过。队员们激动起来,他们知道整个白天盟军飞机都将以不间断空袭来掩护小分队行动,有人向飞机挥手致意,尽管他们知道飞机根本看不见这支穿行在茫茫林海中的步兵小队伍。

日头当顶的时候,他们面前又出现一处废弃的玉石矿,威廉命令就地休息一会儿。父亲同李队长坐在一起,他看见这里的岩石与别处显著不同,随手捡起一块来,只见阳光映照下的石头闪动着红红绿绿的光泽,晶莹剔透煞是好看。李队长告诉他,缅北是世界闻名的玉石产地,红玉称“翡”,绿玉称“翠”,都是宝石中的珍品。但是翡翠矿石大都埋藏在深山老林和干河床岩石下面,开采极为艰难,所以又有“一粒翡翠一滴血,一块毛玉(未打磨的玉石)一条命”的说法。日本人占领缅北后也试图开采玉石矿,他们从国内派了工程师进山寻找矿脉,动用工兵开钻爆破,结果引起山体塌方砸死不少人。加上日本人不适应热带丛林的环境气候,不少人染上瘴气和出血热,回去不久就送了命,因此才收敛起掠夺缅甸矿产资源的野心。

李队长出身于富有的华侨家庭,父亲是密支那有名的木材商人,他本人正在仰光大学念书。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陷缅甸,他父亲因为帮助过中国远征军被日本人杀害,母亲和妹妹惨遭凌辱后下落不明,血海深仇促使他拿起枪来参加了抵抗组织。父亲听了久久没有出声,脑海里也出现了许多年前那颗长着黑色翅膀的日本炸弹,它在父亲记忆的天空中肆意飞舞横冲直撞。父亲想,要是没有日本人的炸弹,今天的自己应该是个什么模样呢?坐在大学教室里听课?实验室里做实验?或者正在远赴外国留学的轮船上?总之他决不会浑身汗臭疲惫不堪,抱着卡宾枪坐在一处叫不出地名的深山老林待命。当李队长得知眼前这些中国特种兵全都是来自内地的学生时,惊奇得久久合不拢嘴巴。他拉着父亲的手说:“怪不得你们个个气度不凡,听你英文那么好,原来都是文化青年啊。”

队伍再次行进,大家已经多了一份亲近,就像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下午太阳落山时,队伍终于走出森林,悄悄接近密支那郊区。走在前面的侦察兵向队伍发出信号,前面村庄发现敌人巡逻队,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本来那里应该是一座无人村落,居民都被日本人强行合并到大村去了,但是此时却有几个日本兵在村子里烧火做饭,还有一个在村外放哨。这个突发情况令威廉蹙起眉头,他与李队长商量几句,果断下令消灭这些敌人,不许一个漏网回去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