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袁洪特殊关系由来

作为宋案中的两个关键人物,洪述祖与袁世凯是如何结识的,二人关系如何,是解开宋案谜团首先必须研究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却未见有人详细研究过。根据现有资料来看,洪述祖和袁世凯初次见面,应是甲午战争爆发前在汉城。其时袁世凯担任清朝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委员,洪述祖则于是年五月二十七日(6月30日)被津海关道盛宣怀派赴朝鲜,协助电报局总办李毓森办理电线事务。洪述祖于六月初一日(7月3日)到达汉城后,很快便被李毓森派往汉城以北至开城一线办理电线事务。六月十七日(7月19日),洪述祖完成任务后由仁川启程返回天津,合计在汉城及开城一线工作仅20余日。[102]其间,盛宣怀得知袁世凯健康欠佳,曾于六月初十日(7月12日)致电表示关切,并告诉袁世凯,“洪引之医甚精,可备诊”。[103]因此,在洪述祖短暂的汉城工作期间,他与袁世凯应当见过面。1918年11月洪述祖在京师高等审判厅作供时也说:“唐绍仪作驻高丽帮办军务之时,我随唐绍仪办事,彼时袁世凯作驻高丽办事大臣,因此与袁世凯相识。”[104]可证洪述祖的确早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已经与袁世凯、唐绍仪相识。只不过唐绍仪当时为驻朝鲜总领事,而非“驻高丽帮办军务”;洪述祖系随汉城电报局总办李毓森,而非唐绍仪办事。

在洪述祖自朝鲜返回天津的同时,袁世凯也受命回国。不久,中日战争爆发,洪述祖被盛宣怀第二次派赴朝鲜,到平壤办理电报事务。洪述祖于七月二十七日(8月27日)抵达平壤,除办理电报事务外,不久又被先前从汉城以南牙山败退至平壤的叶志超延入幕府。[105]袁世凯则奉命到奉天办理后路转运事宜。八月十七日(9月16日),平壤失守。九月初,袁世凯在奉天凤凰城碰到了身负枪伤、败退回来的洪述祖,二人再次相见。袁世凯当时曾致函盛宣怀请多关照洪述祖,称:“该令才识极佳,殊切佩服,惜不能挽之以资佐……此次险极,务乞垂怜优惠,以劝勤事者。”[106]可见袁世凯对洪述祖印象甚佳,而且非常欣赏其才干,不过盛宣怀并未施以援手。此后,二人命运迥殊,洪述祖长期以幕僚或候补官员混迹于上海、江苏、湖北等地,袁世凯则平步青云,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光绪三十三年(1907)底,洪述祖以试用道至直隶候补,先后被总督杨士骧委任会办直隶全省水利总局、洋务局、印花税局、度量权衡局等事宜,后又任井陉矿务局总办。其时袁世凯已升任外务部尚书。三十四年底,袁世凯被清廷罢免,回到河南原籍。宣统二年(1910)底,洪述祖亦被直隶总督陈夔龙奏请革职。在此期间二人仍偶有联系。

迨至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请袁世凯出山,洪、袁二人关系开始紧密起来。先是宣统三年(1911)秋,四川爆发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清廷不得不于九月初五日(10月26日)将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罢免,而以唐绍仪继其任。[107]由于唐绍仪为“袁之私人”,清廷这一举动被时人视为“政府欲以内阁总理畀袁,冀其与革党议和,商定满意之改革办法,以平乱事而保朝廷”,因此,唐绍仪“允否赴任,颇为人所注意”。[108]洪述祖与唐绍仪相识多年,当时又都住在天津,颇有往来,[109]他建议唐绍仪不要就任,而与袁世凯密商南北议和,乘机将清帝推倒,实行民主共和,由袁任总统,唐任总理。此中内幕,张国淦在《辛亥革命史料》“南北议和”一节中曾经披露:

据赵秉钧言:“唐绍仪到京,住东交民巷六国饭店。直隶候补道洪述祖,在北洋时与唐有旧,力劝其不就邮传大臣职务,乘此机会,仿照美、法,将中国帝制,改造民主。其进行,一方面挟北方势力,与南方接洽;一方面借南方势力,以胁制北方。其对于宫廷、亲贵、外交、党人,都有运用方法,照此做去,能使清帝退位。清廷无人,推倒并不甚难,可与宫保(袁)详密商定,创建共和局面,宫保为第一任大总统,公为新国内阁总理”云云。后来大都不出其策划。此民元年赵秉钧在国务院称赞洪述祖之才言之,似有过誉之处。此事外间绝少知者,除赵以外,惟国务院秘书程经世言,洪曾劝唐不任职,未言其他。[110]

另外在《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一篇中,张国淦也讲到了此事,并说:“民国元年赵秉钧在国务院向我推誉洪述祖的时候,曾告诉我,洪述祖替袁世凯所想的办法,也是袁世凯自己所采取的办法。”[111]张国淦民初曾任国务院秘书长,其所述得自国务总理赵秉钧,而赵与袁、洪皆有密切关系,也是南北议和中袁方的重要人物,故能得其内幕。不过张国淦所记细节亦有不确之处,如洪述祖直隶候补道之职当时已被革去,洪与唐相识也非在北洋时,而是早在唐绍仪甲午年任职朝鲜时期。

洪述祖之所以建议唐绍仪不要就任,背后实与赵凤昌之秘密运动有关。在清廷任命唐绍仪继任邮传部大臣次日,即九月初六日(10月27日),赵凤昌即向唐绍仪发出如下密电:

大事计旦夕即定,公宜缓到任。如到任,宫廷闻警迁避时,公须对付各使,杜其狡谋,以报将来中国,同深叩祷。昌。(初六午发)[112]

所谓“大事”,当指起义推倒清廷事,或指南北议和事;“缓到任”,是指要唐缓任清廷邮传部大臣;“将来中国”则指推倒清廷后之中国。十月初一日(11月21日),洪述祖密函赵凤昌:

竹哥鉴:上月初在少川(即唐绍仪——引者)处,读吾哥密电。次日弟草一诏稿,托人转说前途,迄未有效。直至项城入京,方以此稿抄两份分途达之。(少川之力)项城甚为赞成,而难于启齿,不得已开少川之缺(非开缺不肯行),于廿七日入都商定办法。弟廿八入都,于廿八日少川自往晤老庆,反复言之。老庆亦谈之,声泪并下,然亦不能独断,允于次早决定。不料一夜之后(想必与载沣等密商矣),廿九早,全局又翻,说恐怕国民专要共和云云。菊人、项城均力争不得,项城退直,焦急万分。少川代谋,即以此宗旨由项城奏请施行(约五日内即可见),倘不允,即日辞职,以去就争之。事机千载一时,南中切勿松动。(惟到沪议政员,殊难其人,以少川来,南中人愿否?乞密示。)手此密布,即请道安。敝寓天津宿纬路。弟述祖顿首。十月朔日。[113]

函中所谓“上月初在少川处,读吾哥密电”,即指前引九月初六日(10月27日)赵凤昌致唐绍仪之电。“项城入京”在九月二十四日(11月14日)。[114]“开少川之缺”在九月二十六日(11月16日)袁内阁组织成立,以杨士琦为邮传部大臣之时。[115]“非开缺不肯行”,意思是唐绍仪若未被开缺而入京,则将被人视为就任邮传部大臣,故须先开缺,方便于其进京,替“难于启齿”的袁世凯游说清廷王公大臣。“即以此宗旨”,是指洪述祖所草诏稿之宗旨,即停战议宪(详下文)。“到沪议政员”指北方赴南方和谈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