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克朗塔夫之战

位于爱尔兰海对岸的都柏林王国也在摇摇欲坠。从某些方面而言,试图征服和控制约克的频繁举动已经耗尽了爱尔兰维京人的力量。原本可以用来征服爱尔兰的力量,为了建立水上帝国的幻想而牺牲,现在都柏林将为此付出代价。

奥拉夫·西特里克逊被逐出约克后,曾试图在爱尔兰壮大自己的力量,但是遭到了势力日渐强盛的至尊王梅尔·塞克纳尔的激烈抵抗。梅尔·塞克纳尔是米斯(Meath)的国王,该地与都柏林的西部接壤。980年,已经年过六十的奥拉夫决定消除这个威胁。他从苏格兰的滨海地区和赫布里底群岛招募维京军人,迫使爱尔兰人向他屈服。两军在塔拉山附近相遇,该地是至尊王最初的势力阵地。

维京人遭遇了入侵爱尔兰以来的最大挫败,终结了都柏林作为爱尔兰岛权力中心的地位。72奥拉夫的长子和他的继任者遭到杀戮,维京人被打得溃不成军。大获全胜的爱尔兰人占领了都柏林,逼迫其市民缴纳丰厚的贡金。奥拉夫——或许主动退位,或许被迫放权——在这样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时刻来到了艾奥纳修道院,成了一名普通的修士,并在此度过了余生。从此之后,爱尔兰岛上的维京人成了附属的群体,被彼此相互斗争的国王当作争权夺利的盟友,但是再也无法对爱尔兰原住民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在与维京人的长期斗争中,梅尔国王成了最大的赢家。米斯王国崛起,成了主要的王国,他也牢牢地锁定了至尊王的位置。米斯王国的唯一对手是远在西南地区的芒斯特王国。它的国王是布里安·博鲁,此人颇具雄心壮志,曾把爱尔兰西部的维京人全部驱逐,并因此而赢得声誉。73

布里安是名新贵,他是一位来自落后王国的二代君主,但是他已经显示出了自己非凡的政治和军事能力。布里安是老国王12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幼年时期在维京人的一次袭击中幸存下来,后来在芒斯特的一所修道院中接受教育,并在这里学会了弹奏竖琴。他死后,为了纪念他,竖琴被定为爱尔兰的象征。他精通多种语言,包括拉丁语和希腊语。他将尤里乌斯·恺撒的生平熟谙于心,因为他被这位伟大将军的才能所震撼。恺撒不仅总能战胜自己的敌人,而且有着记忆作战计划的良好习惯,从而避免了作战计划被敌人拦截的可能。

继承王位后,他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利用维京人的战术与维京人作战。他经常让被俘的维京人在前引路,派兵突袭内陆地区。海战与陆战相结合,利用这种不同寻常的作战方式,布里安逐渐建立了自己对整个西南地区的掌控。997年,这项非凡的成就得到了正式的认可,至尊王梅尔·塞克纳尔被迫与他共享王权。梅尔将继续保持至尊王的头衔,但是布里安将独立管理南部地区。不管怎样,爱尔兰如今有了两位至尊王。

无论这个新的联盟有多么脆弱,它使爱尔兰境内抵抗维京人的主要势力实现了首次联合。999年,爱尔兰历史上最后一位维京伟人,“白胡子”西特里克在伦斯特(Leinster)发起了反抗布里安统治的起义。两位至尊王联合作战,将叛军困在了一个狭窄的山谷内,屠杀了大部分叛军。都柏林再次被占领,西特里克向布里安宣誓效忠,借此才保住了自己的王位。

这场胜利激化了联盟之间的关系,因而更像是一场失败。与一个突然崛起的新贵分享政权,已令梅尔备感屈辱。然而,布里安·博鲁在第二年做出了更加过分的举动:贬黜梅尔,独称至尊王。这种举动引发了一系列阴谋,这些阴谋即便从整个爱尔兰历史来看,也算得上是错综复杂。平步青云的布里安·博鲁最终被这些阴谋所击败。

都柏林的“白胡子”西特里克最早提出了这项计划74,梅尔·塞克纳尔在暗中秘密协助,他当时仍在为从至尊王的位置上被贬黜下来而愤愤不平。1005年,布里安赤裸裸的野心使得其他爱尔兰领主感到忧虑,并加入了他们的谋划。那年,博鲁曾前往位于阿马的圣帕特里克的坟墓朝圣,并在祭坛上留下了20盎司黄金。然后,他命人把自己的名字签在教堂的记录簿上,用的是Imperator Scottorum的头衔,即苏格兰皇帝。他的野心就此展露无遗:把各个分裂割据的部落聚合成一个独立的国家,置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之下。

这意味着爱尔兰境内的其他所有领主都将被降级。布里安在接下来的十年内稳步推行自己的计划,迫使许多附属王国的领主加入了西特里克的联盟。1014年,西特里克认为联盟已经足够强大,足以公开反抗至尊王。为了壮大叛军的力量,他还找来了维京人作为联盟。这些维京人有的是来自马恩岛由布罗迪伯爵率领的军队,有的是来自冰岛的雇佣兵,甚至还有来自奥克尼的著名的“勇士”西格德(Sigurd the Stout)。西格德还带来了令人畏惧的奥丁的乌鸦旗。75

然而,这支声势浩大的联军从来没有真正地展开过行动。面对布里安·博鲁召集的规模庞大的军队,西特里克感到坐卧不安,于是他悄悄地撤出了联军。梅尔和他做出同样的选择,决定先置身事外,然后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

即便发动这场起义的两个主要策划人选择了退出,剩余的联军依然决定继续这场反抗。依据计划,大军在都柏林集结。这令西特里克有点尴尬,因为他现在的角色是忠诚于布里安的附属国王。1014年4月23日早上,两军在都柏林西部的克朗塔夫平原相遇。

克朗塔夫战役于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如期爆发,被认为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抵御维京人入侵的斗争已经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这场战役通常被视为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历史事件,标志着爱尔兰基督徒在对阵维京异教徒的战役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布里安·博鲁,这位爱尔兰历史上的凡俗伟人,被世人所赞颂。他统一了国家,赶走了来自北方的侵略者,实现了爱尔兰的独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克朗塔夫战役并不是为了驱逐维京侵略者,而是为了决定谁将成为爱尔兰的至尊王。事实上,都柏林境内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之间并无太大区别。“白胡子”西特里克可能是凯尔特人76,而非维京人,而且与布里安一样,也是个基督徒。他修建了都柏林境内的第一座大教堂,铸造了印有十字架的货币,还曾至少两次前往罗马朝圣。他也许曾与马恩岛的布罗迪等维京异教徒联盟,请求他们出兵援助自己,但是布里安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布罗迪的弟弟奥斯帕克(Ospak)和其他几支维京军团也曾为至尊王而战。此外,布里安·博鲁当时已经年过八十,因此他本人并没有直接参战。他退到了克朗塔夫的一座小山丘上,在那里祈祷,把领军作战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穆查德(Murc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