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亲王十字军(第3/5页)

即使在当时,人们都很清楚博希蒙德加入十字军并非出于宗教目的。56博希蒙德起初计划在意大利南部壮大势力,但是计划失败了,因为他强大的叔叔不愿坐视他发展起来成为自己的敌人。当从寻找海路前往君士坦丁堡的朝圣者口中得知东征情况时,博希蒙德正在不情愿地以叔叔的名义围攻阿马尔菲海岸(Amalfi Coast)的一座城市。他迅速意识到这是一个在东方建立自己的王国并骚扰他叔叔的绝佳机会。他立刻宣布要远征耶路撒冷,并带走了大量士兵,以至于他叔叔不得不放弃围城。

博希蒙德加入东征的决定可能有些投机取巧,不过他的规划十分缜密。他带着外甥坦克雷德和一支人数中等但装备精良的军队从巴里出发,横渡亚得里亚海(Adriatic)最狭窄的地方。他的部队在达尔马提亚海岸的多个地区登陆,以免当地的食物供不应求。之后,他安心等待着通过帝国领土的许可。

博希蒙德的军队是礼仪和纪律的楷模。他们不得烧杀抢掠——尽管博希蒙德心里很想这么做——因此避免了当地人往往会对东征军产生的敌意。这点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博希蒙德选择了一条困难的路线,要穿越希腊东北部的品都斯山脉(Pindus Mountains),这里的海拔将近4 000英尺(约合1 219米)。在现今的马其顿西部,他踏上了厄纳齐雅大道(Via Egnatia)。这是一条罗马古道,蜿蜒700英里(约合1 127千米),穿过巴尔干半岛地区,终点是君士坦丁堡。在这里,博希蒙德遇到了紧张的帝国军,他们的任务不仅是保障博希蒙德军队的供给,更重要的是关注博希蒙德的动向。双方谨慎地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然而,这条古道正是10年前博希蒙德征服帝国未果时采用的进军路线,这让他显得来意不善。

然而,对阿历克塞而言幸运的是,博希蒙德另有计划。他的父亲在伟大的一生中只遭遇过一场败仗,那就是输给了老谋深算的阿历克塞。博希蒙德没有蠢到浪费自己的部队去进攻这座拥有全世界最强防御工事的城市。他的打算是在富裕的东方建立一个王国,因此他需要与皇帝保持良好的关系。目前来看,拜占庭是当时近东地区最强大的基督教势力,如果没有皇帝的支持——或至少是合作——就不可能在东方取得长久的成功。

对拜占庭的友好态度还可能带来其他好处。如果博希蒙德能从拜占庭这里获取东征的补给,实现目标就要容易许多,而作为罗马帝国皇帝,阿历克塞有权指定一名十字军的实际领袖。如果皇帝愿意推动,博希蒙德就有望成为东西方基督徒大联盟的关键人物。

尽管诺曼人和拜占庭人近来处于敌对状态,但博希蒙德的乐观有几大理由。57他对拜占庭的了解要胜过任何西方人。他掌握了足以交流的希腊语,熟知帝国礼仪,本人也能说会道。就算阿历克塞不愿意与他合作,他至少可以知道其他东征的亲王都答应了什么条件。接下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他可以静候合适的机会。

博希蒙德在君士坦丁堡获得的待遇让他燃起了希望。按照惯例,求见皇帝的客人需要等待几天,在此期间,典礼官会一丝不苟地教授他们礼仪举止。而博希蒙德仅仅只在圣科斯马斯及圣达米安修道院(Monastery of Sts. Cosmas and Damian)待了一个晚上,也没有典礼官的教导,就得到了进入大皇宫的特别许可。

博希蒙德这种摆脱拜占庭官僚体系的速度,体现了阿历克塞对博希蒙德的重视,这在西方人受到的礼遇中是独一无二的。从皇帝的角度来看,考虑到之前一些东征者可怕的举动,这也有一点赌博的成分。在拜占庭人心中,无论谁坐在皇位上,皇帝的尊严都是至高无上的。帝国可能不如以往几个世纪那般强盛,但仍然是众望所归的基督教大国,它的君主地位要高于其他任何世俗领袖。就算他无法赢得所有基督徒的政治忠诚,至少也应该得到他们的尊重。然而,东征的十字军大多没能展现出恰当的敬意。

从阿历克塞的角度看来,西方人的行为近乎粗鲁。大部分贵族对他的礼物不仅不心怀感激,还认为他小气或是别有用心。许多人表示那些不是真正的礼物,因为拜占庭的物价太高了,这些礼物很快换成钱财,又流回了帝国的口袋里——这倒确实有几分道理。甚至那些留下了礼物的人也很不满意,因为比起皇帝那惊人的财富,他这一点慷慨根本不算什么。十字军认为阿历克塞只是给他们一点小玩意想要打发他们,甚至还有人无礼地抱怨礼物给得太慢,太不频繁了。

对于阿历克塞慷慨赠品的嘲笑,只是让拜占庭人加深了对西方人的糟糕印象。如果说贵族的表现相当傲慢,那骑士往往更加恶劣。按照惯例,皇帝出现时,众人须站立以示尊敬,但戈弗雷的一个部下却无礼地躺在阿历克塞的皇座上。通常状况下,这样不合礼法的行为甚至可以作为开战的借口。阿历克塞巧妙地无视了这次冒犯,不过当戈弗雷的另一位部下轻声提醒时,这个固执的部下不仅拒绝起身,还侮辱了皇帝的名誉。

近些年来,诺曼人与拜占庭是公开的敌对关系,诺曼人很可能同样不受欢迎。不过幸运的是,博希蒙德的野心让他表现得十分规矩。为了缓解紧张情绪,这位诺曼领袖把自己的军队扎营在几千米之外,只带了一小队护卫进城。他与皇帝的会面简短而客气。被要求立下誓言时,博希蒙德毫不犹豫,立刻向阿历克塞宣誓效忠,并归还所有侵占的土地。而起身之后,博希蒙德顺带请求皇帝任命他为东方大统领(Grand Domestic of the East)。

这个请求让阿历克塞感到不安。与他授予的大部分名号响亮的空衔不同,博希蒙德要求的这个职位是帝国最有实权的位置之一。东方大统领是拜占庭在亚洲的所有军队的总指挥官,此举会让博希蒙德成为东征的实际领袖,以及皇帝本人潜在的大敌。

显然,让博希蒙德掌管这么多帝国军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阿历克塞有些尴尬,他得拒绝新臣属的第一个请求了。他婉转地表示时机还不太合适,不过也模糊地暗示如果勇气与忠诚兼具,博希蒙德未来可以得到这个职位。在开了几个临别的玩笑,并获得了阿历克塞派送军队和食物的承诺之后,博希蒙德离开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军营。

从各方面来看,博希蒙德都算是大获成功。他不太可能认为自己真的可以被任命为东方大统领,但他现在知道其他贵族也没有获得这样的待遇。此外,带着拜占庭的供给和军队,他很容易让其他东征者相信自己与皇帝有特殊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