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伐军指东打西征上都(第4/6页)

常遇春也料到了这点:“所以我骑兵疾进其背后,断其归路,这两人岂不就此被围在了大兴州?”

李文忠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敌军无退路,势必持城死战,若强攻我军伤亡必大,一旦被迫长期围困大兴州,敌我所备粮草我军未必胜于元军,小将已代将军传令,我步兵大军径直西进,将军与我莫若绕过大兴州,直接隐蔽进兵新开岭,在那里等着元军岂不事半功倍?”

常遇春立即明白了自己这位年轻副将的意思:把野狼从窝内驱赶出来,提前在它的必逃之路设伏,那时的山区地利将属于了自己,当然强于攻坚作战。

常遇春立即大笑首肯:“好计!不妨把攻占大宁的老办法再用上一回,我们八千轻骑全部打出元军旗号,如此将能借助元廷所修驿道快速行军,两日夜即可到达新开岭!”

解释一下新开岭:这决不会是现代战争中民主联军四纵歼灭国军第25师的辽宁省宽甸新开岭,元末明初的这个新开岭应该位于今天内蒙古境内,距离元上都开平不远,是开平东部的一片低矮山脉,当然也是一道天然屏障。

常遇春全军结束休整立即出动,部队全是骑兵,行军自然快捷,而此刻大兴州的也速与脱大赤,两位都在集中精力于正东大宁方向扑来的大批明军,这使得常遇春与李文忠率部顺利从北面穿境而过,来到新开岭山地。

可能有朋友要问:元朝的丞相这么多?这里怎么又冒出来一位脱大赤丞相?

元朝乃两都制,上都与大都几乎同等配备文武百官,诸部衙门也都一一俱全,大都有几位丞相,上都照样有几位,简直如同今天戏剧中的A角、B角,上都也是元廷的另一政治中心。大多史家都以大都为正都,上都为陪都,其实,在上都办公的“上都分省”才是元廷中枢组织“都省”的核心部分,而那时的元帝基本就是轮流“旅游办公”(岁时巡幸),每年大致在上都驻留半年左右:“发号布政,罔不在焉”,这样元朝丞相也就自然多了一倍。——标准的“机构重叠”。

不止于这些,各个行省都有元廷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左右丞相,用来限制一把手平章政事的权利,可以说,元代的丞相不仅“重叠”设置,简直是多如牛毛!

现在,元廷的丞相就“重叠”在了大兴州,不过,绝不会存在汉人们的习惯认识:一山不容二虎。

蒙古人自觉得很,谁的兵多谁是老大,原来驻防大兴州的部队不足一万,而也速带来三万多重兵,更何况这时的也速还有个梁王身份,且是率部驰援脱大赤,这基本等于救命恩人到了,这位脱大赤丞相能不乖乖服从也速丞相?

来自东方的军报一起接一起,一报比一报紧急!也速现在忧心如焚,眼睁睁等着常遇春率不知多少大军席卷而来!

原来指望大宁能拖住常遇春的后腿,或者在常遇春西进时脱火赤能从背后给他一刀,现在情况变了:军报早到,那常遇春回头吞进了大宁,连嘴巴也没抹,翻身就扑到了大兴州,哪见过这种愣小子?

也速紧急多派探马,打探南蛮详细军情,谁知回报都是凶信,而且是些不明不白的凶信:“南蛮战马无数,旌旗遮天,大军铺开数十里,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进军速度极快,估计明日即可杀到大兴州!”

大体都是这些笼统军报,也速也理解探马们的难处:如何能深入敌军纵深来个详尽而又全面的“人口普查”?

带兵不比做文章,死读书本要不得!敌变则我变才是为将之道,看来之前考虑略有欠周,抢占大兴州阻击明军的设想有些托大了,也难怪,谁能料到脱火赤这么不经打?

有一点可以肯定:决不能让常遇春把自己给围困在了大兴州!与其在这里被围,那还不如当初死守全宁城呢!

本相爷幸亏早就想好了退路:兵退新开岭!到山区开展游击战吧。

66

对于也速下令弃城退往山区,脱大赤并无异议,甚至有些感激也速:就此一气退到上都也没什么,天塌下来有也速丞相这位“高个”顶着,皇帝再也不能追究自己的畏战弃守之罪。

只是有一点让脱大赤恨得牙根发痒!也速真他妈不是东西!竟然能厚着脸皮下令:由脱大赤所部担掩护重任,为全军断后!这是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啊,非脱大赤丞相谁能当之?丞相保重了!

也速在重复吐出“丞相”二字时刻意加重了语气,并且拱手凝重肃穆,面色一派“拜托了”的那种感激,脱大赤无法争辩什么,只得装着糊涂——毅然接令,心里却清楚的很:不就是这个“丞相”头衔犯了你小子的忌讳么?好一招借刀杀人、铲除政敌的毒计!

不过,谁也别把谁当傻子,老子胯下所骑也不是驽马老牛,当真明军追了上来,不敢说咱哥俩儿谁的马快,在后面“断后”怎么了?反而发现敌情最早,到时候本相爷一个率部斜刺突击走人,说不定哪个倒霉蛋会做南蛮俘虏呢!

就此,也速率军紧急撤离大兴州,丢下了大批无法带走的军资粮草,也速下令不准放火,以免如同下通告:元军已经远走高飞!

连城头的旗帜也不准拔下,一切都要如同有兵固守的样子。

脱大赤心中冷笑:要不人都说“官做大必成蠢才”!看来果然不虚,空城一座谁看不出来?你以为南蛮都是傻子?偌大一座城池没有任何动静,连篝火炊烟都看不见一缕,这能是有兵据守的样子?也速这是在公然以粮草资敌,回朝之后坚决参你老小子一本!

将来的行动现在当然不能说出口,脱大赤丞相还是要乖乖为也速丞相担任全军后卫,不过,脱大赤已经暗暗传令本部亲信将士:把战马多加一道肚带,听到本相作战号角,全体直奔正北抢渡落马河,咱们去也速相爷的老窝全宁,这里的辎重让也速给丢掉了,要坚决从他那里再弄回来!

到那时,我们替你也速丞相收复了全宁——哪怕算作助守住了全宁也成——还不等于原样“回报”了你这老贼?估计圣上也要嘉奖咱们随机应变吧!

且不提也速、脱大赤两位大元丞相各怀鬼胎退兵新开岭,再说说在新开岭已经等待了半日的常遇春与李文忠。

李文忠来到新开岭山前,催马驰上一个小山包,仔细观察地势后向常遇春建议:“将军,不能放也速的骑兵过于深入,此地丘陵连绵,极为适合骑兵作战,一旦元军散开,我们无法尽得全功,我军数量太少,不能当真与蒙古人野战追逐,我看此地四面八个山包都有元军屯聚旧所,莫若我军先行将兵力分散,部队全部当作疑兵出现在也速眼中,等也速惊惧回撤之时再与予掩杀,当可一举击溃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