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面终成围(第2/3页)

韩当早有准备不提,而审配情知还有任命,却依旧一丝不苟,严肃俯身称命。

公孙珣见状放下手中刀子,上前扶住审配:“再请辟正南于卫将军府,为从事中郎……可否?”

审配终于抬起头,却是干脆应声:“自洛阳相随,凡十三载,臣名为大臣,实为主公私属,此番方为名正言顺。”

公孙珣缓缓颔首,扶着身前之人一声感叹:“确实如此……那我也就不矫情了!”

言罢,其人撒开手,回到位中,扬声而言:“此番我北归,凡河北军国重事,无论公孙镇北、镇西,河北、河南七州州牧,尽数统于卫将军府……仿关中故事,以长史吕范为主,从事中郎审配、娄圭,司马韩当三人为副,总统一切!袁绍生死,地方军管民生,临阵进退赏黜,皆四人为之,若有见解分歧,子衡一人可当二,帐中自定!”

饶是吕范等人早有预料,却只以为是负责追击袁绍,实在未曾想到会是如此大的权责,所以个个慌乱……

韩当最是不堪,其人干脆俯身请辞:“臣一边鄙匹夫,不得当此命!”

“我亦一边鄙匹夫!”公孙珣巍然不动,凛然呵斥。“素来为中原士人不值,可值此国家昏乱之际,我这个匹夫若不提刀廓清河北,使半个天下重归正轨,难道要放任他战乱纷纷,瘟疫饥馁横行吗?而你从我少年时便负刀相从,实为元勋,我既理事,无论大小宽窄,身侧岂能无你一席之地?!你们其余人,皆是如此!”

韩当叩首于地,不敢再言,周围人也纷纷出列,凛然拱手。

“同样的道理,”公孙珣环视左右,从容言道。“今日既然定分,便干脆一些……娄圭,还有在长安的王修,既然是我卫将军府臣,便不可越矩,三人皆如正南去赵相一般,去将军号!”

娄圭不敢多言,赶紧与韩当一起俯身称命,口称主公。

“其余诸军师中郎将……”公孙珣目光扫过田丰与荀攸,放缓语气道。“亦当如此,我当表奏朝廷,加军师部为将军府直属,诸军师改六百石,直属于幕府,但可上表朝廷,以诸军师大功,额外加侍中衔,以示尊重!”

荀攸缓缓称命,田丰欲言又止,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他和所有军师一样,身上都早就有卫将军府的曹掾职司,早就算是公孙珣私臣了,于是也只好俯身称命。

“事情就到这里。”公孙珣望着帐中乌压压的人头,复又看向辛苦记录完毕的王象,不由悠悠一叹。“羲伯不要停,最后一段肺腑之言,无不可示于天下……你们也都起来抬头看我。”

众人依命而起,肃然而立。

“其实我也知道,此番以卫将军府私僚统帅诸州牧、将军,着实有人会说我有悖逆之心,妄想在河北取汉室而代之,私下里暗室中骂我的,定然更多。”公孙珣扶着椅背昂然言道。“但我不在乎。因为刚刚我就说了,之前在渭水也说,未央宫也说了,高粱亭也说了,今日不在乎再说一遍……灵帝以下,那些人把天下祸害成这样,我不出来整理河山谁来?而且大汉朝沦落到今日这个州郡割据,无处不战宛如末世的情形,恰恰说明那些人所寄生的旧制早已经腐朽不堪,正要人出来鼎革天下,重树新制!而我,所谓辽西一匹夫,天下归属于我到底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在辽西驰马读书来的痛快,之所以在此割量天下,不是为了得城得地,而是看到旧制无用,以至于苍生有倒悬之苦,黎庶无立足之地,所以才要改良旧制,建立新政,好让这天下人早早走出这乱世之余,莫要再陷入百余年便民不聊生之轮回局面。”

“当然我知道。”言至此处,公孙珣语气忽然飘忽了起来。“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信我,还是以为我是汉贼,还是要与我势不两立……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一辽西匹夫,是没有资格让那些向来主导天下之人信我的,也是没资格让他们以我为前导行此革鼎之事的。于是就有人不愿随我前行,有人想要另辟蹊径,于是便有了袁绍今日之速起速败,于是将来还会有人自以为忠臣志士,再与我相争,而且后来这种人看起来弱小,但比袁绍难对付的多了……但我还是不在乎!因为此世既为大争之世,那无论是谁想与我争,无论是争什么,袁绍覆灭之后,都要先问过我河北、关西九州四十二郡数十万北地强军之后,再论其他!”

“我要北归去视察春耕了,还有人有什么言语吗?”满帐鸦雀无声中,公孙珣环视左右。“若无言语,我便自此视你们为我心腹臂膀,皆欲随我行此逆天之事,且死而无怨,而若有言语,速速讲来,过期不候!”

帐中依旧沉默不语。

“臣……”过了许久,竟然是吕范率先开了口。“臣、臣请君侯……主公赐刀。”

“不给。”公孙珣收起抚摸了一晚上的刀子,放于腰中,面无表情。

“是!”吕范立即收声。

“还有什么吗?”公孙珣四顾追问。“大小事皆可言,公私事皆可论……”

“原定计划……”娄圭若有所思。

“来不及了。”公孙珣干脆答道。“而且相隔太远,也不是我们能随时控制的,你们自己随机应变,看着办就行。”

“喏!”

“臣万死,请赦家兄!”忽然一人再度俯身叩首请罪,却是沮宗。

“沮公与是领兵的将军,若获,十一抽杀不中自然可以归家自处。”公孙珣看了对方一眼,一声叹气。“若能举郡投之,则为战场行义,自然可赦可用……你尽力而为吧,这事不在我,也不在子衡他们身上!”

沮宗连连称谢,但不知为何,明明得了公孙珣准信,他却依旧忧心忡忡,难以高兴起来。

“还有吗?”公孙珣第三次追问。

这次无人再出声。

“战争造就国家……诚不欺我也!”公孙珣一时摇头,然后扶刀起身,随口吩咐。“这才是打这一仗的意义!义从一分为二,庞令明领兵在此直属子衡,我在境内巡视,让张既只带两百义从随行便足够了。”

庞德也赶紧称是。

而公孙珣走到账门侧的角落中,将早已经困到迷迷糊糊的长子给小心唤醒,居然径直牵着儿子的手出帐往广宗而去了。

翌日,且不提公孙珣北走,另一边关羽得到命令,扔下急切难下的顿丘数城,只带骑兵一万,匆匆饶过东郡,沿着大河旧渎急切东行……而得到消息的袁绍,原本就因为郭图进言此番若是弃平原、清河、青州数万残兵南下归兖州,难免沦为李氏傀儡,所以对兖州方向多有疑虑,此时更是不敢怠慢,匆匆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