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难夺三军志(第4/4页)

伴随着鼓声,二将在两军将士的呼喊声中齐齐提矛冲刺。

正如公孙珣所料,文丑既然存了洗刷被俘之耻的意图,所以上来便不顾一切,悍不畏死,不管自己要害,只是抢攻对方而已,完全就是以命搏命的打法。而赵云初时只是矛劈则横挡,矛刺则闪避,一时间几十回合过去,双方竟然不分胜负。

不过很快,被捆缚了一整日的文丑便因为久攻不下而渐渐章法凌乱,赵云窥的清楚,轻轻卖了个破绽,引诱对方长矛突刺,然后侧身躲避之余却又忽然拔出腰中环首刀,奋力一磕,将对方长矛磕飞在地。

文丑失了长矛,顿时没有了长兵优势,面对着赵云收放自如的一矛复又一矛,只能勉力拔刀招架。而数矛之后,其人焦急之下想要打马脱身,拾取地上之矛,却又被赵云看出底细,判断清楚。后者瞅准时机,直接一矛刺在了这位袁绍亲卫出身的大将腿上,并趁势用长矛将其人从马上挑起,然后奋力掼在地上。

胜负已分。

但就在赵云当众下马,于带着催促之意的鼓声中提矛上前,准备了结对方之时。勉力坐起身来,下身俱是血水、已经不能动弹的文丑,却忽然仰头大笑,然后直接抬起唯一一只还能活动的手臂,用袁绍刚刚赐给他的割瓶之刀在两军阵前,数万大军目视之内,直接划破了自己的喉咙!

上下齐齐血涌如泉,鼓声骤然而止。

一时沉寂之中,赵云定定看着对方尚带着笑意的惨烈死状,居然放弃了割取对方首级的打算,然后回身上马,单骑折返复命请罪:

“属下未能尽全功,还请君侯恕罪!”

“你有何罪,这时候取他首级,反而激起袁军士气……”公孙珣望着对面一批甲士抢回文丑尸首,一路送到袁绍那骚包至极的高大鼓车之前,也是一时摇头。“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件事情是我做错了,二十万大军决战于原野,用这种小心思……子龙且归,准备作战!”

此言既出,赵云自然折返自己部众之中,而中军左右,周围众人也纷纷凛然,便是之前出主意的董昭也一时难掩黯然之色。

与此同时,对面军中,鼓车之上的袁绍双手发颤,俯身将文丑尸首安放在自己车上,弄的半身是血……话说,对方是他袁本初的亲卫出身,若非今日因为伤了自家主公面子,引得袁绍一时不满所以应下了出战请求,那么这位文将军此时或许正该立在这辆鼓车之上,作为袁绍中军指挥加以辅弼才对。

但现在,刚刚还一个大活人,一个跟了他袁绍不知道多少年的亲近武将,只因为主帅的一时之气,便需用自己的生命来填补其人被俘的负面影响,也是让人唏嘘。

而这,就是战争……死伤无数,每一个死人都有自己的亲朋故旧,每一个伤者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程……却又偏偏不能不打!

“传令!”袁绍努力想整理文丑遗容,却因为伤口的位置与巨大的出血量而难以维继,便干脆放弃,不过,其人却在周边侍从的帮助下,掰开了对方手中所握的那柄原本属于他袁本初的佩刀,并抬刃四面相对。“今日之战,非得令而擅退者……士卒退杀其曲长;曲长退杀其司马;司马退杀其主管之两千石;而两千石与车骑将军幕属若擅退,擒其人至此,我亲自用这把刀劈了他!”

言至最后,其人已经声嘶力竭:“全军向前,开战!”

“开战!”对面的北地军中,如林白马之中,隔了不知道多久,公孙珣终于又拔出了自己那柄断刃,遥遥指向前有些耸动的袁军大阵,却只有干脆的两个字而已。

三军得令,各自击鼓吹号,举旗挥舞,旋即,绵延十余里的战线之上,双方二十万大军居然是自中军左近率先接战。

这一刻,骰子已经投出了。

……

“汉末,本朝太祖伐袁绍于邯郸、梁期之间,各数十万军战于赵、魏之原野。时奋武将军曹操与河内太守张杨并剿黑山贼于毒,至黄河畔,相会,论及河北战事。张杨不解:‘兵者诡道也,何如二者并数十万众,相约日期,列阵交于原野,行礼如春秋故事?君与二将军并知,望教吾。’操笑曰:‘凡用策,因人而异,二将军皆人也,亦有真性情,恰逢性情相通,故诡策难为。’杨复问:‘彼二者,何性情也?’操正色对曰:‘皆自矜为天下雄耳!’杨笑曰:‘耳字不嘉耳,数用之二将军,不知孟德何性情也?’操哂笑不言。”——《世说新语》·简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