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6页)

“那你的武功也是在慈云寺练的吧?”最漂亮的女人接着李秀娟的话茬儿问赵石头。

“嗯。”赵石头又回过头看了看她,虽然看不清人,也叫不上名字,但他知道这个女人最漂亮。这位最漂亮的女人点燃了赵石头的男人气概,他心想,我让你们自己介绍,反而成了你们审我,真是城里人——精明。他眼珠一转,接着说:“言归正传。李同志,你说吧,简单介绍一下,让我先抓住特点记住名字,详细情况,咱们边走边聊,路远着哩,有的是时间。”

赵石头看李秀娟没有接话,就装糊涂地问:“您是叫——李什么娟。”

赵石头的问话打断了李秀娟的思绪。她回头看了赵石头一眼,一甩头,一边向前走一边说:“李秀娟。正定人,太行部队医院医生。”

赵石头看着李秀娟的齐肩发,在心里默记,齐肩发,大脸盘,个最高,李秀娟。他在心里默念了几遍李秀娟的名字,也没听到李秀娟下面的话。就问:“是‘娟秀’那两个字吗?”

“我不知道,没文化。”李秀娟冷冷地回答。

“哎,赵石头,没想到,你还挺会贫嘴的啊。”张淑珍接过话笑着说。

“啊,啊,俺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的。”赵石头也意识到了自己是把人家李秀娟的名字倒着问了,就真诚地说:“对不起,李秀娟同志,俺是想记得真一点儿。”赵石头一着急,河南话又出来了。

“是想亲切一点吧?”最漂亮的女人笑着说。

“刘红云,瞎说什么呀?”李秀娟回过头向后边丢了一句,然后冲赵石头重重地说:“就是那两个字,还问什么?”

赵石头的脸“刷”地一下红了,结结巴巴地说:“没,没,没啥。”说着,他向一侧跨一步,让过张淑珍,轻轻地说:“你。”就插到了张淑珍的身后,并顺势看了一眼后边那位最漂亮的女人,在心中念:“刘红云”。

张淑珍与赵石头擦肩而过,爽快地自我介绍说:“张淑珍,弓长张,窈窕淑女的淑,珍宝的珍。石家庄人,太行部队医院护士长。”

“就你还窈窕淑女呢?不如说是张飞的妹妹。”走在最后的小辫子又柔声细气地笑着接上了。

赵石头又情不自禁地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两个女人,笑笑,又看前面的李秀娟和张淑珍,在心里记:齐肩发李秀娟,盘头发张淑珍,张淑珍最胖、最壮、最直爽。他又在心里默记了两遍,见张淑珍没有了下文,正想要问,突然听到刘红云说:“你们听,什么声音?”

“水声。”

“流水声。”

“嗬,这么大声,那水该多大啊。”

“可大了。”赵石头介绍说,“这股水有两丈来宽,从山半腰的石缝里钻出来,蹿出石壁没有一丈远也有八尺,直落到山下的石庵儿上,溅起的水花把河道都盖严实了。”

“啊,那一定很美。”走在赵石头身后的刘红云感叹道。

“白天看可美了。”赵石头接着介绍说,“在阳光下,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不同的彩虹。”

“是吗?”李秀娟接着说,“我最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了。”

“仁者爱水,智者爱山,您是仁智之人。”张淑珍带着讽刺的口吻回应道。

“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感觉吗?”李秀娟并不计较张淑珍的话,兴奋地问赵石头。

“有,还真有点儿那味道。从远处看,就跟山半腰挂着一条白飘带一样。”

“你倒挺会形容的啊。”刘红云接过赵石头的话茬儿说。

“不是俺会形容,好多人都这么说。还给它起名叫‘百丈瀑’哩。”

“百丈瀑?好名字。”张淑珍赞叹道。

“有一百丈长吗?”李秀娟问。

“差不多。”赵石头答道。

“我们北方还有这么大的山水,真是奇迹。”刘红云像是自言自语的感慨又像是对大伙儿说。

“还有比这儿更大的哩。”赵石头接着说,“石寨门瀑布有十几丈宽,可壮观了。百丈瀑跟它比,也只能算‘飞流直下三千尺’,石寨门瀑布才真叫‘疑似银河落九天’哩!”

“有这么大的水,这座山一定很美。”张淑珍回头看了一眼赵石头说。

“那当然了。”赵石头接着说,“这座山的名气可大了。古时候就是风景区,历史上有好多名人来过这儿,都形成了,形成了浮戏山文化了。”

“浮戏山文化?都包括啥?”刘红云紧跟一步问。

“可多了。光这座山的名字就有一大堆,什么浮戏山、童戏山、阳城山、石城山、玉仙山、方山、老庙山。”赵石头掰着指头说到这,停了停,见没人应话,就接着说:“每个名字都有出处。浮戏山是《山海经》里记的,起初用的是‘凫水’的‘凫’,不是‘漂浮’的‘浮’。阳城山是《左传》里写的,不着(13)是人们爱联想,还是看《山海经》的人多,浮戏山这个名字叫得最响。这浮戏山不仅是风景名胜区,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作‘九州天险’、‘洛阳屏障’,从古到今,光山寨就修了几十座。”

“还有山寨呢?”刘红云又接着说,“光听说占山为王,安营扎寨,还真没见过山寨是什么样子呢?”

“就是住人住兵,防别人进攻的石头城。”赵石头接着说,“每个寨子都不一样,全依山而建,五花八门。”

“那这几十座山寨也成一道风景线了。”刘红云又感叹道。

“嗯,还真是一大景观哩。”赵石头一边想一边说。他回头看了一眼刘红云,心想,这女人不但漂亮,还挺有思想。想完,笑笑,接着说:“惯许(14)是俺这里的人看惯了,也惯许是浮戏山的景致太多了,都没把山寨当回事儿。”

“都有啥景致?”张淑珍学着河南话问。

“景致可多了,有个民谣是自咤(15)唱的。”赵石头润了润喉咙,小声唱道:“‘浮戏山神仙管,神有108位,峰有108座,洞有108条,庙有108个,泉有108眼,树有108种,鸟有108……’”

“都是108啊。”张淑珍不等赵石头唱完就笑着插话问。

“民谣是这么唱的,谁也没考证。”赵石头回答说,“不过,皮司令在这建根据地时,考察地形,数过这山峰,还真是108座。那庙啊,可就多了,有二百多个呢。”

“这里一定是个风水宝地。”李秀娟接过话茬儿说,“和尚道士选址建庙很讲究的。我真想在这里多待几天再走。”

“留点儿遗憾吧。”赵石头笑着说,“等仗打完了,我给你们当向导,这里的寺庙我几乎都去过。”

“到那时,我就住在这里不走了。”张淑珍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