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个案分析:1778年的海战

在这场海战中,法国和西班牙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结束英格兰帝国的暴政,为之前受到的各种伤害进行报复,并维持和扩大自己的海权。

1778年的战争是一次纯粹意义上的海战,这跟美国的革命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英国竭力避免了在自己的陆地上产生纠葛,这也是其以前政策的结果。自从图尔维尔①时代以来,还从来没有两个棋逢对手的势力在海上角逐。从战争一开始到战争指向的目标,绝大部分都远离欧洲,没有一次战役是在这片大陆上,除了直布罗陀。直布罗陀处在一个地势非常崎岖且十分接近突出部的末端,整个法兰西和西班牙把它与中立国分离开来,争夺直布罗陀的战役仅仅牵涉了与之有利害关系的几个国家,并未将其他国家卷入其中。

从路易十四上台到拿破仑下台,其间的任何一次战争都不具备这样的情形。在路易十四的统治期间,曾经一度出现过法国海军在数量和装备上都超过英国和荷兰的时期。但是路易十四的政治策略是致力于大陆的扩张。结果导致他那支根基并不牢固的海军如昙花般转瞬即逝。在18世纪开始的75年时间里,英国的海上霸权主义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挡和制约。尽管它在当时的影响力何其长远,但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敌手,使得英国海军在作战上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可言。在随后的法国共和政府同英国的战争中,虽然表面上看双方旗鼓相当,但是由于法国军官和水兵们士气低落,这种力量上的平衡便成了一种假象,在此不加阐述。经历了许多年大胆却徒劳无功的努力后,特拉法尔加角海战再次向世界证明了法国和西班牙海军在专业上的无能。这一点早就被眼光锐利的纳尔逊及同伴察觉,从而形成了对待他们的傲慢心态。至此之后,法国皇帝“便将眼光从这个已经失去信心的战场上移开,并决定在其他地方而不是海上同英国角逐。虽然他同意重新组建海军,但是海军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直到法兰西帝国垮台为止,虽然海军已经重焕生机和活力,但是皇帝已经不给这支海军提供同敌人作战的机会了”。英帝国也借以保持住了它无可替代的海上霸主地位。

研究海战的目的往往是试图从参加这次战役的各方的军事计划和方法中获得有用的东西,尤其是他们所关注的整个战争,或者从这场战争中各个阶段的总指导中得到一些经验。同样,在使他们作战从始至终具有连续性的战略目标中,以及在这场海军战役中起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战略部署中,他们指望能够找到想要的东西。在那个时期,甚至是现在,我们都必须承认特定的战役对战术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本书前部分想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值得肯定的是,就像历史上所有的战术体系一样,它们有各自的时代和鼎盛时期,它们对于研究者的作用,不是提供可以模仿的模式,而是进行心理训练和战术思想的养成。另一方面,一些大规模的战争战前的准备活动,或者是通过熟练积极的组合行动,而达到不费一兵一卒取得战争胜利的结果,取决于一些比那个时代武器更加永恒的因素,这样的活动所展现的战略原则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加持久的战略价值。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战争,即便这个目的是为了占领某一个特定的场地或是阵地,而直接进攻这个地方,从军事的观点来看,这并不一定是获取它的最好途径。所以,军事行动的目标不一定是这个参战国政府的目标,从这点来说,这种目标便可以称之为攻击目标。在对任何一场战争进行研究时,首先,有必要向学者交代清楚每个交战国所图谋达到的目标;其次,必须认真考虑他们所选择的攻击目标,在获胜的前提下,攻击目标是否会达到交战国政府的真正目的;最后,必须研究为了达到攻击目标所采取的战争方式的优劣长短。进行这种考察的精确程度完全取决于考察者自我设定的范围。但是,如果能够在进行一次比较详尽的讨论之前,规划出一个不显示细节而仅仅显示主要轮廓的提纲的话,对弄清楚所调查问题的始末会有很大的帮助。当完全掌握了提纲之后,细节便很容易搜集并得到说明。

在这里我们努力提出这样的提纲,也只有这样的提纲才会符合本书的范围。

1778年海战的主要参战国分为两大军事阵营,一方是大不列颠,另一方是控制着法国与西班牙的波旁王朝。此时北美殖民地的人民正在与其宗主国进行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所以他们非常欢迎这一件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常的大事。接着荷兰被英国带进了这场战争中,结果是荷兰人一无所获,还失去了很多。美国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他们的国家从英国人手中挣脱出来。除了一些能够骚扰敌人的巡洋舰以外,他们在海上力量方面非常匮乏,所以他们必然将力量放在陆战上。这就构成了对盟国十分有利的牵制性行为,极大地损耗了英国的有生力量。然而,英国完全有能力放弃这场博弈并立即停战。另一方面,荷兰不用考虑陆上进攻的威胁,由于得到了同盟国海军的援助,除尽可能地避免损失外,他们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愿望。因此可以说,这些小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了终止战争,而主要的参战国则希望继续战争来改变某些状况。

英国参战的目标也非常简单,它跟这个最有前途的海外殖民地进行了一场非常可悲的争吵,这种争吵步步升温,直到它受到了来自于这片殖民地的威胁。当曾经心甘情愿追随它的追随者离自己而去时,就只能通过武力控制他们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阻止那些海外殖民地的分裂活动。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英国的辉煌同这些海外殖民地是密不可分的。法国和西班牙都以反殖民事业的积极支持者身份出现,但这并没有改变英格兰的目标,尽管它的军事计划发生过变化,随着敌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英国感到来自殖民地的危险。就其战争目标而言,英国的战术完全是防御性的,他们怕失去的太多,所以竭力保持现状。通过驱使荷兰参战,英国便有了军事上的有利条件,因为在对手力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好几处至关重要的商业和军事阵地由于防御薄弱而向英国的军队敞开了大门。

法国和西班牙的军事目的比较复杂,传统意义上的敌意和为近期军事行为的报复欲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像在法国,沙龙与哲学家对殖民地争取自由的行为非常同情,甚至还集会声援他们。尽管这种行为会影响国家的行为,但只有采取某些恰当的行为满足他们时,法国才能重新有希望获得北美洲的领地。然而,当时生存在那里的居民对昔日与法国的对抗还记忆犹新,他们断然不会接受加拿大的建议。在革命时期美国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法国人极其不信任,但是这一点在法国给予殖民地较大的同情和援助之时,被美国人的感激之情冲淡了。不过,法国人感知到的是,假如重新获得以往的权力,就有可能促成和英国的和解。因为一些有远见的英国人一直在提倡通过适当的让步让这种同族之间重归于好,所以法国人从来没有承认,或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的目的。相反的是,法国正式宣布放弃它过去在北美洲的权力,但坚持在占领和收复西印度群岛的任何岛屿时将行动自由,这便是使它让步的条件。当然,英国所有的其他殖民地可以随其进攻。因此法国在这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英属西印度群岛,以及对已经落入英国人手里的印度的控制权,还有在适当的时候促成美国的独立。随着排他性贸易政策成为那个时代的特点,丧失掉一些重要的领地被认为是削弱了英国的商业贸易,随着英国的衰落,法兰西开始强大起来。事实上,法国的目的便是想要扩大战争的规模,所有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要在海上和政治上都压倒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