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争勤务或调动军队的实用艺术(第2/3页)

至于作战方案的保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腓特烈大帝就曾说,要是睡帽知道了他脑袋里的秘密,他就马上把这顶帽子扔火里去。腓特烈大帝的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他总跟他的全体军队一起宿营。但是,拿破仑的元帅们根本不知道四周的情况,怎么能协同作战呢?

虽然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要好,但是,我认为还应该有第三种方法,一种折中的方法,介于拿破仑式的极简和空谈之间的方法。只需要给将军们下达与他们指挥有关的局部性命令,再附上密码编成的简要文字说明,告知其作战全局和他们应参与的部分;或者派一位理解力强、表达清晰的军官口头传达命令,以保障各军协同作战。

作战部署往往达不到一清二楚的程度,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性格、能力,而这些都会对作战部署有一定影响,认真阅读司令官的部署,也是了解司令官军事才能的途径之一。

3.在完成集结可以采取行动时,军队必须尽力准确地、全建制地实施运动,运动时要注意侦察和隐蔽。

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行军都只有两种方式:在敌人可视范围内;在敌人可视范围外。近来,行军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交战双方总是会对峙几天,然后再开始交战,而进攻方的工兵要为各纵队构筑若干条平行的通道。现在,军队在行军时,往往会将工兵部署在先头部队之后,以便开辟通道,扫除障碍,保障各军之间的交通联络。

现代的行军方法,时间和距离的计算格外复杂。各纵队需跨越不同空间,因此在确定其运动时间和任务时,往往需要考虑:

(1)他们应当行进的距离。

(2)各纵队携带的物资。

(3)地形条件难易程度。

(4)敌人可能设置的障碍以及军队对此的适应情况。

(5)隐蔽或暴露的重要性。

最可靠、简便的下达命令的方法,就是将决定一切细节问题的权力交给指挥各军的将领,培养他们的办事能力,告诉他们应该到达的地点和目的,可选择的道路,进入预定阵地的时间,协同部队的行动、敌人的动向,以及被迫撤退时的撤退方向等,这些就足够了。

如果给将领们下死板的命令,规定种种细则,如编组方法、阵地上如何展开等,反而会对战争不利。在作战时,指挥官需要自由组织活动,只要他们能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即可。如果全军要在同一条道路上撤退,参谋部就需要精确地规定出各纵队出发和休息的时间。

每个纵队都拥有前卫和后卫,以保障行军。即使是在第二线,也需要在纵队前部署工兵,以便排除行军途中的各种障碍。每一个辎重单位也需要配备若干工兵。另外,军队携带一些架桥器材也总是会有点作用的。

4.一支军队运动时,往往是前卫、预备队和中央部队随大本营行进,这样将有一半的军队在中央集中。这时,采取措施保持道路通畅变得格外重要。有时候,向某一翼侧突击时,预备队和大本营,乃至前卫都需要转向这一翼侧,此时,中央路线移动的规律同样适用于这一翼侧的运动。

总参谋部需要为前卫派驻经验丰富的参谋,这一点很重要,这些参谋能准确判断敌人的运动,并及时上报司令部和前卫指挥官。

而我所说的前卫,其编制应包括:携带各种武器的轻装部队,作为主力的精锐部队,少量骑兵,携带各种专业工具的工兵,狙击手、射手。另外,前卫还需要有测地人员,负责对两千米范围内的地形草测。最后,部队还应该为前卫补充一些侦察兵。

5.良好的战争勤务,会在军队前进或远离基地时,组织作战线和兵站线。兵站线是军队与基地之间的联络桥梁。可将这些兵站分成若干区,并在最大的城市设立区中心,因为大城市能保证营房和物资供应。

兵站之间的距离最好为20~24千米,400千米的路线上就可将十几个兵战组成三四个兵站旅,为每个兵站旅指派一名指挥官,以及一支正规军组成的部队,用于防卫。兵站旅指挥官的职责还包括,保障所负责区域的道路和桥梁完好,保护邮政联络畅通。每个兵站至少应拥有一些小仓库和停车场。

在结束本节内容前,我想再举几个战例证明战争勤务学的重要性。

1806年格拉平原的行动,1815年反法战争的初期战局,在这两个战例中,拿破仑集中兵力于决定点上的精确程度令人吃惊。这也是拿破仑作战的精髓所在。决定点的选择,需要计算、筹谋,而这些都是拿破仑司令部勤务工作的结果。长期以来,拿破仑拿着绘图工具伏在地图上,用各色图钉标出自己与敌人的阵地,经过一番计算后发布指令。他可以迅速地计量距离,判断出各军所需的行军时间,他一边移动那些图钉,一边计算每个纵队的行军速度,为他们制定出发时间,最后口述指令。然后,内伊从康斯坦茨湖出发,拉纳[1]从上施瓦本出发,苏尔特和达武从巴伐利亚和帕拉蒂纳特出发,贝尔纳多特和奥热罗从弗兰肯出发,皇帝禁卫军从巴黎出发。大军从扎尔费尔德、格拉、普劳恩之间的平行道路上几乎同时到达战线,如此复杂的军事调动,让普鲁士人甚至法军摸不着头脑。

1815年,布吕歇尔在桑布尔河与莱茵河之间停驻,威灵顿还在布鲁塞尔停留,就在他们二人等待进攻法军的信号时,拿破仑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布吕歇尔的营地,他的各纵队从四面八方于波蒙平原集中,之后全部抵达桑布尔河岸。

这两次战役是以拿破仑巧妙计算为基础的,其实也是战争勤务的典范。我再举两个反例,说明战争勤务的失误,会造成多大的损失。1809年,拿破仑在奥地利军队逼迫下,从西班牙返回法国。在路上,他命令贝蒂埃[2]将分散在布劳瑙到斯特拉斯堡和埃尔富特的军队集中起来。拿破仑很担忧,一旦这些地方的奥地利军队发功进攻,将对自己的军队不利。于是,他再次命令贝蒂埃,在自己未到达之前,如果战争尚未开始,军队一定要在雷根斯堡集中,反之,军队就要在乌尔姆附近集中。

拿破仑下达这样的命令,原因很简单,雷根斯堡离奥地利边境太近了,一旦战争爆发,各军只能孤立地与20万敌军作战。而在乌尔姆,法军就能较早地集中,因为敌人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该处,而这个地点对于双方都很重要。

可是,贝蒂埃居然僵硬地执行命令,完全不考虑拿破仑的意图及实际情况,他不仅固执地将军队集中在雷根斯堡,还要求达武返回雷根斯堡。幸好拿破仑获悉敌人渡过因河的消息,迅速赶往阿本斯贝格,可是那时达武已经被包围,军队也被奥军分割。拿破仑将军队集中起来,只花了五天时间,在阿本斯贝格、齐格堡、兴茨胡特、埃克缪尔、雷根斯堡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挽救了贝蒂埃所犯的错误。